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写给我自己的,我每天都看一遍,直到得到我想要的生活

发布者:溱湖之恋 2023-7-20 04:07


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接受采访的时候一段引人深思的一段话:
尹烨说: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事是什么吗?主持人说:是什么?
尹烨说:他可以忍受几十年的这种不快乐的人生来的日子,却不愿意花出钱花一年让自己改变。他不懂得什么叫投资自己,他浪费的是他的生命,他明明知道他其实有本事做这个事情。
主持人:所以您相信其实是人人都可以改变的?
尹烨说:都是可以改变的,前提是你什么时候愿意开始改变!宿管的大叔考上研究生,我们听过多少快递的朋友,在送餐过程中背诵古诗词。

如果你跟我出差你会发现,我在车上回电话,我在高铁上处理邮件,在飞机上要做我下一次的演讲的内容,还要去看书,谁比谁容易啊。我要维持我的江湖地位!如果单纯从我付出的脑力和体力量来讲,我相信可能是过之而无不及!我确实很能够去理解大家在今天的生活有非常非常多不容易的地方。这种不易,有很多时候是自己转嫁给自己的。

思考心得:通过上面尹烨的讲话的出的结论的是,我们要下决心改变自己,当然是向着更好的自己去改变。但是因为改变自己意味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有这种想法的人估计不占少数。大多数人也就是感慨一下而已!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说:“这个时代信息太碎片了,就知识的碎片化实在是太严重了,但是我始终都坚信,在这个碎片化的游戏当中,隐身在游戏背后的人,他的知识肯定是不碎片,所以如果你被这个碎片的浪潮裹着往前走,那你永远就是在游戏之中被别人玩儿的。

思考心得:思考如何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时代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及如何学会自律生活

北大博士李玲瑶说:“我想告诉年轻人,如果你现在不花时间去学习,去创造你所想要的生活,那么你将来就要被迫花更多的时间去应付你不想要的生活。所以趁年轻的时候多学习一点,多增强你的实力和内涵吧。”

思考心得:这个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有时候看到比我们年龄大的人从事又苦又累的工作,而且工资挣得不多,心里面就会想他(她)为啥不换份其他工作啊?也许将来我们也会从事这种工作,这取决于你现在的选择。

下面是徐玮泽老师说的值得收藏反复观看的一段讲话:

提示您多看几遍,每看一遍思考一下,紧接着再看一遍再反思一下,相信你会得到非常有用的信息。准备好开始了:

没有人告诉你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而是筛选。给你说一个特别扎心的事实,就是你学不学习,你读不读书,跟你本人愿不愿意,根本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为中高考的本质,考察的不是你愿不愿意学习,中高考的本质是为了筛选人才。它是社会分层所设置的一个工具,因为咱们说中考这件事情嘛,你看它关注的是你个人发展吗?它关注的是你能对社会做多大的贡献吗?你能看到的就是中考要五五分流,50%的孩子他(她)是上不了普通高中的。那你在这个社会体制之下,你连普通高中你都考不上的话,后边的人生大概率就完蛋了,所以你去反思啊。你学习的好,读书读的好,你能往上走,进入到社会上层。但是你要是不读书,你就得往下走,进入到社会的下层。然后从社会的底层,你再慢慢打拼,所以这个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同样的,咱们再来看高考,高考它也是一个筛选分层的工具。它只是说这种兼顾社会公平的情况之下,它尽可能的把人才给筛选出来。学习好的孩子,他(她)进入好大学了,他(她)能考上985,考上211。但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他(她)就进入大专,进入民办,甚至是没考上。但是你到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大家都想找好工作,都想进待遇好的企业对吧。那你看国企央企,包括这些互联网大厂,包括一些金融财团,上来的起步就是985、211毕业。那你要不是这个级别的话,你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你连进这个门槛的机会都没有。

然后呢,你再看大专,或者是没读过大学,没上过大专的孩子怎么办?你只能到一些工厂,工厂的一线,或者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你去做,还得去抢,让你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那么所以这个逻辑就是这么简单。他纯粹是为了什么社会分层,所以你回过头来看看,为什么今天这么多孩子,他在天天努力的去读书,去学习。中国社会现在的顶级资源现在太少了,所以就只有这么小部分的人能够在这个社会资源里面拿到属于自己的,大部分人是享受不到的。

我给你举个例子啊,你看今年的高考,全国参加高考的总人数是多少?1200万人,但是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是多少?大家知道吗?清华北大每个学校一年只收3000多人,两个院校加在一块儿录取不到7000人。那这7000人里面有将近50%的学生是通过什么其他加分儿。就是不是通过裸分儿考进去的,真正靠裸分儿考进北大清华的孩子只有不到3000人。同志们啊,这就相当在1200万中择优录取3000人,看看这个录取的比例有多小呀,3 : 1万都不到啊。那第二一个就是985院校一共就39所,那加在一块儿,也就是12万多的录取名额。那在这1200万人里,真正能考进211院校的比例是6%左右。

你从未来发展的这个角度你来看,你想拿到社会的资源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你就得进入双一流院校。因为你进了双一流院校,那么找工作的时候,你找好工作的概率就比普通院校的概率要大很多。同样,你从高中的角度来看。如果我进的是重点高中,那省重点、市重点,那么我进双一流院校的概率就比普通高中要多的多。所以反过来看,我告诉你,高考你考700分儿和你考300分儿,毕业以后所享受的社会资源,所能找到的工作是一样的。这么告诉你,你会信吗?你肯定觉得我是个骗子对不对?所以你都不会相信。你看很多的媒体都在鼓吹快乐教育,其实真正的快乐教育是什么?我努力,我拼搏,所以我快乐。而不是说我不学习,撒欢的去玩儿。我没见过哪个清华北大的学生是说我天天不看书,我就在那里打游戏睡觉,然后我就考上了北大。

成绩跟资源真的是都靠你努力拼搏来的,先苦后甜,先当孙子后当爷,这种规矩有史以来它是亘古不变,一直如此。所以你如果想要过上好日子,好的生活,你就得去奋斗、去拼搏,你得付出超出长远的努力。而如果现在你不吃读书的苦,你就得吃社会上的苦,而这个社会上的苦会比读书的苦苦上100倍,因为读书,它书上的知识点是固定的不会有大篇幅的改动。就这点知识你学会了就会了,你做题有分数。只要你努力,它就有结果。

但社会上是变化的,它充满了尔虞我诈,本身资源又那么少,你怎么去跟人比呀?所以社会一定是会比读书苦上100倍。当然了,我承认啊,中高考这件事情,它确实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也承认说中高考这件事情。它不是未来成才唯一的路径。但是中考、高考绝对是咱们普通家庭改变命运,实现社会阶层跃迁的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思考心得:这个老师说的话让我反思了一下午,想明白了,也想通了。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太大,老师说的很直白但是事实,看了后我知道我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石悦说:如果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夹杂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耍小聪明、小聪明觉得可以走捷径,但是那是错的!为什么呢?慢慢来才是最快的方法、所有人,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做自己的事情,最节省成本。不会有相互的作用力,互相抵消!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效率的。我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就是不管别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合力,就非常可怕!

持续进步的秘诀,慢就是快,稳就是准,找到自己的节奏,不必要求自己一步做到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最后送上王立群老师的话: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我们之所以不能做到,做不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是我们没有决绝的魄力,而是我们没有决绝的实力以及拥有这种实力以后,那种泰然自若的心态。

看到这里你还是感慨一下紧接着刷视频,等于白看了啊家人们,点赞收藏转发起来让更多人看到传递正能量,我们一起成长。

加油!!乌拉!!!

#社会##生活日记##生活##教育##社会百态#

推荐阅读
  • 摄影日记(250710)

    摄影日记(250710)

    拍摄:宏

    07-12

  •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日期:2025年7月8日地点: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今天,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由小小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橙色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

    07-12

  •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左侧是穿越雀儿山隧道的国道317公路,右侧是过去翻越雀儿山垭口的国道317旧道(1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川藏公路,南线2146公里,北线241...

    07-12

  •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闸门敢向旱争粮 固安澜而润沃野——在旱情与涌浪之间 种下水的秩序宁夏惠农渠管理处第五管理所技术员张其怀惠一所地处永宁,属于惠农渠“渠首”,承担全处最大输水量,加上...

    07-12

  •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2025年6月,在今日头条这个充满故事的平台上,一位52岁的民工胡瑞明用1050篇日记,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平凡人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赞。工地上的“文学梦”,从笔...

    06-25

  •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写文章,一听就感觉好唬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一听到这个就更紧张了。我要写点啥呢?有点像回到小学和中学的时代 ,在语文老师平静的眼光下,挖空心思的...

    05-22

  •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这是我在头条发布的第339篇原创文章,希望编号能一直进行下去……在头条,经常有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问我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啊,轻飘飘一句“灵感...

    05-20

  • 我看《李慈铭日记》

    我看《李慈铭日记》

    李慈铭。近来,近代人物日记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等,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

    05-20

  •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年前突然被裁员,一年努力仿佛落了空。本想着年后重整旗鼓找工作,却发现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那些招聘页面上闪烁的关键词,像“年轻化团队”“创新力优先”,总让人心...

    05-20

  • 99本日记

    99本日记

    文|张刚今年初春,偶然在微信上与刘大姐取得联系,受邀到她家里做客。刘大姐大名刘志军,好多齐鲁晚报人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一说“热线刘大姐”,那没有不知道的。我们...

    05-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