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有感

发布者:艾浩喆 2024-11-28 08:17

从2009年出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到《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再到2024年出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跨越了15年的漫长岁月。这3本专著的出版,是闫学校长研读和践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思索与记录。

有7年时间,我有幸追随闫学校长,曾与她在两所学校共事,亲眼见证了在她的引领下学校发展的历程,因此,当我捧读这本《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心中不由得感喟万分——书中呈现的案例是如此鲜活而熟悉,那些观点也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她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身体力行。

闫校长在此书开篇就亮出了校长要成为“教师的教师”这一主张,她十分认同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那就是反对校长把自己当成行政干部,而应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教育教学上,校长自身不仅要成为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更要为教师提供切实的教学指导与帮助。这些年,学校工作面临很多挑战,但她总能抽出时间来到课堂,面对面指导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策略突破学习的难点和重点,甚至每个学期她都会亲自上示范课,供教师们观摩研讨。她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自己置身于课堂教学,率领教师们聚焦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

记得我在执教《忆读书》《穷人》等课文时,闫校长不仅会对文本解读、学习活动设计给予切中要害的指导,甚至针对我在课堂上的过渡语以及评价语也提出细致建议。她常常提醒我,课堂教学要以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为着眼点,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放在重要位置。她向我介绍苏霍姆林斯基倡导教师写作教育日记的做法,也鼓励我多写教育日记,以提升自己研究的眼光和能力。后来,在闫校长的指导下,我先后出版了《中国孩子的朗读手册》和《语文读出来》这两本书,书中很多内容就来源于那些教育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这是我教育工作的一个信条。”这句话时刻鼓舞着闫校长,她做校长11年,历经不同的学校,但不管在哪所学校,推动阅读始终是她校长生涯的主旋律。她希望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把学校打造成为书籍的王国,让书籍照亮校园的每个角落,她常常说:“让美好的书籍与童年相遇。”在《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中第三辑,闫校长详细阐述了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校园阅读主题馆的空间打造和班级图书馆的建设,以及“擦星”儿童阅读课程又是如何创生与实施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她对儿童阅读的痴迷与热爱。尽管她先后担任校长的几所学校发展背景不同,办学条件也不太一样,但她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总能把学校阅读馆打造成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一个让学生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她在不同学校打造的儿童阅读馆都是学校最迷人的空间之一。但我知道,其实她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归根结底都源于她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念的坚定信念,源于她对书籍本身的深厚情感。

事实上,闫校长不仅有信念和情感,更有坚定不移的行动:20多年来,她作为“擦星”儿童阅读课程的主持人,不断带领教师进行课程实施样态的多维探索,一起参与并制作课程资源包,使得课程体系愈发完整、立体;与此同时,她带领团队教师在各种网络平台、报纸杂志持续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起来。而我,作为她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学员,也有幸成为得到她帮助和指导最多的青年教师之一。

不仅学生要阅读,教师也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把阅读看作人生获得幸福的必要元素。同样,闫校长也一直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她曾说:“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通过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教师成长最关键、最根本的要素。”在不同学校担任校长期间,她都一如既往地把教师阅读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板块,成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她借鉴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让每位教师都登上学术舞台”。在我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时,闫校长每学期都会指导我拟定校本研修计划,将教师阅读论坛等作为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根据研究主题给全体教师采购书籍,并帮助教师制订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阅读计划。在每周的校本研修时间,主讲教师向全体教师介绍近期正在读的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而这样的模式,如今已成为我校每周校本研修的固定板块。

阅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让我们清晰地看见闫学校长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影响下,在课程建构、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家校协同等众多方面的有力行动,正如她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她的校长生涯始终聚焦在重要而美好的事物上,始终着眼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我相信,当广大教师、校长走进这本书时,一定也能感受到这种力量的鼓舞,并有所行动。

(作者:陆智强 单位系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杜甫小学)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推荐阅读
  • 滚烫岁月的军魂——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

    滚烫岁月的军魂——读梅梓祥《今天的心依然滚烫》有感

    梅梓祥导读:10月27日,我在公众号发布《今天的心依然滚烫》,翌日便收到孙荣刚战友的读后感,其主题是由文章谈及铁道兵战友的深厚情义。我文中写的是四位铁道兵二团战友的...

    11-02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