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观后感:编剧是和“美好”、“圆满”有仇吗?

发布者:印象的奇遇 2023-3-27 15:06

电视剧《我们的日子》近日迎来了大结局,尽管这部剧在播出的时候遭到了大量吐槽,但很多人还是一直坚持看到了最后。

可惜这个结局实在很难让人满意,剧中演技出色,很受观众喜爱的姥姥那人和离开了人世,最终也没能赶上自己的生日,也没能与自己最喜爱的外孙子明中见上最后一面。


可以说她临终前的愿望只完成了一个,就是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是在看到儿子的同时,又被儿媳妇给气了一次,反而让她对儿子今后的生活更加担心。

剧中那人和这个角色的形象是在不断变化的,观众对这个角色的评价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那人和不太喜欢

那人和在全剧刚开始的时候,看起来就像是普通家庭里的老人,纯朴、自然、勤劳、节俭,嘴上总喜欢对家里的晚辈不停唠叨,可实际上对他们又非常宠溺。

在那人和家中,当时有三个年轻人,女儿刘淑霞,女婿王宪平,以及女婿的弟弟王宪安。


这三个年轻人每天什么家务也不用干,全部家务都是由那人和来完成。

以至于当那人和离开以后,家里连一个会做饭的人都没有。

就在观众都觉得家里能有这样一位老人,实在是一家之福的时候,却发现那人和其实只有在女儿家中才会这样,她到了儿子家中却是另外一副面孔。

剧中那人和在儿子家中的戏份很少,一共只有三段:

一段是那人和一边收拾厨房,一边埋怨儿子家里乱的像猪圈一样。


一段是那人和一边在外面洗衣服,一面埋怨儿子太怂。


还有一段是与儿媳妇争吵,然后要收拾行李离开。

正是由于这三段没头没尾的片段,让很多观众认为那人和有些“双标”。


在女儿家住的时候,女儿可以什么都不做。傅莹饭店开业的时候,一家人在傅莹饭店忙活了一天,回来以后,女儿坐在沙发上让刚换下衣服的那人和去做饭,那人和一句怨言都没有,马上就去做饭了。

为什么对女儿能够如此容忍,对儿媳妇就不行呢?

所以大部分观众在这一阶段对那人和的态度是不太喜欢。

第二阶段:对那人和有点讨厌

当王雪花出生以后,观众对那人和这个角色的感情从不太喜欢快速转变成了有点讨厌。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那人和有一个非常让人反感的毛病,那就是重男轻女。

那人和对明中一直都非常疼爱,对雪花虽然也很好,但相比之下还是要差了一些。

那人和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找了一个可以骗过自己的理由,那就是明中身体不好,所以一定要从小就偏向他一些,让他能够得到更多的爱。


可是那人和却没有想到,她这种厚此薄彼的关爱,实际上让明中更加难受,让明中更加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从而内心深处也更加自卑,同时还对妹妹产生了一种愧疚的心理。

那人和最让人感到愤怒的是她在劝说雪花放弃上高中,去读中专时候的一些言论。

在面对雪花的时候,她告诉雪花读中专可以早一点找到工作。

在面对刘淑霞的时候,她说“女孩再有出息能怎么着,不还得嫁人生孩子吗”


刘淑霞在听到了那人和的这番话,也确定了那人和偏向明中,并不仅仅是由于明中身体不好,即使明中没有毛病,恐怕她也会对明中更好一些。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观众对那和人的态度从“不太喜欢”转变为了“有点讨厌”。

第三阶段:感觉那人和还挺好的,不舍得让她下线

在全剧的后半段,明中的病治好了,这件事让那人和心中的结彻底解开了。

她对待明中和雪花开始一视同仁,不再有偏有向,看起来真的成为了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并且在她生病住院的时候,观众也看到了她儿媳妇的真实嘴脸,发现了之前可能真的是误会了那人和。

对待这样的儿媳妇,应该没有谁会不感到愤怒。

那人和对雪花也表现出了隔辈人的疼爱。

在王宪平由于雪花没有选择东方宏而准备训斥雪花的时候,那人和站出来为雪花说话。

当得知雪花男朋友腿摔坏了,将来有可能会落下残疾,王宪平和刘淑霞出于道德考虑,不愿意雪花这时分手。

这时那人和不管这么多,她坚决不同意雪花继续交往,她表示自己绝对不能让外孙女嫁给一个残疾人。


在这个时间说出这样的话,也许在外人看来会觉得道德有亏,但如果站在外孙女的角度来看,姥姥对她这是真爱。

就像接下来小叔王宪安在命令雪花分手时说的,宁可让外人把他当成畜生,也要让雪花幸福。

在那人和知道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她将自己一生的积蓄都给了雪花,让雪花和明中一人一半。

其实那人和还有一个孙子,但那人和并没有留给孙子任何财物。


在整部剧的最后两集,都在围绕着那人和展开,可能是为了与这部剧的开头相呼应,开头是三个新生命来到人世,结尾是一位老人离开人世。

但实际上更多观众还是喜欢看到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而不是这样所有人都带着忧伤结束。


之前剧中唯一一个正常的年轻人严冰,被写得遭人玷污,流产大出血,失去了生育能力时,就有人质疑这编剧是不是和“美好”有仇。

现在看来不止是与“美好”有仇,好像与“圆满”也有仇呀。

推荐阅读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