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体现“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内涵——读《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有感

发布者:北风客 2023-9-22 18:15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复杂艰辛的开创性事业,必须以正确的方法论为指导。“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遵循。通读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深刻感到该书坚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力量。在这本书中,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通全书。比如,在首章开宗明义地提出,100多年来,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心中、把为民族谋复兴扛在肩上,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在阐述新时代的理论和实践时,既揭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又列举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重大举措,深刻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立场。新征程上,要在中华大地书写现代化的宏伟篇章,必须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深深根植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气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这本书以深远的历史视野,描述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苦苦追寻,阐述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阐述中华文明对世界现代化的贡献时,这本书自信地提出“引领人类走出困境,中华文明有这样的特质,也有这样的责任”,体现了强烈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新征程上,要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奋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就必须始终葆有自信自立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品格。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守正就是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确保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创新就是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奋力寻求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这本书对新时代我们党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非常深入的论述。比如,在守正上,阐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着力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在创新上,描述了我们党以巨大勇气和魄力推进各方面改革创新,推动实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以守正为创新凝心铸魂,以创新为守正注入活力,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维度。这些年来,我们党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气魄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纠治“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等,都是聚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这本书全面展示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党是如何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比如,围绕我们党面临的治党治国特殊难题,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大党独有难题的丰富内涵,又冷静清醒地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新特点,给人以深刻启发和警醒。前进道路上,必须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敏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着既定目标迈进。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特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这本书用“统筹大局,谋划全局,整体布局”这样具有概括力的表述,来阐述党的二十大对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用“这种复杂程度既体现在内部新旧问题的交织叠加上,也体现在内外因素的深度互动上”这样辩证的观点,来说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当前,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展开,各项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增强全局观念和系统谋划,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向前。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格局。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现代化,是在世界现代化大背景下展开的,不仅要实现本国的繁荣富强,而且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是对西方现代化的重大超越,有着改造现代社会弊病的更高追求。这本书以宏阔的时空视野,在中西对照、今昔对比中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和贡献,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拓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道路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也是中国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形态作出的世界性贡献。

(作者李 倩 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推荐阅读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