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大阴谋》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者:时光娜娜 2021-11-13 01:48 原作者: 文章吧

《窃听大阴谋》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吉恩·哈克曼 / 约翰·凯泽尔 / 艾伦·加菲尔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一):漏洞这么大还得分这么高

剧情还可以,可惜漏洞太大了,居然工作室占地极大,四面透风,还带了一帮人来喝酒跳舞,和第一次见面的人在工作室上床,还有董事长居然被干掉,简直不可能,起码是有准备过去的,一定带了保镖的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二):只有一个词 BITCH

从那个一块跳舞的女伴到雕象

信任的东西都一一被打破的时候

只能说声 BITCH 然后吹萨克斯

如果录音带不被偷走 我也许就不会再接着忘下看了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三):窃听大阴谋

矛盾:内外冲突:1.男主角想保护自己的隐私,然而生日被别人知道了;操了一顿结果被骗,想保护磁带结果磁带被抢走;想保护那对男女结果男女其实是凶手。

内部冲突:男主角内心挣扎,不知道该不该插手;对爱的人也得保护隐私,心里不好受。

前史:自己的窃听导致别人的死亡。

人物转变:事不关己的窃听者开始关心窃听对象的生死。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四):放在这个时代也是合格的片子

窃听者被反窃听,这个题材在当今看似普遍,但影片中确处处流露出一种孤立感,结尾为寻找窃听装置把房屋都拆了,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以一段对话为整个影片的线索,居然没有感到乏味,好电影!故事的结局也有些意外。另外50分钟时的背景音乐貌似是教父系列中也有的。镜头移动普遍较慢。

那么多窃听题材的作品中,科波拉这部是最黑暗和值得反思窃听本身的,冷战、阴谋论、人性的丑恶、技术的泛滥。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五):70年代爵士乐果然已经完全被美国正统社会接受了啊

早年的大师也是各种忧国忧民悲天悯人还没事要致敬一下先辈大师(希区柯克)的苦主,但无奈此片角色内心化和时代环境背景太强,以至于不是真正活在那个年代的欧美人很难看懂片中大量的隐喻象征和理解人物的情感焦虑。讲白了一句话,就是普世意义不强,很难被人一直铭记并且理解影片,电影史上这种类型难被普通观众看懂的“好”电影还是挺多的。不过那娴熟的镜头语言场面调度,加上科波拉一直对电影声音运用的创新和精益求精,电影史留名外加得个金棕榈还是没毛病。同时也能从这部片看出美国的正统社会和我们宣传之下的全民误解的差别有多大,绝对的传统基督教道德观念有多强。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六):第一印象的预设

电影看了两周了,有时候会不自觉回味一下。今天和东野圭吾的作品撞车了,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点。

电影开头的对话,之所以让我们产生误解,一方面是由于费力破解出当时那个男人说的一句话,还有一个反复的场景是当时那个女人对流浪汉带有同情的评价,容易让人对她产生好感,第一印象的好感。想起了东野圭吾的作品《恶意》中,文章开头对毒害猫情节的设置,道理是一样的,第一印象极大影响着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判断。

另外,今天看完《彗星美人》后发现,之前的电影很多都是慢热气质的,中间部分在看的过程中显得有点漫长,整体看完之后才会不断的回味和赞叹。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七):可怕

少年拾荒者和他的女友,因为她的父亲不赞成,因此他们误将他杀死,并安排成意外死亡的样子,在惊慌之余开始逃亡的路程。该片通过描述窃听专家哈里以窃听别人秘密为生,不料反倒被别人所窃听,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现实,人人都摆脱不了被监视的命运。这便使人更加孤独、相互猜忌,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人的异化。

由美国科波拉影片公司出品,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编剧兼导演。本片是科波拉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被誉为70年代最优秀的电影之一。编导的倾向性非常明显,主题是谴责丧失隐私的现代社会使人更加孤独、相互猜忌,加速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人的异化。主角拆毁屋子以寻找窃听器的场景已成为经典。该片获197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美国奥斯卡奖三项提名;全美影评家联合会最佳导演奖。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八):We'll be listening to you.

科波拉在拍《教父2》的同年(之前),自编自导了本片。戛纳金棕榈得主。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讲述一个窃听高手在道德与职业间挣扎的故事。听起来很普通,但在情节上它包裹了一个凶杀的阴谋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在主题上它突出了科技的发展比不过人心的险恶,在节奏上它充满希区柯克式的悬疑,在镜头上它不乏马桶冒血这样的恐怖片经典,再搭上当年水门事件的轩然大波,因而名流影史。影片的最后是男主角把自己家翻了个遍来寻找窃听装置,一无所获后无奈的吹起了萨克斯风。这位窃听界的风云人物一辈子勤勤恳恳、无害人之心,却没有朋友、不信任爱人、失去安全感、甚至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从某种程度来讲,这些也映射了当时美国人的心态。

至此,我看完了John Cazale参演的全部五部影片,且不说他个人演得咋样,光论五部片子的IMDB评分全上8,估计前无古人了。

原来Harrison Ford也有白净小生的岁月啊。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九):镜

一男一女在广场上对话的有声影像,在电影里来来回回放了很多遍,每次你都以为你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每次你都发现你错了。各种线索证据的搜集,你总是以为你离真相越来越近了。

我不知道对他人而言这部电影叙述了什么,展现着什么,它对我而言,是让我惊悚地看到自己的虚妄。看到自己是怎样受自己的情绪、自己所谓的逻辑、甚至是各种客观证据误导着。透过人类血生肉长的眼睛和颤颤巍巍的理性,到底能看清多少所谓的客观和真相呢。

电影用一段最客观的、重复播放的影像给你照,让你从中照出自己的偏见、自以为是和虚妄,让你自己看到你蠢蠢蠕动的意识和理性,像着成熟浆果饱满的汁液,是那样的充满弹性和无可信赖。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可信,或许正是值得相信自己的开端吧。

《窃听大阴谋》观后感(十):谋杀怎么发生的?

有点沉闷,差点没完成观影。

当男主反复回放录音并过滤掉杂音对话中出现KILL一词时,我甚至猜到了结局。因为之前看美剧《血色月光》中,有一集讲述一个类似案例,一公司老总雇人跟踪年轻妻子看是否偷情,男主开始以为年轻妻子会遭遇危险,最后却发现女人和情人要密谋杀死自己的丈夫,于是男主阻止了雇主被谋杀。

这部电影中的老总就没那么幸运了。

片子看下来,似乎老总秘书和偷情男女三人合伙犯下了谋杀。

可谋杀过程是怎样的,真是在酒店房间发生的么?

如果是犯罪现场,没封条。抽水马桶里的血水以及早前男主看到的难道是想象和幻觉。如果是,那么男主墙上钻孔听到的对话声音是怎么回事?能否确定情夫也在房间。

如果命案现场在酒店房间,第二天男主去找董事长未果在大街上看到偷情妻子坐在豪华轿车里,随后出现的一张报纸标题 写有 Auto crash kills Executive 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凶手伪造了意外车祸?

窃听类题材,另有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推荐阅读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当下,“才女”这个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场合听起来都有些忽悠浮夸的意思。在《所思在远道》的作者陈琼,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真正的“才女”。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陈琼(...

    07-09

  •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感慨时间流逝飞快的,除此之外的情感也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如何如何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多愁善感地发出各种感慨?要知道,...

    05-14

  • 读书有感(系列)

    读书有感(系列)

    当你和你的内在身体联结时,你就不再认同于形相,而是从对有形的认同转移到对无形的认同,也就是对本体的认同,这才是你真正的本质身份。身体觉知不但可以让你安住在当下时...

    05-14

  • 《误判》观后感

    《误判》观后感

    曾经我认为,甄子丹真的是生不逢时。在2008年《叶问》上映之前,他其实在功夫电影方面尝试多年,但成果微微。传统武术电影已经有了李连杰、赵文卓等深入人心,现代功夫电影...

    05-11

  •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涵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近日,江苏大剧院内笛声悠扬,水袖翩跹。随着《牡丹亭》经典唱段响起,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与传统...

    05-11

  •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红枣等猪头。不要再那么贪了,买buff就调整买了。

    05-11

  • 旅途有感

    旅途有感

    曾几何时遇到假期就猫在家里看那人海如潮庆幸自己好聪明没去随波逐流省却舟车劳顿还自己一份安静走出去未必都是旅行的累和愁还有点滴带来的悟悟自己那份倔强无意伤害到他人...

    05-07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以书之名#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深入骨髓的生存之书。书中的许三观,并非英雄豪杰,只是个平凡小人物。他在生活的泥沼里,一次次靠卖血挣扎求生。卖血,于他而言...

    05-06

  •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4月25日下午2:30,我应殷凯生教授之约,到他府上拜访,闲聊了几句,他拿出两本书赠送予我。一本是2024年《殷凯生中国艺术名家》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欧洲集邮协...

    05-0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