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10月28日上午,视障人士红色经典读后感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本次征文活动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启智·书香润心”全省视障人士红色经典赏析活动的一个子项目,发动了全省视障人士参与。


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戴洪宇介绍,南京图书馆是全国最早设立视障读者书刊借阅室的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始建于1990年代,是江苏省第一家。近些年来为视障读者上门送书三百余次,送书五千余册,并以无障碍文献资源建设为基础,不断提升视障阅读服务水平,南京图书馆已通过国家版权局无障碍格式版服务机构备案,成为了江苏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通过备案的公共图书馆。本次活动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南京图书馆挑选了获“五个一工程奖”荣誉和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作品《血梅花》作为活动用书,组织全省视障人士积极参与征文活动,通过口述或者盲文刻印,转成汉字,“书写”阅读后的所思所想,在全省征集到了六十余篇参赛作品,经专家组评审,最终有33篇优秀作品获奖。


《血梅花》的作者、本次征文比赛专家组评委之一、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胡学文非常感慨的表示:“当我看到这些读后感的时候,感到大家写得都非常好,在评的时候反复的比较。我作为一个写作者,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是最为重要的,文学是让人拥有独立灵魂和精神的重要途径,南京图书馆举办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这次征文活动给我们视障群体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表达自己、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江苏省盲人协会主席封红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江苏的盲人朋友们都很热爱生活,受教育程度也高,我们衷心的希望要多多开展适合我们盲人的一些活动,也希望盲人朋友们要充满热情的去拥抱生活,融入到新时代,展现我们的风采。”


封红年表示,书在某种程度来说是盲人的一双眼睛,看不见的世界可以通过书籍去了解,“现在科技发展很快,除了阅读盲文书,听书也特别方便。一些盲人朋友给自己思想上设置了障碍,觉得我眼睛看不见了就都不行,书看不见了就不看,电脑看不见了就不用,其实现在有很多替代‘看’的方式。”


对于本次征文活动,封红年非常积极的组织、鼓励更多的盲人参与进来,“我们平时也组织很多专门针对盲人的活动,但我们更加希望盲人能够融入到健全人中,参加更多像这样的征文比赛。”封红年也分享了他对公共图书馆的期待,“在江苏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南京图书馆的无障碍服务做得非常好,但从全省的层面说,无障碍资源还有很多方面不平衡。一方面是资源建设的不平衡,另一个不平衡是盲人的主动参与性,很多盲人是喜欢阅读的,但不太主动能参与到图书馆的活动中。我建议图书馆多与当地的残联、盲协联动,充分的整合双方的资源,让更多盲人朋友也参与到全民阅读当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