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写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发布者:臻言臻语 2023-6-27 00:09


范文一:乐观地面对生活——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这是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当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和她的求学生涯。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我们要热爱生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她——海伦·凯勒,是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的柔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位幽闭在盲聋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体上的不自由终究是一种缺憾,我不敢说从没有怨天尤人或沮丧的时候,但我更明白这样根本于事无补。因此,我总是极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脑子不要去钻这种牛角尖。”看,海伦这样一个身体极度不自由的人,还能这样乐观地面对生活,向命运发起挑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生活是多么苦,命运是多么不公平呢?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是怎样做的呢?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我和小伙伴赛跑时突然被石头绊倒了,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骨折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哭丧着脸,心里不停地埋怨:老天爷真不公平,为什么偏偏让我受伤?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不应该。我就受了一点伤就这样悲观,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以后,我一定不能轻易落泪,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在我心中,海伦就像一位英雄,时时刻刻鼓舞我、激励我、启发我,让我乐观地面对生活。

点评:这是一篇教人乐观的习作,小作者先简洁地概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主人公海伦·凯勒的话入手来谈感想,表达了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一观点,并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来反省,边叙事边议论,使习作更充实,有理有据。


范文二:读《木偶奇遇记》有感

我读完了《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书中主要讲的是匹诺曹在经历很多磨难后,从一个懒惰、爱撒谎、不爱学习、经不住诱惑的木偶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有主见的真正的孩子。

当我读到匹诺曹为了看木偶大剧场而把识字课本卖掉时,我很气愤。要知道,那可是他的爸爸用自己的外套换来的,可怜的爸爸现在还在家里冻得发抖呢!匹诺曹,你真是不懂事,你怎么可以把书卖掉呢?没有书你怎么学习知识呢?没有知识,你肯定要上当受骗。可是当我想到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犯了错误还可以改时,我又原谅了他。

当我读到他被狐狸和猫骗去种金币时,我又觉得匹诺曹很可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匹诺曹,难道你不懂得这个道理吗?你不学习,没有知识,一点点诱惑都经受不住,光想着不劳而获,真是个傻瓜。这样的匹诺曹以后可怎么办呀?我不禁又替他担心。

终于,匹诺曹意识到:“我要改变我的习惯,做一个善良的、听话的孩子。我已经觉悟到凡是不听话的孩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后来,匹诺曹真的变得勇敢了。为了救爸爸,他勇敢地和鲸搏斗。鲸是那么的庞大,匹诺曹是那么的渺小,可他毫不畏惧,救出了爸爸。读到这里我很敬佩他。匹诺曹最终真的成为一个勇敢、善良、好学、有主见的小男子汉。我真为他感到高兴!

想想匹诺曹,再看看我自己。在生活上,有时我有依赖性;在与人交往上,有时我很被动;在一些活动上,有时我不够大胆……匹诺曹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要改正这些不足,成为一个勇敢、善良、有主见的孩子。

点评:小作者在读懂、读透《木偶奇遇记》的基础上,抓住印象深刻的关键情节来谈感想,有理有据。小作者通过概述匹诺曹的思想转变过程,启迪自己和更多的孩子,要以匹诺曹为镜子,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缺点,成为一个勇敢、善良、有主见的孩子,这是多么深刻的感悟啊!


范文三:生活中多动脑——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说到读书,那可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我读过许多书,但我觉得最有趣的要数美国著名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这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汤姆少年时代的趣事,体现了汤姆的淘气、勇敢与聪明。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汤姆被姨妈赶去刷墙的故事。有一天,姨妈让汤姆去刷墙,汤姆十分不乐意,但也只能忍气吞声地去干活。这时,汤姆的好朋友班恩手上拿着一个苹果走过来。汤姆动了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假装一副快乐的样子,一边刷墙,一边手舞足蹈地哼着小曲。班恩看了,觉得刷墙一定很好玩,就用一个苹果和汤姆换得了刷墙的机会,汤姆则在大树底下吃起了苹果。汤姆用这个办法吸引了更多的朋友,而他自己也获得了许多“战利品”。淘气的汤姆爱动脑筋,总能把“坏事”变成好事。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记得有一次,我画画时用画笔蘸好了红色的颜料,刚准备下笔,画笔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从我的手指缝中滑了下去,掉在了画纸上,原本和谐的画面上多了一抹刺眼的红色。这下可惨了,一上午的工夫白费了,我急得差点哭了。突然,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在“脏”的地方画了一朵大红花,又画上了绿绿的叶子衬托着。画完后,我仔细地看了看,这幅画不是变“脏”了,而是变得更有生机了!我又惊又喜,原来爱动脑筋可以使许多“坏事”变成好事啊!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动脑,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点评:小作者选择的书是《汤姆·索亚历险记》,而在谈感想时,主要抓住了印象深刻的情节——汤姆被姨妈赶去刷墙。习作开篇简单概括了书的内容,接着重点介绍了其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并能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感受。感想真实、具体,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满49减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正版包邮(无障碍阅读版)名著+导读+考点/三四五六七八九年级学生 ¥10.8 购买
推荐阅读
  •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樊荣强《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文/吴一爱某公司会议室里,市场部主管小李攥紧冒汗的拳头。老板突然点名:“这个项目你怎么看?”他张了张嘴,脑海却像...

    07-28

  •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译者是傅雷。吴默朗、金剑等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

    07-12

  •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7月5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上半年压轴活动——“读后感的感点与感言”专题讲座在安康市图书馆成功举办。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安康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李...

    07-11

  • 《〈百合花〉读后感》

    《〈百合花〉读后感》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解放战争;前沿包扎所;人物形象;人性之美;革命情谊摘要: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将叙事焦点凝聚于前沿包扎所发...

    07-07

  •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文 |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四班 张喆读完《阿 Q 正传》,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阿 Q 荒唐可笑的行为,而是鲁迅笔下那个既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阿 Q 用精...

    07-03

  •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把书读完并不是目的,读书之后的收获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与阅读后,我都会利用一些“写作工具”来辅助,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于书籍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

    05-15

  •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思维导图也做了,素材也放入相应的素材库了,接下来就要对这本书输出了。今天我学习了如何写读后感。因为刚开始学写作,写读后感是最简单的输出方式了。下面分...

    05-13

  •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虽同为阅读产出的文字成果,但前者侧重"信息萃取",后者聚焦"情感共振"。二者如同阅读光谱中的解析波段与情感频...

    05-04

  •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所有写作类型中“读后感/观后感”,是相对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文体。对于写作困难户或卡文300-400字的同学,可以先试着写写“读后感”这种文体。读后感,是一个庞大的题材,包...

    04-28

  • 读后感之《影响力》

    读后感之《影响力》

    为什么读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差不多十年前就买了,印象中当时好像读不下去,不记得是否读完了,但书中的内容几乎毫无印象。这次依然是夏鹏老师在视频中做了推荐,就借来看看...

    04-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