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圣井街道“追阳”日记

发布者:一叶知秋 2023-4-12 22:13

面对疫情,有一群人开启了加速度,他们昼夜与时间竞速,与病毒赛跑;他们24小时待命,甘冒风险,与阳性人员零距离接触,用最快速度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他们,有一个特殊而可爱的名字——“追阳小分队”。

“追阳”是疫情防控中十分关键的一环,一旦混采出现阳性,一根试管里所有人员就是“追阳”目标。追阳小分队的任务就是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为管内所涉人员复检核酸,追踪阳性病例,及时斩断病毒传播链条,为下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情况多变的形势,圣井街道紧急抽调机关、管理区、城市社区、卫生院、派出所共40名党员干部,成立了10个“追阳”小分队,党工委书记李宝光,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徐晓麟担任总指挥,挂图作战、统筹推进,这群“追阳人”以“快、准、细”的严格要求,确保重点人群精准及时管控到位。

凌晨2点

“您好,我是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天的全员核酸检测你街道翡翠东郡社区出现了混管阳性病例,请立即处置。”凌晨2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了圣井街道疫情防控专班小组长黄传超,刚刚睡下的他瞬间清醒过来,顾不上日夜不休连轴转的疲惫,立即上报主要领导,启动“追阳”应急预案,迅速转入“战时状态”。

凌晨2:20

“小牛,导出核酸检测异常人员名单。”“小赵,马上核实都涉及到几号楼?”“小亓,对照人员信息台账落实共同居住人名单!”翡翠东郡社区书记赵玉敬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社区、卫生院、派出所、物业等一班人马于20分钟内到岗到位,电话联系居民静止、微信群下达通知、楼道封控、消毒消杀等几项工作同步开启,虽然任务紧急,但“小分队”忙而不乱,全员按照各自分工有序开展“追阳”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精准无误的管控好每一个重点人员,采样一定要到位,同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上门采样的路上,赵玉敬再三叮嘱其他两位队员。

凌晨3:00

采样完成、就地消杀、样本封箱……结束了一系列工作,早已在旁边就位的赵玉敬迅速将样本送往疾控中心加急检验,不到1个小时,涉阳管内居民的上门采样、送检工作全部完成。

3点05分,送完样本的小分队稍微松了口气,仔细做完闭环消杀工作后,几个人才回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休息。

“从收到‘追阳’任务到将样本送到实验室,1个小时内必须完成。”赵玉敬告诉记者,因为检测结果往往晚上推送,“追阳”基本在凌晨2点到3点开展,和衣而睡已经成为每个小分队的“标配”。

早上6:30

一大早,社区的老党员、志愿者在微信群内看到涉阳管控通知,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后,到小区门口、相关居民楼附近值班值守,严格把控居民“出入关”,确保重点人员全部管控到位。

社区工作人员则一遍又一遍的拨打重点人员电话,向他们传达疫情防控政策,完善重点人员管控台账,登记孕妇、孤寡老人、病人等特殊群体就医需求,偶尔遇到打多次电话都无人接听、关机,甚至被质疑、被挂断等沟通不畅的情况时,他们也始终坚守,多方联系、耐心解释。在他们眼中,分秒必争就是在与病毒赛跑、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

早上8:00

信息调查、采样、送检、检测、报送、管控……要实现不“断链”,就需要进一步加快速度,提升工作效率。连续几日下来,小分队以“快速定位、快速出动、快速采样、快速送检、快速报告”“五快”工作法为抓手,实现了1小时内采样送检、6小时内落实隔离、居家等管控措施的“追阳”全流程。

赵玉敬带领的队伍只是“追阳”小分队中的十分之一,像他一样的还有碧桂园社区书记牛晓芳、黄旗山社区书记付丽和等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始终奋战在第一线。截至目前,圣井街道“追阳”工作专班累计拨打电话千余通,十个小分队出动11次,所有工作基本都在夜晚开展,每次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第一时间为流调和转运中心提供精准信息,用最短时间确定阳性患者,切断疫情传播链条。

从黑夜到黎明,从寻找到送达,这群“追阳”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在晨曦里、夜幕中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是勇敢的逆行者,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如点滴微光,汇聚成星海,驱散阴霾,照亮了战“疫”之路。

推荐阅读
  • 摄影日记(250710)

    摄影日记(250710)

    拍摄:宏

    07-12

  •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日期:2025年7月8日地点: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今天,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由小小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橙色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

    07-12

  •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左侧是穿越雀儿山隧道的国道317公路,右侧是过去翻越雀儿山垭口的国道317旧道(1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川藏公路,南线2146公里,北线241...

    07-12

  •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闸门敢向旱争粮 固安澜而润沃野——在旱情与涌浪之间 种下水的秩序宁夏惠农渠管理处第五管理所技术员张其怀惠一所地处永宁,属于惠农渠“渠首”,承担全处最大输水量,加上...

    07-12

  •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2025年6月,在今日头条这个充满故事的平台上,一位52岁的民工胡瑞明用1050篇日记,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平凡人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赞。工地上的“文学梦”,从笔...

    06-25

  •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写文章,一听就感觉好唬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一听到这个就更紧张了。我要写点啥呢?有点像回到小学和中学的时代 ,在语文老师平静的眼光下,挖空心思的...

    05-22

  •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这是我在头条发布的第339篇原创文章,希望编号能一直进行下去……在头条,经常有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问我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啊,轻飘飘一句“灵感...

    05-20

  • 我看《李慈铭日记》

    我看《李慈铭日记》

    李慈铭。近来,近代人物日记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等,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

    05-20

  •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年前突然被裁员,一年努力仿佛落了空。本想着年后重整旗鼓找工作,却发现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那些招聘页面上闪烁的关键词,像“年轻化团队”“创新力优先”,总让人心...

    05-20

  • 99本日记

    99本日记

    文|张刚今年初春,偶然在微信上与刘大姐取得联系,受邀到她家里做客。刘大姐大名刘志军,好多齐鲁晚报人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一说“热线刘大姐”,那没有不知道的。我们...

    05-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