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10篇

发布者:初雪未央 2022-3-31 05:21

《故国人民有所思》是一本由陈徒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4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一):和那本《人有病天知否》真像啊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积累和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忆当年采访和幕后花絮的“题记”,所写都是读者较为熟悉的现当代文坛“名角”: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严文井等。”

VS

“本书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的生存处境: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均任职于北京大学,蔡旭、陈垣两先生则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二):挑刺儿(供出版社重印时参考)

和《人有病,天知否》一样,陈徒手此书书名,也取自毛泽东诗词。毛泽东的《七律·有所思》作于1966年6月,全诗如下: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不过,由于缺少口述史料,此书不如《人有病,天知否》血肉丰满。说起来,这方面的读物已非我目前的兴趣所在,之所以购阅,多缘于十几年前阅读《人有病,天知否》时的震动。阅毕此书,印象最深的,是马寅初、陈垣等校长之职的有名无权,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傀儡”、“牌位”、“摆设”、“虚位”、“象征”、“边缘”、“虚拟”、“统战意义”。转引《马寅初在北大的苦涩旧事》一文相关段落:

“由此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般党务干部对领导人物的厚薄态度,对党的领导干部的尊崇是相当自然的,认为学校工作非党的领导不可。我们可以退一步设想,假如马寅初握有校长的实际权力,他能搞好北大的全面工作吗?答案是超乎其难,时代已经根本不赋予他天时地利的条件,他无法具备驾驭超速失控、不按常规行驶的列车的能力。反过来说,马寅初不掌实权应属他个人的幸事。……这些俗称大批判的‘脏活’,事无巨细,都是要反复承受人心的巨大折磨,表现教条般的死硬态度,不能有一丝温情和犹豫,才能冷漠对待昔日的同事,从容布置斗争方案。马寅初下不了手,他后半生中只有被人批判被宰割的痛苦经验。……这就是马寅初当年所面对的历史特定情景,他上不了火热的前台,只能萎缩在历史暗处安顿自己不安的心境。后来的人们只熟悉他在学术领域的那份坚忍和骨气,他在北大苦涩的旧事所蕴涵的困顿和难堪同样值得我们去记取。”

挑点刺儿吧。我购阅的此书,已是2013年9月1版4印。下面的文字仅供出版社修改重印时参考:

第32页第二段第一、二行,“信中只装有一颗氢气弹”让人不解,不知氢气弹如何装入信封;

第34页第三段第二行,“留有职员”应为“留用职员”(参见第35页第二段倒数第二行);

第70页第三段倒数第二行,“叫做”应为“叫作”(新规范);

第88页第一段第一行,“郑昕听会后说”应为“郑昕会后说”;

第113页倒数第一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120页第二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154页第一段第二行,“一招棋”应为“一着棋”;

第171页第二段倒数第四行,“锐性”后的前半个双引号应为后半个双引号;

第205页第二段第四行,问号应为句号;

第229页第二段倒数第一行,“<”、“>”(大于、小于号)应为“〈”、“〉”(单书名号,参见第230页第一段第一、二行);

第233页第一段倒数第二行,“张磐石同志”应为“张磐石”(未消化档案所致)。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五):故国人民有所思

《故国人民有所思》,陈徒手著,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1版。

其实,故国人民还是无所思的好。按原书语,对知识分子的一系列动作,就是“摧折学人的抵抗和非议”,也就是要改造这些旧式的知识分子,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一起来。因此,不需要他们思,人民大众就更不需要思了。

新朝自然要荡涤旧日污泥浊水。只是,这次的规模与力度实在是旧知识分子们难以想象的。记得读到过一个数据,当年成名的知识分子中,有百分之十去了台湾,剩下的九十留在了大陆,以说明传统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再往后就没有新的统计数据了,这百分之九十的结果都是如何?

《故国人民有所思》读后感(八):故国人民有所思

陈徒手<故国人民有所思>,纪录解放后至文革前一段时期内,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马寅初、汤用彤、冯友兰、冯定、蔡旭、陈垣等11位有代表性的全国一流教授在改造中的生存处境。此书有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选取时期有特色,此前关注文革前知识分子改造状态的书籍较少;二是忠于文史档案资料,叙述主要选取从党中央到院系党支部各级组织的书面材料、当时主要报刊评论文章以及被改造者书面思想汇报或"认罪"材料,与自述材料相比更为冰冷;三是正视各级党组织自身对待改造的茫然与纠结,被改造者多为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团结与斗争的平衡点令中央政策摇摆不定,"无政府"状态下,一些粗暴的改造者正可以因此更为尽情地践踏与否定一切进步,以愚昧无知为高尚;四是不回避被改造者自身的改造"成果",有些被改造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自改造后的内心而非完全出于自保,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绝对胜利,却让悲哀更深了一层。缺点也显而易见,一是读起来会晦涩一些,二是作者把自己藏的太深,有些矫枉过正。

推荐阅读
  • 用耳听用心写,33篇来自江苏视障读者的读后感获奖

    用耳听用心写,33篇来自江苏视障读者的读后感获奖

    视频加载中...10月28日上午,视障人士红色经典读后感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南京图书馆举行。本次征文活动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读启智·书...

    10-29

  • 短文《年轻》读后感

    短文《年轻》读后感

    《收信人:心中的无线电台》读完这篇如晨钟般的文字,我忽然听见了体内某个角落传来的回响——那是名为“年轻”的电台,在调整频率时发出的沙沙声。他们总说年轻是生命某个...

    10-26

  • 读后感想...

    读后感想...

    《在生活的暴风雨中奔跑的人,连眼泪都是钻石》一文,以细腻笔触描绘普通人逆境中的坚持,宛如一首激昂的生命赞歌,令人读后心潮澎湃。文章以作者童年拔牙恐惧、腮腺炎卧床...

    10-24

  • 自己读后感:想到一段往事和代码,其实自由确有代价

    自己读后感:想到一段往事和代码,其实自由确有代价

    书稿中我写到了自由:假期再读一遍,仍有新感受。我想到了大三时,受老师委托,给学院智能小车团队新人招募出几道面试题。这个团队强力需要单片机的手艺,于是,必然得想办...

    10-11

  • 浅浅的读后感分享

    浅浅的读后感分享

    静静的时间、浅浅的分享当风吹进了一个人的身体里时,他就老了可城市里没有风声风不认识城市的路所有的风都来自野地和村庄城里的孩子不需要风有仿真电动玩具引领他们成长长...

    09-08

  • <李三清的故事>读后感

    <李三清的故事>读后感

    你可能最近也在网上刷到过这篇文章——阅读量八百多万,展现量更是高达18亿,算得上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爆款。写这篇文章的人叫李三清,她用一段段真实又细腻的自述,打动了无...

    08-28

  • 什么是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就是研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段文字后所产生的内心感受与思考,并将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它并非是对原文内容的简单复述,而是一种基于个人...

    08-03

  •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劈开思维迷障的利剑——樊荣强《神经》第一章读后感

    樊荣强《神经——元思维:问与答的思考及表达智慧》文/吴一爱某公司会议室里,市场部主管小李攥紧冒汗的拳头。老板突然点名:“这个项目你怎么看?”他张了张嘴,脑海却像...

    07-28

  •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书香中南丨《幸福之路》读后感——光阴沧海,幸福长流

    《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写的一本关于生活哲理的小书,译者是傅雷。吴默朗、金剑等也参与了相关工作。罗素在该书中讨论了各...

    07-12

  •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举办读后感写作知识讲座

    7月5日上午,安康人周末读书会上半年压轴活动——“读后感的感点与感言”专题讲座在安康市图书馆成功举办。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安康散文分会会长、安康市图书馆原馆长李...

    07-11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