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谋杀案》经典影评集

发布者:大好河山 2021-11-13 01:44 原作者: 文章吧

《数字谋杀案》是一部由巴贝特·施罗德执导,桑德拉·布洛克 / 本·卓别林 / 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栗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谋杀案》影评(一):养尊处优少年人责任感和爱的缺失

豆瓣唯一的一篇影评说这是部无聊的电影。

我看来,完全不无聊。

当然,这里有许多惊悚的凶案惨死镜头,这个需要胆气的若看起来。

然而,片子里展现了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凶案: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人,非常好的家庭经济背景,读书也轻松,却正是他们,犯下了坎称冷血的命案,随机选择受害者,精心嫁祸于他人,以为能转移警方视线,以期玩弄警方与司法公正与掌股之间。

这部影片拍摄于02年,其实是有着跨国度的现实意义的:养尊处优的少年人无所事事没有重量的生活没有责任感的需求的结果:冷血。

米国电影,强烈的美国价值观表现在以下两点:1)人,只有在面对自己,自己的恐惧,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罪孽之后,才能活出自己。 2)对少年犯的悲悯之情,更有美国司法的公正高于一切的展现。

《数字谋杀案》影评(二):爱的缺失

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人,非常好的家庭经济背景,读书也轻松,却正是他们,犯下了坎称冷血的命案,随机选择受害者,精心嫁祸于他人,以为能转移警方视线,以期玩弄警方与司法公正与掌股之间。

人,只有在面对自己,自己的恐惧,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罪孽之后,才能活出自己。

轻浮和张扬的帅气,阴郁和内敛的帅气,忧伤和低调的帅气,颓废的美感,眼神深邃的帅气大男孩。

他看似开朗大方,其实他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而Justin也许是最接近他的那个人。

《数字谋杀案》影评(三):还没高富帅一词的年代里,校园高富帅的作案

还不错。有情节有谋略有推理,不知怎么看的人那么少。完全不亚于《牛津迷案》等类似校园高手犯罪片吖,看来观片也像瘟疫,口碑也须传播,感染源越多才能扩散得越大。

2002年连我都还在校园,那个时代没有高富帅一词,对于令人羡慕妒忌恨的这类优渥聪明学生的讨论还没被自觉地归集为一个话题。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两个优等生,基于他们在拽之余,也有惶恐、争执,而不是一味高智商的冷漠淡定,反让我觉得很写实,真实可感。

在风景优美设施齐备的美帝校园里,看美帝人民闲得无聊人杀人,这校园罪案也蛮观感清新的。

但最后女警在悬崖废堡里跟恶少打斗的情节纯粹是无谓得愚蠢,任何人都会撤回后再增援包抄。这样既逼死恶少(虽说他本该死)又害苦自己。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高富帅中的“高”不能释义为高大,而应是北方话中的牛、广府话中的叻之意。

1、身形高大这一义项应已包含在“帅”字里面。如果三个字中两个字用以形容外观,那这词的概括力也太弱了。2、能力强、聪明睿智等义项必须用一个字来表示,这才能全面涵括那些炫目少年的优越性,否则薛蟠也能成为高富帅了。

赞同的请轻点一下“有用”,谢谢!

《数字谋杀案》影评(四):自由的犯罪

从在电影频道上看到了部分剧情,就下载到电脑里一直没看。说起来剧情还是很好的。各条线路穿插,整体上不显得枯燥。

结局稍微有些意外,但在前面都有交代,情理之中。也在想换成是我会怎么样,悬疑电影么,桥段是类似的。依旧是很不错的电影,大体上感觉是高中时代思想的问题。

想想看,的确有过犯罪的想法,但是电影中提到的只有自由的人才会去完成它。自由,被看做犯罪,理由是自由是脱离群体的。在满足自我自由时必然会与群体产生冲突,所以就会犯罪......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

想起了一部小说《阳神》里对功德的解释:认识自己本性的过程,是功!认识本性之后,依照本性来做事情,使自己的本性得以舒展,这就是德。所以文中,无论是杀人魔王亦或是淳朴人民,认识自我并且遵从自我去做,就是功德。无对错可分。

布洛克饰演的女侦探就一直在遵从本心,最后的结局也是很赞。至少是自我的胜利。

------------------------------ 权当娱乐

《数字谋杀案》影评(五):关于瑞恩高斯林和一些吐槽

在本片的前80分钟里,我都是心心念念着要给4星的,可是结局给我狠狠一击,打掉了一颗星。

初次接触瑞恩高斯林是在蓝色情人节,由于米歇尔实在不是我的菜,我看的很勉强,仅仅在扔戒指那段有所触动。之后连续看了亡命驾驶和总统杀局,才真正注意到这个演技非凡的帅哥。于是把能找到的有关他的电影看了个遍。才认识了各种不同的他。疯狂愚蠢爱里的轻浮和张扬的帅气,all good things 里阴郁和内敛的帅气,充气娃娃之恋里忧伤和低调的帅气,半个尼尔森里颓废的美感(对此片无感,全靠看瑞恩飙演技)……从此认定了这个眼神深邃的帅气大男孩。而此片,是我能找到的最后一部有关他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他本色出演了一个内心空虚的纨绔子弟。他看似开朗大方,其实他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而justin也许是最接近他的那个人。

【剧透注意!!!!!】

我最最希望的结局其实是他俩真的自杀了,也好再营造一把蓝色青春的感觉,不料richard枪里没子弹……justin说要杀他再自杀,这也行啊,好歹也要莉莉周的感觉,结果又忽然变成女警和richard的枪战了!!我勒个去!!枪战也就算了,竟然又开始肉搏。既然你要把她推到海里,怎么不在她弯腰查看时踢一脚,反而在她都站起来有准备了才开始打。而且明明在互掐,推下去完了呗。最最猥琐的是,这片儿和数字有个你妹的关系啊啊啊!!!还以为能高智商一把呢,结果连呕吐物的不带遮盖一下的啊!!!什么完美谋杀啊,在死者家里留下脚印都不收拾啊啊啊!!!伤感情啊!!!再看分类,犯罪还沾点儿边呢,惊悚到底是惊在哪儿啊啊啊!!除了照了照尸体,连杀人的动作都没有啊啊!!我都怀疑是PG-13啊啊啊!!好吧,就是无营养吐槽,轻拍~~~~

推荐阅读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