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养一个好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发布者:月牙不是牙 2022-1-29 06:33 原作者: 洞见·一默来自: 洞见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宋朝哲宗年间,苏轼和旧党元老梁焘、刘挚先后被贬往岭南。

当时岭南气候湿热,瘟疫流行。

梁焘、刘挚到岭南之后,先后病死。

只有苏轼,百病不侵,安然无恙。

他性情豁达,食肠宽大,无论走到哪里都吃得下,睡得着。

什么瘴气、疫病,都影响不到他。

别人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

《黄帝内经》讲: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养一个好心态,就能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01

乐观是不老丹

林语堂曾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对人生有着相当的通达与彻悟,总是可以因缘自适,笑对生活。

苏轼刚被贬海南的时候,因为无聊,想要抄书写书,于是和儿子苏过找了很多松枝来烧墨。

结果一不留神,把整个松柴堆点着了,父子二人急忙救火,才没有把房子烧了。

苏过以为父亲会沮丧,谁知道苏轼转身说了一句:“烧得好,这下烟灰多得用不完了。”

苏轼就是这样的人,他总是可以苦中作乐,在绝境里找到那一点甜。

凭着这一点甜,他就可以走过黑暗,走出阴霾。

在海南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政敌章惇见他过得太舒服,就派人来找他麻烦,把他从官舍里赶了出去。

苏轼没了房子住,不得已跑到树林里睡觉。

儿子苏过垂头丧气,苏轼却说:“还好章丞相把我贬到海南来了,要是别的地方,住在树林里怕不是要冷死。”

乐观者看见甜甜圈,悲观者却只见孔中深渊。

凡事都有两面,学会盯着好的一面,生活才能豁然开朗。

苏轼一生颠沛,从北贬到南,吃尽了苦头。

但是凭着这份乐观,他一直活到六十五岁,远超同时代的文人。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乐观的心态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和活力,让人不会被轻易打倒。

曼德拉说:“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学会笑对风雨,笑对人生,才能见到风雨后的彩虹。

02

宽容是减压阀

听过一个小故事:

先生带着弟子外出游历,弟子背着一个背篓。

先生对弟子说:“你每讨厌一个人,就往里面放一块石头。”

走了大半个月,弟子的背篓里装了好多石头,每天累得气喘吁吁。

先生说:“如果觉得累,就把石头丢掉吧。”

弟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先生说:“每一块石头都代表一个你厌恶的人,厌恶的人越多,人就会越累,试着去原谅和包容别人,心灵才会越来越轻松。”

苏轼一生陷在党争之中,很多人都曾与他有过矛盾。

可他却说:“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无论别人如何对他,他都不曾真的怨过谁,恨过谁。

这是人生的修行与智慧,也是他骨子里的宽容与豁达。

王安石改革的时候,为了推行变法,曾经与苏轼发生过冲突。

当时苏轼为科考出了一个试题,题目是:

晋武帝司马炎平定吴国,因为独断而攻克取胜;

前秦皇帝符坚讨伐东晋,因为独断而灭亡。

都是独断专任,事情相同,结果却不同。

当时正值王安石专权,王安石认为苏轼在批评自己,于是安排亲信弹劾苏轼。

虽然最终没有找到苏轼的犯罪证据,但是苏轼也被迫离京,调任地方。

两人也因此结怨。

后来王安石罢官闲居金陵,苏轼也历经波折,几次起落。

在迁官的路上,苏轼特意拜访了王安石。

两人登山临水,遍游古城,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苏轼甚至说:“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我早该辞官,求三亩地,和你一起在金陵闲住。其中欣赏,溢于言表。

庄子说:“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

与别人的恩怨,该忘记就忘记,该放过就放过。

人生短暂,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一味记恨,一味责难,只能把自己拖入深渊。

学着宽容,学着谅解,人生才能自在从容。

03

豁达是免疫剂

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天天对着一棵大树发愁:

四方的院子加上一棵树,那就是一个“困”字,不吉利。

有人说:“你把树砍了不就行了。”

这人又说:“那院子里就只剩下人了,就变成“囚”了。”

直到一天,他遇到一个禅师。

禅师说:“院子太小了,你往院子外面看,天宽地阔,何困之有?”

很多时候,我们放不下执着,勘不破名利,只是因为自己没能跳得出来。

一个人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远,才能不被眼前的苟且困住,方能通透豁达。

苏轼出走密州,父母妻子离世,他孑然一身,又遭官场排挤。

他说:“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人生百年,往远了看,什么东西都留不下。

被贬黄州,仕途无望。

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再大的不公,再多的痛苦,就天地宇宙而言,也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被贬儋州,性命堪忧。

别人同情他被困海岛,他却说:“海南是岛,往大了看,大陆又何尝不是一座岛呢?”

既然人人被困岛上,又何必自伤自叹呢?

当一个人想不开,过不去的时候,不妨把眼光放远,拉长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再去看个人的遭遇。

这时候,一切得失都微不足道,一切悲喜都是浮云。

世事总无常,明白这一点,一个人就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免疫。

再多的风雨搅弄,内心也是波澜不惊,不忧不惧。

曾国藩曾有言:“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在浮躁纷乱的生活中,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就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推荐阅读
  • 读书丨李锡琴: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

    读书丨李锡琴: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

    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文/李锡琴去年接近年底的一个早晨,天还没怎么亮,我在以懒床的方式抗拒寒冷,收到徐华亮发来的信息:“书已放门卫。”于...

    06-25

  • 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

    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

    感谢相遇相知,感谢生命中所有的故事。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人都是向上而生的,竭尽全力把每一天过出滋味,活出诗意。这个世界谁也很难活到顶配,也不可能一直活...

    06-25

  • 探寻人生之美: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精华

    探寻人生之美: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精华

    每个人在生命旅程上都会面临各种境况,有人选择坚守不堪重负的生活,体悟到生活的疲惫感与无助;也有人怀揣美好期待,勇敢迎接挑战与困境。本篇文章将深入研究探讨这两大完...

    06-25

  • 七一文学丨灶台上的人生哲理

    七一文学丨灶台上的人生哲理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小的灶台上,其实藏着人生的大哲理。母亲喜欢做饭。幼时住平房,屋内有一个黄泥青砖垒砌的灶台,边缘带着些许干硬的泥巴,满满的粗糙,却是母亲最喜欢...

    06-03

  • 信念能让人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信念能让人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信念是一种内在的火种,有了信念生命之火就能熊熊燃烧;信念是一轮心中的红日,有了信念人生之路就能艳阳高照;信念能让人们透过生活的艰难甚至痛苦看到人生的光明与美好;...

    06-03

  • 11个超治愈的温暖哲理,忧郁的日子里千万别放弃

    11个超治愈的温暖哲理,忧郁的日子里千万别放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0102我同事她妈整天抱怨生活没意思,非要...

    05-20

  • 哲理散文:大道同行

    哲理散文:大道同行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道”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贯穿古今,连接着无数的梦想、奋斗与希望。它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是共同前行的方向,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共鸣。...

    05-18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文 / 狮子慧达  世事难测:今天你是落毛的公鸡,明天或许就成了锦羽的凤凰,谁能断言你的未来?最瞧不顺眼...

    05-18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文 / 狮子慧达  古代帝王一言便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炮制诸多骇人酷刑。若无法律约束,人间恐怕早成了屠...

    05-17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文 / 狮子慧达  你随意评价别人,仅凭主观想象便说三道四。许多捕风捉影的话语,不知毁了多少清白之人。常...

    05-17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