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一颗大心脏

发布者:东行游子 2023-5-4 04:50

楔子

周末的时候,读了蔡磊的《相信》一书,看完之后感动不已,也感慨万千。一个满满正能量且斗志昂扬的战士,一种向死而生依然竭尽全力活着的勇士,一个亲力亲为却泽被苍生的仁者,...... 读完之后热血沸腾,久久难以平复感动和感慨。

如果只是推荐这本书,我想这些已经足够了,而我却不想止步于此,而是想将其中获得的启发和思考,成为进步的阶梯,让自己相距遥远的玻璃心,离这一颗大心脏近一点。

读后感

## 时间的游戏

我们深知时间的珍贵,但大多数时候只是知道,却不见得能够践行。因为我们很清楚,时间还很长,总会有机会去实现和完成,所以也不必将珍惜时间、努力奋斗这样的行为,时常挂在嘴边激励自己。

当生命的时间真的变成有限范围内的倒计时,很多问题都会变成一个有限游戏,很多事情都不见得能够拿到结果,这是大多数人实实在在的想法。要么开始学着珍惜时间,努力过好每一分每一秒;要么开始放弃抵抗,等待游戏结束。然而,书中给了我们第三种选择,将有限游戏转变成无限游戏。

无限游戏,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践行到无限的运行发展中,这也许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人生态度。在宝贵的有限时间内,开启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获得结果,但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具备持续运转的可能性,并为这种可能性,竭尽全力的付出,打光每一颗子弹。

这是人生态度上的不同,也是人生境界上的差异,是普通人所不具备的素质,却又是大多数人不敢想象的信仰,当之无愧的勇士。

## 生命的长度

我们习惯了忙碌,习惯了将工作视为生活的主要部分,而工作为了什么?而生活是否可以等同于工作呢?我从书中没有获得这样的感悟,但我能够读到其中最重要的暗示,并从这种暗示中获得了一些启发。

工作异化这个问题,从马克思提出劳动的异化开始,虽然被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们当做武器,却几乎没有达到教化人民的目的。之所以这么来说,是人们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忽略了生活本应该有的状态。即便不打算享受生活,如同蔡磊如此严苛自律的人,在面对有限时间的生活时,难免会流露出难色。否则,大可不必为了妻儿有所亏欠之意,也难掩最初的时间焦虑。

我们一直在加速运动,一直在用效率衡量价值。蔡磊的效率的确很高,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最大的成功,却无情的被生命开了玩笑。玩笑同样是以效率来计数,丝毫不考虑影响,只在乎成果和价值。

如同近期他在直播中所言,人的健康结果,是生命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追求效率过程中所制造的环境,没有办法说就是这样的因,却逃脱不了干系。而这可能就是最普遍的生命启示,即便可以将有限生命游戏转变为无限游戏,那也有必要关照和延长生命游戏的物理长度,而不是因噎废食,贪恋效率或是无限游戏的诱惑。

## 唯有竭尽全力

竭尽全力是我们都会信誓旦旦说出来的话,但蔡磊的竭尽全力,却是抱着打光每一颗子弹(自己的身体),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放弃的姿态。这样的竭尽全力几乎很难想象,无论是求生欲也好,还是奋力拼搏的勇气也罢,这种力量太过强大,强大到可以感染周围所有人。

除此之外,当其他人选择放弃那一刻,依然选择竭尽全力的鼓励,激发着患难与共的病友,充满着求生欲。既不放弃自己,也不放弃别人,这可能是竭尽全力的最伟大诠释。超越了生死本身,是对生命的诠释。

## 饱含情感的冷血

字里行间,我读到的都是一个冷血的勇士,几乎未曾暴露太多的情感和情绪,除了寥寥无几的场景中,描绘着跟妻子的争吵,流露出对孩子的关爱之外,几乎没有太多情感的波动,更不用提情绪宣泄。

阅读中,我时常会想,这是人吗?后来一想,也许正是这样的铁汉柔情,从寥寥的情绪流露中,难掩饱含的情感。所以,勇士示人的一面,往往都是欺骗人的外表,而非实质上的内心,否则一宿一宿的盯着天花板,便只能看做坚忍,而非心理活动的不能自抑。

理性的冷血总好过饱含的情感,所以才只能称之为饱含情感的冷血。否则,只会让人觉得是自怨自艾,而不是勇往直前。也正是普通人所不及,在情绪波动中,只能唉声叹气或跌宕起伏。

有一颗大心脏

中午跟同事聊天之际,能够感受出他的压力、焦虑等情况,我一直在宽慰,鼓励他有一颗大心脏,不需要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不需要在乎太多的影响因素,关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就这样,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中午。

说起来,总是这般有道理,放到自己身上,却总觉得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就在前一段时间,我如同他这般模样,除了压力和焦虑,还有一些愤怒、烦躁、甚至失落,完全不似今天这般滔滔不绝地自信和勇气。

是我真的变好了,有了一颗大心脏吗?肯定不是,相比蔡磊的壮举,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依然是玻璃心,动不动就会情绪波动,从我过往的文章中,就可以窥见一二。所以,我只是一个说教者,而非一个践行者,这方面我必须反思。

然而,我不得不在反思之时,重新思考这样的问题:生命之中,需要一颗大心脏。至少从这本书中,我需要将读后所感中,汲取一颗大心脏应该有的生命姿态。虽不能如影随形,却希望向蔡磊学习,让自己的玻璃心离那一颗大心脏走进一点。

总结

不得不说,许久没有看到这样打鸡血一样的励志书籍,读完格外推荐。其他的励志书籍,要么掩饰一二,要么过分夸大,极少能够表现出如此生命姿态。当然,从支持的角度来讲,推荐此书也不失为一种方式。

竭尽全力的生活,也许是我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我拉近那颗大心脏的唯一可能的方面。

推荐阅读

----大多数人都说好的文章----

《跟风的猪,又要飞起来了》

----近期发表的文章----

《为什么反复沟通,都沟通不明白》

《不要追风,你追不上,也不必追》

《人越真实,让人觉得越疯癫》

图片来源

工具:文心一格

描述:一颗大心脏。

关注我

点击关注,持续更新;

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TickTockLogs

推荐阅读
  •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樊荣强《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文/吴一爱某公司会议室里,市场部主管小李攥紧冒汗的拳头。老板突然点名:“这个项目你怎么看?”他张了张嘴,脑海却像...

    07-28

  •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译者是傅雷。吴默朗、金剑等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

    07-12

  •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7月5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上半年压轴活动——“读后感的感点与感言”专题讲座在安康市图书馆成功举办。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安康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李...

    07-11

  • 《〈百合花〉读后感》

    《〈百合花〉读后感》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解放战争;前沿包扎所;人物形象;人性之美;革命情谊摘要: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将叙事焦点凝聚于前沿包扎所发...

    07-07

  •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文 |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四班 张喆读完《阿 Q 正传》,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阿 Q 荒唐可笑的行为,而是鲁迅笔下那个既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阿 Q 用精...

    07-03

  •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把书读完并不是目的,读书之后的收获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与阅读后,我都会利用一些“写作工具”来辅助,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于书籍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

    05-15

  •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思维导图也做了,素材也放入相应的素材库了,接下来就要对这本书输出了。今天我学习了如何写读后感。因为刚开始学写作,写读后感是最简单的输出方式了。下面分...

    05-13

  •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虽同为阅读产出的文字成果,但前者侧重"信息萃取",后者聚焦"情感共振"。二者如同阅读光谱中的解析波段与情感频...

    05-04

  •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所有写作类型中“读后感/观后感”,是相对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文体。对于写作困难户或卡文300-400字的同学,可以先试着写写“读后感”这种文体。读后感,是一个庞大的题材,包...

    04-28

  • 读后感之《影响力》

    读后感之《影响力》

    为什么读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差不多十年前就买了,印象中当时好像读不下去,不记得是否读完了,但书中的内容几乎毫无印象。这次依然是夏鹏老师在视频中做了推荐,就借来看看...

    04-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