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月原创图片,请勿搬运~
大家好,我是月月。
如今的社交好像变得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嘲讽的意思;在朋友圈点个赞,也不再是单纯表达喜欢,反而成了一种有讲究的社交手段;办公室里总共没几个人,小群却多得数不过来。今天就想跟大家说说我在极简社交方面的一些经历和体会。
1、与同事保持距离
曾经的我,在初入职场时,因未深谙此道,与同事走得太近。彼时,他们常常因各种琐事前来麻烦我,大到帮忙完成紧急任务,小到代买午餐、跑腿送文件,这让我应接不暇,疲于应付。更有甚者,一位自认为与我关系亲密的同事,在与领导闲聊时,不经意间透露了我一些私人的近况,虽未对我的工作产生什么影响,但那些我本不想让领导知晓的事情被曝光,心中难免如鲠在喉。经历这些后,我学会了与同事保持不远不近的关系,工作时专注公事,礼貌交流,对于工作之外的话题,只是微笑点头,绝不深入探讨。如此一来,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也让职场关系变得简单纯粹。
2、消耗的关系,需要远离
在朋友交往中,我们也要警惕那些消耗性的关系。我曾有一位朋友,她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然而,她却总是陷入无尽的抱怨之中。之前有一段时间,她频繁地给我转发各种降薪离职的负面信息,反复诉说着还房贷的压力,倾诉家庭琐事带来的烦恼。我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耐心地倾听、安慰她。但数月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焦躁不安,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我的家人提醒我近期说话语气变得很冲且脾气暴躁,我才惊觉,在这段关系中,我的正能量被不断消耗。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与她的交流,当她再次邀约时,我委婉拒绝。渐渐地,我的情绪恢复了稳定,内心重归平静。
3、好朋友之间的交往,把握尺度
我始终坚信,真正的友情应如君子之交,淡而久远。朋友之间自然会相互帮忙、彼此提供建议,但若是过度介入,往往会适得其反。有时,我们自认为的好心之举,在朋友眼中可能并非如此。曾有朋友在面临原生家庭问题时,我真诚提出了我的建议跟解决方向,最终朋友反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觉得我很蠢”。我明白了她其实只是想发泄情绪,我越线了。从那以后,我便明白,好朋友之间也要尊重彼此的独立性,需要在关心与不过度干涉之间找到平衡。对于主动寻求帮助的朋友,我们也要注意分寸,避免因过度卷入而伤害到彼此情谊。
4、享受独处,能量满格
刚毕业时,为了节省开支,我选择了合租。但每日在工作中与众多人沟通协作后,下班回到家中仍要面对舍友,过高的社交密度让我身心俱疲,或许只有像我这样的懒人才能体会,独处时才会彻底放松。后来,我养成了下班后独自去公园跑步的习惯。当我换上运动服,踏上公园的小径,在独处的时光里,我能尽情地释放社交带来的压力与不悦,仿佛为自己的心灵重新充电。
END
感谢你的阅读和喜欢,记得帮我点赞哦~愿我们一起闷声发财~比心(☆^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