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打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者:月月儿 2021-11-13 01:56 原作者: 文章吧

《抱歉打扰》是一部由布茨·赖利执导,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 泰莎·汤普森 / 杰梅因·福勒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抱歉打扰》观后感(一):太阳真的会爆炸吗?

逃出绝命镇?

风格真的相似,非常喜欢这种荒诞的电影,也许是现实的缩影吧,产生共鸣的人也许不再少数。

诡异的世界,诡异的行为,诡异的一切。

似乎每个人早已习惯了这一切。

一定很迷茫吧?一定很不好受吧?

每天打着陌生的电话,每天被陌生的人挂断,每天被别人厌恶,每天被疲惫压的无法喘息

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无法抬头挺胸,害怕别人看到自己涣散的眼神,脸上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

未来是什么样的?太阳真的会爆炸吗?

《抱歉打扰》观后感(二):你有没有想过死

你有没有想过死

有时想过,因为有时活着

有时死了,才会想活

有时觉得自己很可怜,有些卑鄙,有些懦弱,还有些奸诈。我没吸过毒,但好像别人的描述,感觉自己像个有克制力,心智很强的能人。能抵制一切诱惑,但恰恰正式开始,站着挣钱真难。

记得以前有个让我开窍的老板,原话我记不住了,意思是{我们是这个市场的风向标,要么帮助客户走向市场巅峰,要么帮助他走向衰亡,没有第二个选择。}是呀,我们只是催化剂,只是辅助,只是客观的影响,但真的如此吗?如此。

我不认为这是喜剧,没有一点怪诞,夸张只是艺术延展,让矛盾更明显,冲突更激烈。值得。

《抱歉打扰》观后感(三):I AM FEELING SORRY .BUT ONLY FOR MYSELF

现在的电影已经可以这么荒诞了么?不过要是后面不这么荒诞的话,可能是不是就会感觉到这是一部太过于“正常”的搞笑电影,就没有那么有意思了,看到现在的电影市场为了找到观众的G点,也是用尽了脑子。

一开始的时候,男主打电话放不下面子,后面使用了控制人声音后,会说了sorry to bother you .这句开场,可是看到后面,你就会感觉到,这句sorry ,不是说给对方听的,是对自己这么无能的一种自嘲。

有几个点,,一个是开会的时候,男主的黑人朋友的可乐是装在衬衣胸前口袋里的。Cool。一个是女主一开始和男主在车库里做的时候,就没有感觉到不爽,只是会有人说句:go get a room 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无助。一个是明显人家接电话的女士是在和别人啪啪啪,自然是不会听你来推销的,不过,那会他还太年轻,白人声音,的效果做的实在是太差了,五毛特效。男主后面有钱了后的那个房子是不是真的啊,感觉风景好极了。马男这事,纯粹是为了搞笑的吧。

《抱歉打扰》观后感(四):资本就是要把你变成畜生,但有人担心想做畜生而不得

人马的大丁丁还是很闪眼的,就是资本家想把人搞成畜生呗,资本市场因为揭发而股票大涨才是影片中最荒诞的现实。这事在中国根本点不起来任何火焰,谁不做工贼谁会被骂傻叉。影片看着搞笑下就行了,立足点还是底层即正义的朴素价值观,也有轻微民粹倾向(非贬义)。但只有破没有立,反对态度不够坚决,当然也没法立,你一个社会底层,一个草根“艺术家”,还是得被资本主义体系收编才能改善生活,区别在于是乖乖就范,还是永远与对方拉锯,时刻保持议价的话语权。最可怕的是,底层没有话语权,将来被资本社会所边缘,彻底成为无用废人,生产能力没有,消费贡献为零,如果那时没有民主做保障就很惨了,这就是很多人为什么担心人工智能会把人替代,大量失业的原因。不过,到时候。势必引发重大政治变革,人类共同体的政治方式,不可能完全有资本家说得算,难道你认为他们敢直接对反抗者身体消灭?男主成为工贼的主要原因就是想被剥削而不得,那有了机会,还能赚到远超于预期的钱,屌丝迎来逆袭日,怎么可能一下子要回去吃土,听别人说吃土即是正义呢

《抱歉打扰》观后感(五):你为什么那么拼?

我很能理解IMDb目前给本片7.2分,毕竟该片有明显的肤色倾向,当主题不是停留在“关爱”和“理解”,而是涉及到“权利”“利益”的时候,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就会明显地区分开了,关于这两个词,大家都是咬得很紧的。

当年原始积累和疯狂扩张的时候,坚持丛林法则,现在坐享其成,制定规则,又强调自由平等了?

单论电影本身而言,7.5分,没有软肋。还有一些趣味性而高效的镜头来更好地表达故事。另外,如果细心的人肯定发现一个熟悉的镜头和《红辣椒》出门的镜头很像,这些不作多论。有些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时代性,所以本片还可加到1-2分。有人说主题很老,我只想问,重不重要?男女平等不也是很老的话题?重不重要?

世界终究复杂的,一个地方歌颂着生活多美好,另一个地方在战争中流血死人;一个少年在豪华的屋内为上哪所名牌大学而苦恼,另一个地方的孩童蜷缩在漏雨的屋内,忍着饥饿想早点睡着;一个出顾茅庐的青年单纯美好地爱着一个青年,另一个地方的人正举行着淫乱不堪的聚会;一个老人享受着高级的医疗和看护讨论着高尔夫,另一个地方的老人要沿街翻垃圾箱才能填饱肚子……

该片马人极其形象地说明资本主义下的工人,沦为资本家剥削和生产的工具。同时讽刺了“牧羊犬”这类人,只是看上去更体面的工具而已。

还在鼓吹什么努力,想想绝大数人都那么努力,都活得不是滋味。把一些媒体宣传的方式当成模型,仔细想想那些宣传的东西,不过是在鼓吹消费,掏空钱包?好让你又更加努力。

相信我,绝大部分人已经很努力了,只是努力的成果,被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也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偷走了。不仅全部偷走,还要把人当成牲口当成工具使。

剩余劳动价值,不要忘了这个词。

道理都懂,重在实践。

本片有个场景,男主被关在车内,看向外面的时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就不多描述了,观影体验留给你。

推荐阅读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当下,“才女”这个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场合听起来都有些忽悠浮夸的意思。在《所思在远道》的作者陈琼,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真正的“才女”。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陈琼(...

    07-09

  •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感慨时间流逝飞快的,除此之外的情感也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如何如何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多愁善感地发出各种感慨?要知道,...

    05-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