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再读《我们仨》有感

发布者:倪天 2025-7-14 13:00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再读《我们仨》,仍旧为这句平静自白所爆发的惊人力量所动容。

书中,杨绛先生用一贯的从容、节制与朴素,细数着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那些琐碎而温暖的日常,将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隐藏在“轻描淡写”之下。当至亲至爱如流沙般从指缝逝去,当“古驿道”成为死别的漫长隐喻,这份克制的叙述反而更如一把钝刀,切进我的心。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杨绛先生让我触摸到生命最深处的悲欢和坚韧,也领悟到在巨大的失去面前,平静叙述本身就是一种非凡的力量与尊严。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仨》的这句话奠定了全书的基调。那些与丈夫和女儿相依相伴的平凡岁月:在伦敦求学时的清贫时光,在战乱中的辗转流离,在动荡年代里的相互扶持,都被杨绛先生赋予了温暖的光晕,钱钟书的“痴气”、钱瑗的聪慧体贴、战乱流离中的相互扶持,显得珍贵而厚重。一锅炖肉,一盏油灯,一段病中相互打趣的对话——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被娓娓道来,成为“失散”后唯一可以细细回忆的“归途”。那份“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深情,早已超越了世俗的柴米油盐,升华为一种灵魂深处最熨帖的共鸣。

书中最动人的,莫过于对钱瑗和钱钟书先生相继离世的描写。当命运的利刃斩断“我们仨”的联结,杨绛先生没有沉溺于情感的混沌,而是将抽象的死亡具象化为漫长、孤寂的“古驿道”,这个充满中国古典意味的意象,精准捕捉了生离死别中单向、不可逆、身不由己的漂泊感。古驿道上的“送别”,不是哭天抢地的爆发,而是“看着载着亲人的小船渐行渐远,消失在烟雾里”的绵长的痛。这种克制的叙述反而像冰层下的暗流,涌动着更巨大的悲怆。她拒绝用幻觉麻痹自己,而是勇敢地凝视深渊,她整理遗稿,写下《我们仨》,以文字为舟,载着回忆驶向时间的永恒之海。

在故事末尾,杨绛先生写道:“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不是消极的认命,而是了悟后的坚韧与达观。她选择“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万里长梦”的尽头,以记忆抵抗虚无,以书写延续生命。

文 王艺凝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2024级学生

编辑 王硕

校对 卢茜

推荐阅读
  •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当下,“才女”这个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场合听起来都有些忽悠浮夸的意思。在《所思在远道》的作者陈琼,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真正的“才女”。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陈琼(...

    07-09

  •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感慨时间流逝飞快的,除此之外的情感也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如何如何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多愁善感地发出各种感慨?要知道,...

    05-14

  • 读书有感(系列)

    读书有感(系列)

    当你和你的内在身体联结时,你就不再认同于形相,而是从对有形的认同转移到对无形的认同,也就是对本体的认同,这才是你真正的本质身份。身体觉知不但可以让你安住在当下时...

    05-14

  • 《误判》观后感

    《误判》观后感

    曾经我认为,甄子丹真的是生不逢时。在2008年《叶问》上映之前,他其实在功夫电影方面尝试多年,但成果微微。传统武术电影已经有了李连杰、赵文卓等深入人心,现代功夫电影...

    05-11

  •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涵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近日,江苏大剧院内笛声悠扬,水袖翩跹。随着《牡丹亭》经典唱段响起,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与传统...

    05-11

  •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红枣等猪头。不要再那么贪了,买buff就调整买了。

    05-11

  • 旅途有感

    旅途有感

    曾几何时遇到假期就猫在家里看那人海如潮庆幸自己好聪明没去随波逐流省却舟车劳顿还自己一份安静走出去未必都是旅行的累和愁还有点滴带来的悟悟自己那份倔强无意伤害到他人...

    05-07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以书之名#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深入骨髓的生存之书。书中的许三观,并非英雄豪杰,只是个平凡小人物。他在生活的泥沼里,一次次靠卖血挣扎求生。卖血,于他而言...

    05-06

  •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4月25日下午2:30,我应殷凯生教授之约,到他府上拜访,闲聊了几句,他拿出两本书赠送予我。一本是2024年《殷凯生中国艺术名家》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欧洲集邮协...

    05-02

  • 读《复盘》有感

    读《复盘》有感

    供应商送了一本《复盘》这本书给我,一开始我只是觉得针对我们工作上的具体事项去做复盘,没想到整体读下来,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这本书里干货满满,颠覆了我的认...

    05-0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