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乐:我的独居日记

发布者:莲塘纳凉 2023-4-5 17:11

大家面对着一个人自身的重量。

——江国香织

文 | 张月寒

前两天,窗外大雪纷纷落下,整个城市被困在一种严寒中。屋内,一个禁足的人,默默拿出一种日式小炉子和配套的小锅子。

小小一套,米白色的,颇有颜值。还有先前囤的辣白菜、五花肉、芝士碎、虾仁、鱿鱼、大葱、洋葱。

小小的火起了,倒油。洋葱和大葱先爆香了,再依次放入除五花肉之外的所有食材,倒入韩式辣酱不停翻炒,最后缓缓加入切成片状的五花肉。肉熟之际再撒上芝士碎,适当翻炒,然后小火,待整个汤汁咕嘟咕嘟的,你就可以吃了。

坐在沿飘窗的榻榻米上,搭在膝盖上的小毯子里放一只手炉。然后,打开一听冰镇的啤酒。

此时瘟疫仿佛离你很远,此时也终于不需要再戴口罩。社区微信群里天天在抢口罩、抢84、抢酒精,但是,在你围着小炉子吃小锅喝啤酒的那一刻,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家里囤了各种口感不同的啤酒:饱满、细腻、辣口、清爽、苦涩、柔和……淡色艾尔、五月博克、皮尔森、美式淡拉格。啤酒最有魅力的一刻是瓶盖打开之际那“咝——”的一声。《我的事说来话长》里,小满把这样的声音在姐姐耳边一开启,她立即静了下来。

现在只出不进,生活应该尽量节俭,于是红酒太贵,喝啤酒似乎成了一种不错的替代。特别想念赤霞珠,你就去黑色IPA里找相似;十分想念夏敦埃,那么蜂蜜香味的小麦拉格你试一试;想喝梅洛就去找世涛(stout)啤酒。

从最柔和清淡的一款啤酒开始,以冰箱里最浓烈的一款啤酒结束,整个啤酒的旅程,是一次由浅至浓、由柔和至爆裂的过程。在一杯啤酒中,你似乎可以环游世界。

下午,看梅·萨藤的《独居日记》。“说来也奇怪,朋友、热恋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唯有独处,在这独处中探究、发现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才是我真正的生活。……只有当我独处,环视这屋子,重温旧时和它的对话,我才充分品尝到生活的滋味。”

看《独居日记》确会给你一种看村上春树小说时差不多的感受,一个独自独特的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得以深潜进入,而那个世界,是其他人始终都进不去的。

《独居日记》里叙述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景物,太阳、花、雾、露珠、微风,但是,作者注意到它们并珍惜感恩它们,才会使这种书写,优美雅致。这些景物我们每天也遇到,但你敢说,你是否这样倍加珍惜、给它们应得的欣赏那样去看待它们?

宅家生活如果想过得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永不放弃的决心。萨藤说他能在早起后浇花就获得一种喜悦,“原因是我在满足一种简单的需求,一种活着的需求”。

那么你,这段沉寂的时间,是不是也能更加想清楚自己。逝去的时间,轮廓终究都是无形且模糊的,这段宅在家的日子,你或许可以真正弄清楚一下,你对时间的“抓感”是什么。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生命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成年早期面临亲密与疏离,壮年期是传承与停滞,而老年时期则是完美与绝望。想想此刻你究竟处于什么阶段,以及,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吧。

有一个比较奇异的现象是,越是不能发货,人的购物欲越是旺盛。已付款的订单越堆越多,但每天那寂静的一大堆“待发货”,像是对你无情的嘲笑。我因这指尖的愤怒而怨恨这世界上一种更广大、更不可控的东西。

因为做家务太多,手上裂开了一个细小的口,像一个人的小嘴,这么哑然失笑地啃着我,一张一合。伤口小,却深、极度疼痛。我于是又不耐烦起来。生命都是由很多次等待构成的,然而,任何等待,如果时间太长,也真的是让人愤怒。

门外走廊,物业又开始消毒了。消毒水的气味渐渐飘到我的鼻腔里,我们都处于一种被消毒水浸润过度的环境。什么时候,才能闻到天然花的香味、敢于露出藏在口罩后的面庞?真希望不要等太久!

有时,为了生存必需品而出门,每出去一趟,回来后都恨不得像《血疫》里一样,有那种四层的防护和除菌措施。总忍不住想洗手,这也是手指那个裂缝的一个主要来源。

其实,就算萨藤的《独居日记》也不是完全独处的,他还去看老朋友、给他买生日礼物,并有一些他觉得的“真正的人”的来访。我们,此刻,遇见任何人都是隔着口罩的,并且对任何不注意距离渐渐凑近的人,都有些小小的愠怒。毕竟,这是一个接触15秒都有可能被传染上的时期啊。

有的时候,下午会泡一壶薄荷茶,幻想自己重回那个花草满植的美丽庭院。这时我才发现,生命中的时光,并不是一味的过去的,还有一种叫回忆的东西。你欣赏你的回忆正如欣赏一个合得来的好友,他们存在于你的生活只会叫你更丰富、点亮你的人生,而不是无意义。

一杯茶有时能达到这么大的功用,我自己都想不到。“哪种平静都存在于自然界中,存在于我感到自己是她的一部分,哪怕是一种不起眼的存在”。

此刻,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波动,然而善意,哪怕一丁点的善意,只要散发出去了,你都会觉得一种真的温暖。比如偶尔垂询问口罩够不够、邻居间互通有无的善意,以及任何你此刻能做的事。

《独居日记》里你也会读到一些人最普通、最本真、最微小的良善,这些良善你也可以做到:修女帮助当地的老人,给离家出走的孩子买了一顿午饭;作者读到她的信后,也顺手寄了一张支票。有的时候,我们为自己善意的微小而内疚,但其实,任何善意,不论大小,只要有,或许都是好的吧。

曾经,第一次看张爱玲写“他朝君体亦相同”的时候,那时我年幼,尚没有那么深刻多理解;后来,在香港她曾经提到的坟地再看到这行字,我仍没有那么清晰地觉出。后来,直到真正经历过葬礼,那一刻,我才猛然明白这句话的重量。

生,任何生,只要是生,它都是如此珍贵。就算眼下此刻这样被“禁足”地活着,你也必须好好珍惜。我们每个人,都守着自己一个小小的窗子,每个人,也必有着自己的一片风景。宅在家,在自我的疆土上努力挖掘吧,那么,当冰封解除、温暖来临,你会更加珍惜那来之不易的自由。

“有的时候,你只得忍受一段压抑的时间。如果你能熬过这段时间,留心它的袒露与需求,你会得到一种启迪。”

作者档案

张月寒

已出版散文集《一个人的喧嚣》,长篇小说《花若瞳》。作品关注女性自我成长、情感困惑、都市心灵。

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公号:月寒轻话题(ID:zhangyuehan1214)

推荐阅读
  • 摄影日记(250710)

    摄影日记(250710)

    拍摄:宏

    07-12

  •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市图书馆小小志愿者阅读营跟踪日志(一)

    日期:2025年7月8日地点: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今天,临沂市图书馆少儿阅读乐园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由小小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橙色志愿服务队。他们用自己的...

    07-12

  •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川藏线日记丨天,地,路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左侧是穿越雀儿山隧道的国道317公路,右侧是过去翻越雀儿山垭口的国道317旧道(1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川藏公路,南线2146公里,北线241...

    07-12

  •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在旱情与涌浪之间,种下水的秩序

    闸门敢向旱争粮 固安澜而润沃野——在旱情与涌浪之间 种下水的秩序宁夏惠农渠管理处第五管理所技术员张其怀惠一所地处永宁,属于惠农渠“渠首”,承担全处最大输水量,加上...

    07-12

  •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52岁民工在头条写下1050篇日记,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光芒

    2025年6月,在今日头条这个充满故事的平台上,一位52岁的民工胡瑞明用1050篇日记,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平凡人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与点赞。工地上的“文学梦”,从笔...

    06-25

  •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像写日记一样,写文章

    写文章,一听就感觉好唬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一听到这个就更紧张了。我要写点啥呢?有点像回到小学和中学的时代 ,在语文老师平静的眼光下,挖空心思的...

    05-22

  •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49岁边打工边写作:写作灵感无处不在,一碗酒糟一篇千字文章

    这是我在头条发布的第339篇原创文章,希望编号能一直进行下去……在头条,经常有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留言,问我写作的灵感来自哪里。我想说我也不知道啊,轻飘飘一句“灵感...

    05-20

  • 我看《李慈铭日记》

    我看《李慈铭日记》

    李慈铭。近来,近代人物日记的整理与研究成为新的学术热点,凤凰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等,都在学术界产生广泛...

    05-20

  •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我的45天破局日记

    年前突然被裁员,一年努力仿佛落了空。本想着年后重整旗鼓找工作,却发现投出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那些招聘页面上闪烁的关键词,像“年轻化团队”“创新力优先”,总让人心...

    05-20

  • 99本日记

    99本日记

    文|张刚今年初春,偶然在微信上与刘大姐取得联系,受邀到她家里做客。刘大姐大名刘志军,好多齐鲁晚报人可能不熟悉这个名字,但一说“热线刘大姐”,那没有不知道的。我们...

    05-2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