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裹着雪粒子,敲得窗户嗡嗡响。林晓羽把最后一摞快递搬进门,搓着冻红的手往厨房跑。砂锅在灶上咕嘟冒泡,奶白色的汤里浮着枸杞和山药,是给奶奶炖的鸽子汤。

三个月前,奶奶摔了一跤,左腿打了钢板,从此只能拄着拐杖慢慢挪。父母在外地工作,照顾奶奶的担子落在了刚毕业的林晓羽肩上。起初她也手忙脚乱,熬粥糊锅,给奶奶擦身时碰疼了伤口,夜里奶奶疼得睡不着,她就坐在床边揉腿,直到天蒙蒙亮。
“小羽,又熬汤啦?”奶奶大声吆喝着。晓羽赶紧迎声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奶奶的手说:“医生说鸽子汤补气血,您多喝点,好早点恢复。”她盛了一碗汤,吹凉了才喂给奶奶喝。
汤刚喝了两口,奶奶忽然皱起眉,捂着胸口咳嗽起来。晓羽慌了,拍着奶奶的背问是不是汤太烫,奶奶摆着手,从口袋里摸出个小药瓶:“老毛病了,吃片药就好。”晓羽接过药瓶,看到过期日期是上个月,心里一酸。
那天晚上,晓羽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给奶奶整理了一份详细的用药清单,标注好每种药的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她还发现奶奶总说眼睛花,看不清楚药盒上的字,便找了硬纸板,用粗马克笔把药名和剂量写得大大的,贴在药瓶上。

周末天气好,晓羽推着轮椅带奶奶去公园。阳光透过光秃秃的树枝洒下来,奶奶指着不远处的健身区:“以前我天天在这儿打太极。”晓羽心里一动,回家后网购了一套轻便的太极扇,又从网上找了适合老年人的简化太极教程,每天傍晚陪着奶奶在客厅练习。起初奶奶动作僵硬,练一会儿就喘,晓羽耐心地陪着她一遍遍慢动作分解,还编了口诀帮她记动作。
有天练完太极,奶奶忽然从柜子里翻出个布包,里面是一沓泛黄的照片。“这是你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就追着我要糖吃。”奶奶指着一张照片,眼眶有点红,“辛苦你了,孩子,本该是你闯世界的时候。”晓羽握住奶奶的手,那双手布满皱纹,却很温暖:“奶奶,您养我小,我陪您老,这是应该的。”
春节前,社区举办敬老活动,晓羽用轮椅推着奶奶去看。看到有老人表演太极,奶奶手痒,竟在轮椅上坐着跟着比划了几下。虽然动作还不熟练,却有模有样。周围响起掌声,奶奶笑着看向晓羽,眼里闪着光。

活动结束后,祖孙俩走在回家的路上,雪已经停了,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晓羽推着奶奶,提奶奶两手抱着刚买的菜,边走边拉呱好不亲切。“奶奶你晚上想吃什么?”晓羽问。“就你上次做的那个山药炖排骨吧,”奶奶拍了拍她的手,“咱们小羽的手艺,比饭店里的还香。”
推开家门,暖融融的气息扑面而来。晓羽系上围裙进了厨房,奶奶坐在轮椅上观看,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嘴角噙着笑。锅里的汤又开始咕嘟冒泡,氤氲的热气里,藏着最朴素的温暖——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一蔬一饭的照料,一朝一夕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