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你来时的路
——读《距离》有感
(文/国辉)
最近很浮躁,只想刷手机。翻开汪鑫老师的新书《距离》时,我没把握能看完,毕竟看纸质书比刷视频挑战大多了,谁知看着看着就渐入佳境了。
因为,它的烟火气太浓了——通过10个小故事讲述北漂们的悲欢离合。
老婆因病去世后,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和父母,作为全家的经济支柱的老张尝试了各行业后,选择了不限年龄,收入也过得去的快递行业。他按照客户要求把快件放在门口后,却被投诉快件丢失,最后赔了4999元……
江西的小刘考进了211,本来拿到了深圳不错的offer,却因为女友想来北京而选择北漂。谁知他的公司倒闭后再就业困难,女友跟有钱人跑了……万念俱灰回了省会,也是一地鸡毛,不得已,欠了债的他又回了北京……

收废品的魏大爷,谁也看不出来他在老家是校长。儿子在北京名牌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创业,女儿在上海读大学后留在上海,怎么看他都是人生赢家。没想到儿子创业失败了,为了在北京有个家,魏大爷卖掉老家房子付了首付……
住家保姆葛阿姨,高中毕业后被招工了。因为漂亮,幸运地嫁到了城里。被离婚且下岗后,为了养活儿子,她什么工作都愿意尝试。熬到儿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进了央企总部,她全款在北京买了两室一厅,但厄运没放过她……
还有学历不高但头脑灵活做小生意的元三,大学毕业后误打误撞开培训班又大起大落的何校长,被自己的恋爱脑害惨终于在北京拥有了平淡幸福的大学校友邱力,努力敢拼有钱有房但情场不顺的美丽的外地姑娘子禾,跟妈妈通过努力终于在北京生根的北漂二代朱珠,生性恬淡被算计的北京郊区男孩崔亮亮……
同样的酸甜苦辣,同样的失恋,小刘和崔亮亮也能品出不同的滋味。因为,他们出生不同,性格不同,失恋的原因也不同。《距离》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人的不屈与乡愁。
他们在异乡的雨雪里奔跑,将泪和苦就着冷馒头咽下。因为,在电话这头,是找不到工作,是欠薪,是倒闭,是蜗居在群租房里早晨起来排队上厕所,是没钱吃饭,是每天通勤3小时甚至更久,是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的爱情,是被误解甚至被骂……在电话那头,却是全家对北京的憧憬,是恢弘庄严的天安门,是美丽的清北校园,是皇家园林颐和园,是蜿蜒的长城……他们努力将前者自我消化,又努力将后者变成家人的现实——这就是努力又质朴的北漂。
我漂过武汉,深圳,故乡,苏州,上海……相比较汪鑫老师北京读书就定居北京,我没有那么稳固的同学情,也很少去跟陌生人交谈,少了很多麻烦,也少了很多人情味,这一点倒是很羡慕汪鑫老师的。从他的文字里,你能品出他对人的那种真诚和善良,也一直在帮助哪怕根本没机会回馈他的人——虽然有时候是举手之劳,但在如今世态炎凉的环境下,愿意去倾听和帮助一个泛泛之交,本来就是极为难得的温情。
读《距离》让我想起了南漂深圳时住的农民房,推开窗就是邻居的客厅,楼间距不到1米,仅够侧身巷子里看看水表。阳光从来不进房间,房子潮气逼人,最怕雨季,哪怕衣服晾一周都黏糊糊的,一股难闻的味。
租屋外的平台上死了一只老鼠,大雨倾盆,次日暴晒,一连几日,恶臭熏人。我们不敢开窗,忍无可忍给房东打电话,永远是“明天来处理。”我就眼睁睁看着那只硕大的老鼠慢慢扁下去,最后成为一张皮,味道才慢慢消散。
糟心的现实是真的,窗外深圳的大片大片的绿地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是真的,对,甚至比电视里更美更梦幻。你会在爬梧桐山俯瞰深圳或者去海边的时候,忍不住想象自己在这美丽繁华中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毕竟,这一刻你这么真实地生活在这里。这种梦想,会让你能忍受一切苦难。
一起出来的同学,25岁左右走一批,要么回武汉,要么回老家,趁年轻考公考研,相亲结婚。30岁左右走一批,回家买房结婚容易些,卡着年龄还能考公考研。35岁再走一批,这多半就是拖家带口了,掏空6个钱包也买不了大城市的学区房,干脆回家看看机会。到了现在的四十岁,基本就算新城里人了。
这些年,我们见证了很多情侣的分道扬镳,也见证了很多同学创业的风生水起。
我和先生相比同学而言,又格外辛苦些。都出生于农家,又是彼此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还是很普通的大学,一边赡养父母,还要扶持兄弟姐妹成家立业,买房买车带娃全靠自己……期间的辛苦一言难尽。
《距离》让我看到了自己定居上海的奋斗路,看到了为了孩子被迫从心仪的公司辞职后在楼下嚎啕大哭的狼狈,看到了加班到凌晨2点而孩子3点高烧又往医院跑的疲倦,看到了为了写长篇导致孩子高烧惊厥被救护车送到上海儿童医院抢救的胆战心惊,看到了被奇葩的土著上司挑刺而小土著同事替我打抱不平:“姐姐,你为什么不顶她?”我说,“因为我刚买了房啊”……
诚如一位前辈所说,每个在城市定居的异乡人,谁没有一段血泪史呢?不过是不足为外人道罢了。
今年是大学毕业的第19年,唯一的安慰是,孩子成为新上海人了。我和先生自嘲:奋斗半生,终于来到了人家的起点。但是啊,这前半生的精彩奋斗,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啊。
最后,祝漂泊异乡的你:梦想照进现实,一路生花。
作者:国辉,江苏省苏州市作协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主编的《看见了不起的自己》热销中,已出版长篇小说《安宁》,长篇小说《琥珀姑娘》荣获“2021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一等奖” ,散文《对不起》获得“2019知音故事写作大赛”铜奖,剧本《安宁》入围新华网和华谊兄弟联合承办的2019“青年电影人培养计划”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