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周恩来

发布者:深绿海 2021-11-13 01:22 原作者: 朱有华来自: 领导文萃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说到周恩来的诗,首先跃入人们头脑的就是这一首。此诗壮怀激烈,催人奋进,流传极广。

诗歌这种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是周恩来的最爱。他爱诗、写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周恩来的诗作生涯启于1914年。这年,16岁的周恩来创作了两首《春日偶成》: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这是两首古典寓意浓厚的作品。年轻的周恩来出手不凡,采用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封建军阀政府和袁世凯独裁统治的痛恨,以及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周恩来几句诗,其中两句“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可谓是周恩来当年面对国家和人民困苦的铮铮誓言。诗句出自其组诗《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中的一首七律(另有两首五律):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这组诗作于1916年,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发表于《敬业》第4期上。诗题中的“蓬仙兄”,是指周恩来的同学好友张蓬仙。诗中通过对二人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发了为拯救国家奋斗向上、热烈期待他日为国立功、待到革命胜利之时再欢聚的无畏乐观精神。

《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是周恩来19岁时的作品。1917年的夏天,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准备东渡日本求学,寻求革命真理,临行前,他挥毫写下这首经典之作。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这是周恩来年轻时的名言。有君子风范、儒雅风度的周恩来,其实内心里同诗人毛泽东一样,也有激流奔涌、烈焰升腾。

周恩来对古体诗很熟悉,对现代诗也颇有研究。非常可贵并令人敬佩的是,周恩来的诗,无论是早期的,还是后来的,格调一直很高,都是直面时代的新主题,胸怀国家和民族安危的大主题。

在今天日本京都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里,有一个高达2.4米的周恩来诗碑,碑的正面镌刻着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著名诗篇《雨中岚山》:

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到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

周恩来1917年9月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4月在回国途中游览了京都,写下四首现代诗。除《雨中岚山》外,另外三首题为《雨后岚山》《游日本京都圆山公园》《四次游圆山公园》。为寻求救国真理赴日留学的年轻周恩来,在诗中借景生情,抒发了看到马克思主义“一线阳光”的喜悦,也表达了振兴中华的壮志希冀。

品读周恩来的诗会发现,内容大抵是表达人生志向,抒发革命情怀,悼念牺牲同志。

1922年初,黄爱在组织领导长沙纺织工人大罢工中被杀害。黄爱曾在天津加入过周恩來的觉悟社,是周的同志好友。消息传来,正在伦敦的周恩来悲愤交加,挥毫赋诗《生别死离》,以诗声讨反动军阀,悼念同志好友: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最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何如做个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却不用血来染它,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这感人的永别,永别的感人。

不用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还要努力为死,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此诗既表达了对亡友的痛惜,也阐发了许多做人特别是革命的道理,字里行间有股力透纸背的悲壮之气、传递于人间的奋斗之气、澎湃于华夏的革命之气。周恩来在写给国内朋友的一封信中把这首诗介绍给他们,并直抒胸臆,说这是他表达内心志向的诗,“亡友噩耗传来,反而更坚定了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我坚信我会让他的死更有价值!”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这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以极其悲愤的心情写下的名诗,刊登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揭露了皖南事变真相,影响甚大,可谓无人不晓。而在悼念烈士的诗中,周恩来的《为刘志丹陵题诗》也堪称精品: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

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这首作于1943年的诗,语言直白、爱憎分明,读来畅快提气。

周恩来的诗大多是年轻时候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日理万机的他虽诗兴犹在,但无暇动笔。现在能查到的只有1958年10月31日写的一首诗:

粉身碎骨英雄气,百炼千锤斗士风。走石飞沙留侠迹,上天入地建奇功。

此诗背景是两件大事,一是10月17日郑振铎因飞机失事而遇难,一是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胜利回国。两件大事,一悲一喜,让周恩来心情复杂,便提笔直抒胸臆。

此诗本来计划刊发于《人民日报》,但在发表的前一天晚上,周恩来直接打电话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说“先不发表了”。个中原因,周恩来在同年11月17日写给邓颖超的一封信中说,有感于志愿军感人战绩,又临郑振铎、蔡树藩等遇难烈士大会前夕,“思潮起伏,不能成寐,因成歪诗一首,送给陈总(陈毅)校正,仍感不能成诗,遂以告废”。一个自我“告废”,体现了周恩来诗歌创作的严谨和认真。他的诗篇,存世不多,然皆隽永深醇,给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增添了华章异彩。

(摘自《文史精华》)

推荐阅读
  • 读书丨李锡琴: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

    读书丨李锡琴: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

    步入思想的殿堂——读徐华亮哲理散文集《野岸集》文/李锡琴去年接近年底的一个早晨,天还没怎么亮,我在以懒床的方式抗拒寒冷,收到徐华亮发来的信息:“书已放门卫。”于...

    06-25

  • 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

    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

    感谢相遇相知,感谢生命中所有的故事。优美哲理散文。人生是一种情怀,人都是向上而生的,竭尽全力把每一天过出滋味,活出诗意。这个世界谁也很难活到顶配,也不可能一直活...

    06-25

  • 探寻人生之美: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精华

    探寻人生之美:哲理散文名家名篇精华

    每个人在生命旅程上都会面临各种境况,有人选择坚守不堪重负的生活,体悟到生活的疲惫感与无助;也有人怀揣美好期待,勇敢迎接挑战与困境。本篇文章将深入研究探讨这两大完...

    06-25

  • 七一文学丨灶台上的人生哲理

    七一文学丨灶台上的人生哲理

    治大国,如烹小鲜,小小的灶台上,其实藏着人生的大哲理。母亲喜欢做饭。幼时住平房,屋内有一个黄泥青砖垒砌的灶台,边缘带着些许干硬的泥巴,满满的粗糙,却是母亲最喜欢...

    06-03

  • 信念能让人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信念能让人们有足够的力量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信念是一种内在的火种,有了信念生命之火就能熊熊燃烧;信念是一轮心中的红日,有了信念人生之路就能艳阳高照;信念能让人们透过生活的艰难甚至痛苦看到人生的光明与美好;...

    06-03

  • 11个超治愈的温暖哲理,忧郁的日子里千万别放弃

    11个超治愈的温暖哲理,忧郁的日子里千万别放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开心,日进斗金!年年快乐!0102我同事她妈整天抱怨生活没意思,非要...

    05-20

  • 哲理散文:大道同行

    哲理散文:大道同行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道”宛如一条熠熠生辉的丝带,贯穿古今,连接着无数的梦想、奋斗与希望。它是人类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是共同前行的方向,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共鸣。...

    05-18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0)         文 / 狮子慧达  世事难测:今天你是落毛的公鸡,明天或许就成了锦羽的凤凰,谁能断言你的未来?最瞧不顺眼...

    05-18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1)         文 / 狮子慧达  古代帝王一言便可满门抄斩、诛灭九族,炮制诸多骇人酷刑。若无法律约束,人间恐怕早成了屠...

    05-17

  •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原创哲理散文(连载):生活的边角料(22)         文 / 狮子慧达  你随意评价别人,仅凭主观想象便说三道四。许多捕风捉影的话语,不知毁了多少清白之人。常...

    05-17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