
不记得是第几次看这本《重新定位》了,但是之前都没有写读后感。在我看来,特劳特(非与里斯合著)的作品当中,这本《重新定位》是我最喜欢的、也是让我联想最多的书籍。
我喜欢看书,但是却并不会刻意去记住作者的名字,但是在管理学领域当中,特劳特却绝对是“看到他的署名就觉得这本书该读”的作者之一。从事市场工作这将近三十年的时间,特劳特的理论和著作给了我太多的启发,并且让我觉得市场营销是非常有趣的工作。
就《重新定位》一书来说,我很欣赏书中对于案例的使用方式,这本书中的案例都很简短,对于案例的描述也不是那种“从头到尾式”的,大部分案例的出现都是围绕着论述主题展开的,这种情况在本书的前一半内容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我喜欢《重新定位》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这本书从开篇就谈到了“心智”,我认为一本有关管理营销学的著作能够将讨论心智作为切入点,算得上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市场营销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营销学基本停留在静态、孤立的理论体系之中,这悖离了营销学是一门“复合型学科”的基础论调。
举例来说,企业管理学是面向企业内部的,学科理论所面向的现实情况都局限于企业内部之内,一切都比较好处理;而市场营销学则不然,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当中,必须要包含对企业内部的战略规划、包含对竞争对手及其策略的分析、包含对消费者行为分析与消费心理学、包含广告学、传播学等许多知识与逻辑,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营销学的门槛,同时明确了市场营销学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在《重新定位》靠后的部分当中,作者谈到了“重新定位”必须由企业的最高职位管理者来领导进行,这是非常明确、非常有效的逻辑。无论是关于“定位”的工作,还是关于“品牌”的工作,明确由什么人来管理、由什么人来执行,都可以更好地保证工作完成。
当然,《重新定位》也存在着管理学著作当中的一贯问题——案例过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在管理学著作当中不写案例,那么恐怕不足以证明某一理论体系的正确性,但是,时代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这些著作当中一旦写了案例,就难免出现“案例过时”的现象。案例过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有两个,一个是案例本身已经不足以证明理论体系存在的必然性,另一个则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读者对于案例当中的企业已经不了解、不知道了。
整体来说,我认为《重新定位》引发我思考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我把这本书读完并记住的意义,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当中,我认为对于“心智”的探讨将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影响消费者心智”也将是未来市场营销中非常重要的战略与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