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钱老——《钱学森传》读后感

发布者:梦醒小径边 2024-1-16 10:19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旁边,有一座宏伟的建筑——钱学森纪念馆。它的宏伟不仅在于建筑本身,更在于丰富的馆藏以及记录了钱老了不起的一生!

暑假去参观钱学森纪念馆之前,我甚至分不清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位,只知道都是非常厉害的科学家。为了给参观纪念馆做准备,我一口气读完叶永烈的《钱学森传》,了解到钱老“开挂”的人生,钱老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卓尔不群的科学精神——了不起!

即使是钱老这样的学界泰斗也有出错的时候。1964年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一位名叫郝天护的青年给钱学森去信,指出了钱学森发表的一篇关于土动力学的论文中,一个方程的推导有问题。钱学森亲笔回信,信中说:

“我很感谢您能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中的错误必须即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错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结尾,又是一句“让我再一次向您道谢。”(附:钱老对大学生的称呼,竟然是“您”!)

钱老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还在制作剪报的习惯上体现。剪报像是钱老的资料库、信息库。做好的剪报按照不同的内容,装进一个个牛皮纸袋,袋上写明剪报的主题。也有些主题的剪报很多,他就一、二、三地编列下去。每一份简报都由钱老自己制作,标注着报刊名和日期,便于日后引用时注明文章的出处。钱老对待小事都要求精益求精,不愧是研究火箭的大科学家。

钱老一生与书结伴,畅游学海,一生参阅过的书籍达三万多本。此外,钱老每天还要看六份报纸,按照指定的顺序看,还会听广播,看各类的杂志。他说,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每每想到如此的钱老,我便更加坚信学习带给人力量了。钱老告诉了我,学习没有完成时。

高尚的民族气节、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了不起!

钱老是1935年公费留美的,前几年是读博士,后几年是工作。他当时参加的就是导弹研发的工作,是行业里的名人。他后来在五角大楼工作,可见美国军方对他的重视和信赖。在当时,他的生活水平自然是不用说的。在学术领域已是终身教授,和导师冯卡门一起,发最高级别的论文,提出最先进的公式,万人敬仰。在军事方面,他是上校,工作内容是美国的军事核心机密。两份工作的薪水无疑能提供他最好的物质生活,且他还有一个体贴的妻子,有一儿一女,有大房子小轿车,有很多朋友常来家里聚会……

但是,他要回中国!这个想法并不是脑子一热,钱老一直是这么想的。他说,在美国待的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他甚至没有在银行存一美元,也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0年,钱学森看新中国已经成立,觉得时机到了,毅然收拾行李,买好船票,准备回到大洋这边为祖国效力。一个研究最厉害的武器里最厉害的人,美国当然不会让钱老回到红色中国。军方负责人直接表示:“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于是美方无端控诉,扣押了钱的所有行李,并将他关进监狱。监狱中,夜里,每15分钟开一次灯,狱警便进来用棍子敲床,让钱老无法休息,为的就是让他彻底打消回国的念头。在如此环境下,他十几天瘦了27斤!我想,作为一位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进了监狱,钱老在精神上承受的痛苦一定是大于肉体上的。

接下来的五年,钱老和中国政府,与无耻的美国当局展开拉锯战,终于在1955年以6名飞行员战俘作为交换条件,钱老和家人才得以辗转多地坐邮轮回到祖国大陆。踏上祖国的土地,钱老永远无法忘记这一天心中的激动,他为了回国足足努力了20个春秋。周总理来电慰问,陈赓大将乘专机赶来,问出亿万人的心声:“我们中国人能不能造出原子弹……”

钱老一头扎进了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后来他再也没搬过家,让中国提早20年造出核弹,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格局——了不起!

钱老晚年为自己立下“七不”:不提词;不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评审会;不出席形式活动;不兼各种荣誉性职务;不去外地开会;不出国访问。钱老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年华,将享受“拒之门外”。他是这样说的:“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1991年,中共中央把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和钱学森这五个人作为解放四十年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进行表彰。在表彰现场,这个老人再一次激动了。他说:“我现在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与劳动人民中最先进的分子连在一起了……”

钱老将自己的志向和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此格局,怎能让我不佩服!钱老一生的追求,就是让中华民族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不再受人欺负。了不起的钱老,是人民尊敬的钱老,是人民科学家的典范!是战士,是吾辈楷模,是所有人的偶像!

落笔,我不禁摸了摸自己的脊梁骨,其中的一节,是钱老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

推荐阅读
  •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樊荣强《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文/吴一爱某公司会议室里,市场部主管小李攥紧冒汗的拳头。老板突然点名:“这个项目你怎么看?”他张了张嘴,脑海却像...

    07-28

  •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译者是傅雷。吴默朗、金剑等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

    07-12

  •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7月5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上半年压轴活动——“读后感的感点与感言”专题讲座在安康市图书馆成功举办。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安康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李...

    07-11

  • 《〈百合花〉读后感》

    《〈百合花〉读后感》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解放战争;前沿包扎所;人物形象;人性之美;革命情谊摘要: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将叙事焦点凝聚于前沿包扎所发...

    07-07

  •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文 |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四班 张喆读完《阿 Q 正传》,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阿 Q 荒唐可笑的行为,而是鲁迅笔下那个既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阿 Q 用精...

    07-03

  •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把书读完并不是目的,读书之后的收获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与阅读后,我都会利用一些“写作工具”来辅助,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于书籍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

    05-15

  •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思维导图也做了,素材也放入相应的素材库了,接下来就要对这本书输出了。今天我学习了如何写读后感。因为刚开始学写作,写读后感是最简单的输出方式了。下面分...

    05-13

  •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虽同为阅读产出的文字成果,但前者侧重"信息萃取",后者聚焦"情感共振"。二者如同阅读光谱中的解析波段与情感频...

    05-04

  •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所有写作类型中“读后感/观后感”,是相对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文体。对于写作困难户或卡文300-400字的同学,可以先试着写写“读后感”这种文体。读后感,是一个庞大的题材,包...

    04-28

  • 读后感之《影响力》

    读后感之《影响力》

    为什么读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差不多十年前就买了,印象中当时好像读不下去,不记得是否读完了,但书中的内容几乎毫无印象。这次依然是夏鹏老师在视频中做了推荐,就借来看看...

    04-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