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理论内涵

发布者:六月禾 2023-5-4 11:1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根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内在逻辑和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我们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实践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内在逻辑和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

理论上要准确把握“有形、有感、有效”的内在逻辑

“有形”就是要通过一定的形象、形态、形式和载体、抓手、平台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具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呈现,用制度化、体系化、项目化的方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落地落实,使各项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规可守。也就是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有形”具体体现在,表达和呈现有形,推动机制有形,具体举措有形。

“有感”就是要扎实做好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推动文化润疆工作,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共同体,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让各族群众能感知、有感触,有参与感、获得感,真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有效”就是要通过“有形”“有感”中看得见、摸得着和大量“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切实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实效性,让成效真正体现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上。

因此,“有形、有感、有效”是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一个整体。“有形”“有感”是实现“有效”的条件和基础,“有效”是“有形”“有感”的最终目标,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是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时代要求。

实践中要遵循“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要求

首先,在“有形”上要做到全面立体。要发挥各方优势,运用各种形式手段,打造有效载体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项工作。一是要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举措、多种方式、多种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二是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学习、实践基地,建设一批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彰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品牌和阵地,加大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及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等工作力度。

其次,在“有感”上要做到用心用情。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缺。一是在方式方法上要坚持润物无声,聚焦各族群众工作学习、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营造社会氛围,提升认知认同、强化体验感悟,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群体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浸润。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再次,在“有效”上要做到久久为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长期性,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要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用心谋事、精心干事、专心成事,解决好“等不得”的问题、处理好“急不得”的事情,防止工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二是要注重想在前、干在前、抢在前,及时调整和解决民族工作中不匹配的问题、不适应的短板,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结果上要全面体现“有形、有感、有效”的目标导向

第一,构建组织化、专业化的工作保障体系。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理论研究中注重阐释核心概念的内涵,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效论证和破解重大命题,及时推进重大命题研究。

第二,宣传教育要注重精准化。构建符合实际的标准化的操作指标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众化宣传教育,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进行差别化教育,突出内容精准贴合宣教对象需求,方式精准契合宣教对象特征,工作精准提升宣教效果。

第三,政策法规要突出体系化。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制度规范体系,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在工作中探索形成并健全科学化、规范化的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规范体系。

第四,构建精准、实用的效果评价体系。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要体现到实际成效上。因此,要研究构建、总结提炼出衡量有形、有感、有效的评价体系,真正让“有形”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让“有感”触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灵,让“有效”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工作质量。

总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命题,其中既蕴含着重要理论创新,又指引着实践工作创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副教授范玉显,讲师 杨远桢】

推荐阅读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