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的一天

发布者:虹云 2024-6-13 18:19

本报讯(通讯员 姚昕廷 王晶 YMG全媒体记者 权立通 摄影报道)8月3日,我区开展了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在区卫健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下,各医疗机构白衣战士再度启程,纷纷奔赴各检测点。区人民医院五官科护士赵艺伟作为其中一员,在工作结束后写下了日记,记录了紧张、忙碌,却又难忘的一天。

以下是赵艺伟的日记节选:

2021年8月3日,对我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一天。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护士长一通微信电话叫醒,她用焦急的语气告诉我:“现在!马上!抓紧时间到行政楼会议室开会!打车来!”一个激灵,我迅速跳起来穿好衣服,匆匆洗漱后,没梳头没吃饭就往楼下冲。回想起之前同事说抽调人员采集核酸的事情,我想,需要我的时候到了。

事发突然,大家乘坐同一辆车奔赴监测地点。一路的颠簸与酷夏的闷热仿佛预示着今天任务艰巨,我不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是什么,但我有信心把活干好,相信每个人都一样。

到了指定检测点,每个人抓紧时间熟悉场地及流程,穿戴好防护用品,着手准备消杀等工作。一天中最炎热的时间段,我们尽最大能力忙碌着,防护服上身,胸口就开始滴汗,不出二十分钟,衣服便会湿透,时间一长,全身都黏糊糊。如果可以,我真想把那天的阳光收集起来,打包送给科幻小说《流浪地球》里住在地下城里的人们,他们肯定比我更需要。

高温难耐,排队的人群也时有躁动,我们不光要快速完成采样任务,还要时不时维持队伍秩序。轮班结束后,脱下防护服休息,我觉得穿着防护服虽热虽累,但能坚持,可脱下后不久,头开始晕晕沉沉。问了问,原来每个人都是这个状态,只不过都在坚持。

现场采集基本完成后,我们接着要去活动不便的村民家里。没想到天公不作美,临近傍晚开始下雨,加上村民普遍睡觉早,路灯到点就关。漆黑的夜里,泥泞坑洼的道路,我和乔姐(同事)只能摸着黑,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挨家挨户敲门、解释、采集,从村这头走到那一头,走遍村庄甚至还多绕了一圈。人工核对最怕出问题,我俩蹲在路边,用手机打着光一遍又一遍核对条码、翻找物品,戴着手套的手仿佛不是自己的。

最让我感到温暖的是,每到一户人家,村民都是友好相待,积极配合,他们感谢政府没有漏掉每一个人,也理解我们的辛苦,称赞我们真正为人民服务。嘴笨的我,只会一个劲重复谢谢你们的配合支持。

入户任务全部完成,我们回到采集点又忙活一阵,才轮到休息吃饭。照了照镜子,我发现自己第一次戴口罩戴到脸上勒出印痕,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一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我忍不住笑了,对我来说,不管勒痕还是湿衣服,都是勋章。

晚上十点多,终于完成了所有采集任务,上车后疲惫感扑面而来,我在大家的聊天声中睡着了。回到医院被同事推醒,我才发现已经是8月4日了。

这几天,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在村里入户采集的画面,村民们一句朴实的“辛苦了”,能拂去我所有疲倦。虽然我做的只是基层中最普通的一点工作,但内心的满足感是从未有过的,它是我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价值的体现,当然,赞美不仅仅是我个人,是属于全体医护工作者的。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实习时我每天早晨会路过一段路,路边电子屏不停滚动这句话,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没有比现在更能让我理解这句话的时刻。

我们不断努力,只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排查;我们前赴后继,只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战争;我们坚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赢得最终胜利。

责任编辑 权立通

本文来自【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阅读
  • 摄影日记(250710)

    摄影日记(250710)

    拍摄:宏

    07-12

  •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日期:2025年7月8日地点: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今天,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由小小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橙色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

    07-12

  •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左侧是穿越雀儿山隧道的国道317公路,右侧是过去翻越雀儿山垭口的国道317旧道(1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川藏公路,南线2146公里,北线241...

    07-12

  •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闸门敢向旱争粮 固安澜而润沃野——在旱情与涌浪之间 种下水的秩序宁夏惠农渠管理处第五管理所技术员张其怀惠一所地处永宁,属于惠农渠“渠首”,承担全处最大输水量,加上...

    07-12

  •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2025年6月,在今日头条这个充满故事的平台上,一位52岁的民工胡瑞明用1050篇日记,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平凡人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赞。工地上的“文学梦”,从笔...

    06-25

  •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写文章,一听就感觉好唬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一听到这个就更紧张了。我要写点啥呢?有点像回到小学和中学的时代 ,在语文老师平静的眼光下,挖空心思的...

    05-22

  •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这是我在头条发布的第339篇原创文章,希望编号能一直进行下去……在头条,经常有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问我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啊,轻飘飘一句“灵感...

    05-20

  • 我看《李慈铭日记》

    我看《李慈铭日记》

    李慈铭。近来,近代人物日记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等,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

    05-20

  •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年前突然被裁员,一年努力仿佛落了空。本想着年后重整旗鼓找工作,却发现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那些招聘页面上闪烁的关键词,像“年轻化团队”“创新力优先”,总让人心...

    05-20

  • 99本日记

    99本日记

    文|张刚今年初春,偶然在微信上与刘大姐取得联系,受邀到她家里做客。刘大姐大名刘志军,好多齐鲁晚报人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一说“热线刘大姐”,那没有不知道的。我们...

    05-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