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这样“活”起来——《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读后感

发布者:马大山平 2023-4-17 23:24

作者:张首映(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理论写作、理论传播怎样“活”起来?大家一直很关心。“理论热点面对面”经过多年探索,走出一条新路。今年推出《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书写历史华章,富于时代特色,融理论思维、新闻述评、散文笔法、新媒体传播于一体,促进理论写作、理论传播进一步“活”起来。

理论属于思想逻辑。思想是其主要内容,逻辑是其主要形式。让思想“思”起来、“想”起来、“思想”起来,让大脑指挥身体、让思想主导理论;将理论知识、史料例证这样的素材转化为题材,化为有思想的内容,将形式逻辑这样的工具化于无形,促进思想像血液那样流遍全身,理论就会“活”起来。所谓“理论是灰色的”,主要指思想不是鲜活的。思想鲜活,理论自然鲜活。《新中国发展面对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的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思想之旗、精神之魂,将新中国70年来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一一照亮,让历史资源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样的理论写作、理论传播当然是鲜活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做过新闻工作,善于将新闻资源转化为思想资源,“虚实结合”,推动理论“实”起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秉承这一优良传统,《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彰显这一优良传统。总体看,所有热点首先是现实的“点”或“实点”,根据温度、关注度、响应度判断其属“热点”或非“热点”。新闻是写实的,“实点”及其“热点”,事实的“实点”及其“热点”、观念的“实点”及其“热点”,新闻都可观照和体现。不同的是,事实的“实点”及其“热点”多用新闻消息和通讯体裁来展现,观念的“实点”及其“热点”多用新闻述评来显现。《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是写史的,写新中国70年简史,用新闻述评体裁来写史,既能“实”起来,又能“面对面”地“熟”起来、“热”起来、传播开来。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第一章“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国7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篇写道:“曾记否,70年前,旧中国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历经苦难,满目疮痍,国家和民族处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悲惨境地;而如今,中国早已旧貌换新颜,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迎来万丈曙光。”这是一种散文叙述方式。理论原本是论述的,《庄子》《孟子》等先秦诸子,朱熹、王守仁等的著述,大多有论有述,论中有述、述中显论,论述兼备、论述相长。近代以来,科学范式主导理论,论证的奉为科学,论述的弥足珍贵。理论写作和传播要“活”起来,得像《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这样“论述”起来、“述”起来,保持理论科学性、论证严谨性的同时,“笔法兼带感情”地“述”起来。

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理论传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或这样“融”起来,才能赢得更多受众。于传统媒体,《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设置《权威声音》《特别关注》《延伸阅读》《知识链接》《数说中国》《网友感言》《老外看中国》《问与答》等卡片式文字辅助栏目,《今昔对比》《历史瞬间》《老物件》等图片栏目,在全彩页面、图文并茂上下足功夫。于新媒体,许多栏目设有二维码,全书12章,每章都有微视频,大量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迎面而来,众多深邃理论通过动漫微视频娓娓道来。这样“融”起来,理性和感性、深刻和生动、平面与立体、阅读同体验齐头并进、一体打通,使之成为深入浅出、入脑入心之书,时尚实用、入目入耳之书。这样的理论传播,走在全国理论图书出版前列,也可能走在世界理论图书出版前列。

推荐阅读
  •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樊荣强《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文/吴一爱某公司会议室里,市场部主管小李攥紧冒汗的拳头。老板突然点名:“这个项目你怎么看?”他张了张嘴,脑海却像...

    07-28

  •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译者是傅雷。吴默朗、金剑等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

    07-12

  •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7月5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上半年压轴活动——“读后感的感点与感言”专题讲座在安康市图书馆成功举办。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安康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李...

    07-11

  • 《〈百合花〉读后感》

    《〈百合花〉读后感》

    关键词:《百合花》;茹志鹃;解放战争;前沿包扎所;人物形象;人性之美;革命情谊摘要: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以解放战争为时代背景,将叙事焦点凝聚于前沿包扎所发...

    07-07

  •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

    《阿 Q 正传》读后感文 | 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四班 张喆读完《阿 Q 正传》,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阿 Q 荒唐可笑的行为,而是鲁迅笔下那个既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阿 Q 用精...

    07-03

  •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如何读书118:读书的四个境界——笔记、书评、读后感、读后问

    把书读完并不是目的,读书之后的收获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与阅读后,我都会利用一些“写作工具”来辅助,一方面是为了加深自己对于书籍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是...

    05-15

  •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我的学习写作心得04:如何写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思维导图也做了,素材也放入相应的素材库了,接下来就要对这本书输出了。今天我学习了如何写读后感。因为刚开始学写作,写读后感是最简单的输出方式了。下面分...

    05-13

  •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

    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区别。读书笔记与读后感虽同为阅读产出的文字成果,但前者侧重"信息萃取",后者聚焦"情感共振"。二者如同阅读光谱中的解析波段与情感频...

    05-04

  •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试着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所有写作类型中“读后感/观后感”,是相对简单且容易上手的文体。对于写作困难户或卡文300-400字的同学,可以先试着写写“读后感”这种文体。读后感,是一个庞大的题材,包...

    04-28

  • 读后感之《影响力》

    读后感之《影响力》

    为什么读这本书?这本书应该差不多十年前就买了,印象中当时好像读不下去,不记得是否读完了,但书中的内容几乎毫无印象。这次依然是夏鹏老师在视频中做了推荐,就借来看看...

    04-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