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谋杀案》经典影评集

发布者:大好河山 2021-11-13 01:44 原作者: 文章吧

《数字谋杀案》是一部由巴贝特·施罗德执导,桑德拉·布洛克 / 本·卓别林 / 瑞恩·高斯林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栗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字谋杀案》影评(一):养尊处优少年人责任感和爱的缺失

豆瓣唯一的一篇影评说这是部无聊的电影。

我看来,完全不无聊。

当然,这里有许多惊悚的凶案惨死镜头,这个需要胆气的若看起来。

然而,片子里展现了一个非常让人震惊的凶案: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人,非常好的家庭经济背景,读书也轻松,却正是他们,犯下了坎称冷血的命案,随机选择受害者,精心嫁祸于他人,以为能转移警方视线,以期玩弄警方与司法公正与掌股之间。

这部影片拍摄于02年,其实是有着跨国度的现实意义的:养尊处优的少年人无所事事没有重量的生活没有责任感的需求的结果:冷血。

米国电影,强烈的美国价值观表现在以下两点:1)人,只有在面对自己,自己的恐惧,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罪孽之后,才能活出自己。 2)对少年犯的悲悯之情,更有美国司法的公正高于一切的展现。

《数字谋杀案》影评(二):爱的缺失

两个养尊处优的少年人,非常好的家庭经济背景,读书也轻松,却正是他们,犯下了坎称冷血的命案,随机选择受害者,精心嫁祸于他人,以为能转移警方视线,以期玩弄警方与司法公正与掌股之间。

人,只有在面对自己,自己的恐惧,自己的责任,自己的罪孽之后,才能活出自己。

轻浮和张扬的帅气,阴郁和内敛的帅气,忧伤和低调的帅气,颓废的美感,眼神深邃的帅气大男孩。

他看似开朗大方,其实他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而Justin也许是最接近他的那个人。

《数字谋杀案》影评(三):还没高富帅一词的年代里,校园高富帅的作案

还不错。有情节有谋略有推理,不知怎么看的人那么少。完全不亚于《牛津迷案》等类似校园高手犯罪片吖,看来观片也像瘟疫,口碑也须传播,感染源越多才能扩散得越大。

2002年连我都还在校园,那个时代没有高富帅一词,对于令人羡慕妒忌恨的这类优渥聪明学生的讨论还没被自觉地归集为一个话题。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两个优等生,基于他们在拽之余,也有惶恐、争执,而不是一味高智商的冷漠淡定,反让我觉得很写实,真实可感。

在风景优美设施齐备的美帝校园里,看美帝人民闲得无聊人杀人,这校园罪案也蛮观感清新的。

但最后女警在悬崖废堡里跟恶少打斗的情节纯粹是无谓得愚蠢,任何人都会撤回后再增援包抄。这样既逼死恶少(虽说他本该死)又害苦自己。

顺便说一下,我觉得高富帅中的“高”不能释义为高大,而应是北方话中的牛、广府话中的叻之意。

1、身形高大这一义项应已包含在“帅”字里面。如果三个字中两个字用以形容外观,那这词的概括力也太弱了。2、能力强、聪明睿智等义项必须用一个字来表示,这才能全面涵括那些炫目少年的优越性,否则薛蟠也能成为高富帅了。

赞同的请轻点一下“有用”,谢谢!

《数字谋杀案》影评(四):自由的犯罪

从在电影频道上看到了部分剧情,就下载到电脑里一直没看。说起来剧情还是很好的。各条线路穿插,整体上不显得枯燥。

结局稍微有些意外,但在前面都有交代,情理之中。也在想换成是我会怎么样,悬疑电影么,桥段是类似的。依旧是很不错的电影,大体上感觉是高中时代思想的问题。

想想看,的确有过犯罪的想法,但是电影中提到的只有自由的人才会去完成它。自由,被看做犯罪,理由是自由是脱离群体的。在满足自我自由时必然会与群体产生冲突,所以就会犯罪......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

想起了一部小说《阳神》里对功德的解释:认识自己本性的过程,是功!认识本性之后,依照本性来做事情,使自己的本性得以舒展,这就是德。所以文中,无论是杀人魔王亦或是淳朴人民,认识自我并且遵从自我去做,就是功德。无对错可分。

布洛克饰演的女侦探就一直在遵从本心,最后的结局也是很赞。至少是自我的胜利。

------------------------------ 权当娱乐

《数字谋杀案》影评(五):关于瑞恩高斯林和一些吐槽

在本片的前80分钟里,我都是心心念念着要给4星的,可是结局给我狠狠一击,打掉了一颗星。

初次接触瑞恩高斯林是在蓝色情人节,由于米歇尔实在不是我的菜,我看的很勉强,仅仅在扔戒指那段有所触动。之后连续看了亡命驾驶和总统杀局,才真正注意到这个演技非凡的帅哥。于是把能找到的有关他的电影看了个遍。才认识了各种不同的他。疯狂愚蠢爱里的轻浮和张扬的帅气,all good things 里阴郁和内敛的帅气,充气娃娃之恋里忧伤和低调的帅气,半个尼尔森里颓废的美感(对此片无感,全靠看瑞恩飙演技)……从此认定了这个眼神深邃的帅气大男孩。而此片,是我能找到的最后一部有关他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他本色出演了一个内心空虚的纨绔子弟。他看似开朗大方,其实他真正在乎的只有自己,而justin也许是最接近他的那个人。

【剧透注意!!!!!】

我最最希望的结局其实是他俩真的自杀了,也好再营造一把蓝色青春的感觉,不料richard枪里没子弹……justin说要杀他再自杀,这也行啊,好歹也要莉莉周的感觉,结果又忽然变成女警和richard的枪战了!!我勒个去!!枪战也就算了,竟然又开始肉搏。既然你要把她推到海里,怎么不在她弯腰查看时踢一脚,反而在她都站起来有准备了才开始打。而且明明在互掐,推下去完了呗。最最猥琐的是,这片儿和数字有个你妹的关系啊啊啊!!!还以为能高智商一把呢,结果连呕吐物的不带遮盖一下的啊!!!什么完美谋杀啊,在死者家里留下脚印都不收拾啊啊啊!!!伤感情啊!!!再看分类,犯罪还沾点儿边呢,惊悚到底是惊在哪儿啊啊啊!!除了照了照尸体,连杀人的动作都没有啊啊!!我都怀疑是PG-13啊啊啊!!好吧,就是无营养吐槽,轻拍~~~~

推荐阅读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当下,“才女”这个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场合听起来都有些忽悠浮夸的意思。在《所思在远道》的作者陈琼,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真正的“才女”。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陈琼(...

    07-09

  •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感慨时间流逝飞快的,除此之外的情感也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如何如何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多愁善感地发出各种感慨?要知道,...

    05-14

  • 读书有感(系列)

    读书有感(系列)

    当你和你的内在身体联结时,你就不再认同于形相,而是从对有形的认同转移到对无形的认同,也就是对本体的认同,这才是你真正的本质身份。身体觉知不但可以让你安住在当下时...

    05-14

  • 《误判》观后感

    《误判》观后感

    曾经我认为,甄子丹真的是生不逢时。在2008年《叶问》上映之前,他其实在功夫电影方面尝试多年,但成果微微。传统武术电影已经有了李连杰、赵文卓等深入人心,现代功夫电影...

    05-11

  •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姹紫嫣红青春韵——校园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有感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涵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近日,江苏大剧院内笛声悠扬,水袖翩跹。随着《牡丹亭》经典唱段响起,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与传统...

    05-11

  •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观后感:评论区里说说大家的观后感吧

    红枣等猪头。不要再那么贪了,买buff就调整买了。

    05-11

  • 旅途有感

    旅途有感

    曾几何时遇到假期就猫在家里看那人海如潮庆幸自己好聪明没去随波逐流省却舟车劳顿还自己一份安静走出去未必都是旅行的累和愁还有点滴带来的悟悟自己那份倔强无意伤害到他人...

    05-07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以书之名#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深入骨髓的生存之书。书中的许三观,并非英雄豪杰,只是个平凡小人物。他在生活的泥沼里,一次次靠卖血挣扎求生。卖血,于他而言...

    05-06

  •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4月25日下午2:30,我应殷凯生教授之约,到他府上拜访,闲聊了几句,他拿出两本书赠送予我。一本是2024年《殷凯生中国艺术名家》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欧洲集邮协...

    05-0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