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

发布者:千里兔 2025-5-2 13: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杨思雨

作品简介:

《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取得巨大轰动后结集出版。该书以一只偶然间在穷教授家中安家的,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的猫的视角出发,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社会活动。小说以诙谐的语言、细腻的刻画和犀利的笔锋,通过强烈的暗讽和批判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社会风貌,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家和上层官僚的丑恶嘴脸,批判了金钱万能的社会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浮躁习气。

说起夏目漱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句被万千少男少女奉为圭臬的告白金句:“今晚月色真美。”但是,与柔情似水的告白金句相反,夏目漱石其人却是一位以现实主义见长,被誉为日本近现代文坛上最杰出国民讽喻大师的作家。很多文学家都认为,要想理解“漱石式”的荒诞幽默,《我是猫》是最好的入门选择。

出身于新旧交织的时代,同时兼具东西方文学的熏陶,从事过多年新闻社论写作的夏目漱石对人的心理以及社会的运作有着深厚的造诣。借创办《杜鹃》杂志的友人邀稿之机,他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笔走龙蛇,把他的所见所感由漫画式的镜头——一只教师家庭的猫展示出来,便有了这本表面忍俊不禁、实则饱含辛酸的社会风情画——《我是猫》。

从语言的运用来说,整本书“不正经”得宛如一本文字绘制的搞笑漫画。题好一半文,作家的开篇起笔就令人大跌眼镜:“我呢,是只猫。名字嘛,呃,目前还没有。”很难让人怀疑这本书到底是出自行家还是草台。对于主人苦沙弥喜欢在茅厕里唱谣曲的行为,作家毫不避讳地冠了个“茅厕居士”的雅号。书中的猫评价主人对女儿们放任自流的态度:“大概她们全部变身为褐色部或者灰色部,明天就跟哪个男子私会了,主人也不会眨一下眼皮吧。”

如此诙谐,一方面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也是以猫为作家的化身对社会嘲讽态度的映射。作家之所以多次在文中“曲解”传统文学典故,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明治维新后,社会自上而下刮起了一阵崇洋媚外,以西方化为潮流的风气。日本民俗文化和长期受到尊崇的中国唐学文化地位被严重贬低,而漱石本人是十分喜爱中国文化的,从他取名于“枕流漱石”就可见一斑。因此作家借歪曲典故嘲笑当时的文人模仿西方沐猴而冠,舍本逐末,抗议传统文化遭受的遗弃。

因为曲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在新闻刊物工作的经验,漱石在现实主义方面尤其见长。借助工笔画般的细节描写,作家表达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下,对社会普通百姓困顿生活的同情和对资产阶级剥削本质的厌恶。书中大资本家的典型代表金田一家便是如此,“他们家里人的鼻子,一个赛似一个的奇特……金田的老婆,我都忘了她叫什么,只知道她那鼻子,大得出奇,好像是硬把别人的鼻子抢来安置在自己的面孔正中似的,干脆就叫她鼻子。”

同时,对于人际关系的异化,横向对比,当时很多作家都有着重描写,并且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一种荒诞的文风。例如卡夫卡的人变成甲壳虫的《变形记》,小职员莫名其妙被逮捕和处刑的《审判》。但相比于卡夫卡沉重阴森的荒诞,受到中国文化深厚影响的漱石用明清话本的文风,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个沉重的话题转变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变成了一种轻松的荒诞。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名言,“现实生活往往远比小说更为荒诞。”

虽然现在的社会没有强权所苦,剥削压迫之难也不复存在,但是书中作家隐忧的享乐之风对品德的侵蚀,拜金和资本对人际的异化,却在当下有着隐约的抬头之势。例如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饭圈文化造成的暴力和伤害,都不禁引人深思过度的享乐主义造成猫咪口中所说的“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

该小说出版后作家自己评价道:“比起嘲笑他们,我更嘲笑我自己,像我这样嬉笑怒骂是带有一种苦艾的余韵的。”的确,在这个短视频,网络小说和一切都赛博格化的时代,喜欢阅读传统纸质书籍,尤其是文史哲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很多时候都苦于身边没有可以畅谈书籍的同龄人,只能和几个长者喝茶攀谈,总有落伍寂寥之感。但我也不认同愤世嫉俗、不切实际的苦沙弥们,我更愿做自己心中那只清醒冷静,幽默,笑对荒诞百态的猫。

(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学生)

原稿点击>>大学生书评大赛㉘|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重庆日报

推荐阅读
  • 滚烫岁月的军魂——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

    滚烫岁月的军魂——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

    梅梓祥导读:10月27日,我在公众号发布《今天的心依然滚烫》,翌日便收到孙荣刚战友的读后感,其主题是由文章谈及铁道兵战友的深厚情义。我文中写的是四位铁道兵二团战友的...

    11-02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