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难忘》影评精选10篇

发布者:素颜浅语 2021-11-13 02:07 原作者: 文章吧

《一曲难忘》是一部由查尔斯·维多执导,保罗·穆尼 / 梅尔·奥勃朗 / 柯纳·王尔德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曲难忘》影评(一):赞乔治桑

作为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我还是赞成乔治桑的做法的,没有乔治桑就没有今天的肖邦,肖邦虽然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通过巡演赚取费用救出了同胞,但是我们今天之所以喜欢肖邦,是因为他创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不是么??

《一曲难忘》影评(二):爱国钢琴诗人

http://www.douban.com/note/214743439/

欢迎使用,请保留源地址链接~

《一曲难忘》影评(三):看那个年代的好莱坞片子都带着一种特有的轻松心情

不知为何,看那个年代的好莱坞片子都带着一种特有的轻松心情。是对这种老年代片子有怀念的敬仰?是已习惯了这种当时好莱坞工厂式电影部部都差不多?是这类片子总会有与现在片子风格不一样的让人发大笑的地方?

不知道。但对于它把各巨匠随手拈来,置于善恶分明的戏剧角色之一,自己并不太反感。

《一曲难忘》影评(四):印象中最早看的一部电影,老师规定要看的,还要写观后感

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任务:周六晚6:00中央六套收看《一曲难忘》,并写观后感。

印象中电影八点才播,老师通知早了时间。

观后感是爸爸代我写的,还被老师表扬,在班级朗读。

记得的已经不多了,只记得肖邦病入膏肓了还在写作,风雨夜里被人敲门逼债。

那是1996或是1997年吧。

《一曲难忘》影评(五):忧伤的刚强

肖邦,一位有着真正诗人气质的钢琴家,虚弱的身体,柔弱的性格,的确给他的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带来了影响,但更可贵的也正在于他战胜了这种“弱”,因为他的灵魂里始终有一种不可压抑的“真”,对家人,对师长,对祖国,对美好的生活,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才是美好的。真的生活创造了真的艺术。

感谢肖邦,聆听肖邦!

《一曲难忘》影评(六):剧情

1821年,沙皇的铁蹄蹂躏了波兰,肖邦深深为祖国忧虑,经常参加秘密集会。由于肖邦拒绝为沙皇总督演奏,总督下令逮捕他。肖邦逃到了巴黎。在巴黎,肖邦在钢琴家李斯特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的鼓励和帮助下,终于以精湛的演奏艺术获得了成功。肖邦和乔治.桑也由此相爱。肖邦决心以巡后演出募捐筹资援助浴血奋战的家国志士们,但也由此和乔治.桑的感情破裂……直至因劳累而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弥留之际,他断断续续地说,我终于可以回家了……

《一曲难忘》影评(七):梦想家肖邦

柔弱而多情的肖邦,一个伟大又心怀梦想追逐自由的天才,弹奏出的曲子让人陶醉。可他一直都生活在别人之下,从父亲到老师再到公爵夫人……真正属于他的只有钢琴,不懈地谱写他的坚持,闪烁他灵魂的美好。

从小他就是个惹人喜爱的漂亮的男孩,优雅单纯。甚至到他临终的时候,都是那么清澈的让人心疼。看完电影,不由感慨,艺术是无国界的,而伟大的艺术都是和国家以及民族情感密不可分的,要肩负着使命感才能成就一个如此可歌可泣的人物——弗雷德里克.肖邦。

《一曲难忘》影评(八):肖邦

在听李云迪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之前在听LENNON。然后习惯性地翻出肖邦来听。

突然想起自己是怎么开始喜欢听肖邦的,于是想起是这部电影。说起来也许是个很汗的缘由,当年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时任分管教育的那位副总理,李铁映?不知怎么突然想起给大学生推荐电影,其中就有这一部。电影怎样不记得了,但是当其中有个肖邦弹奏波兰舞曲的段落的时候,一下子被音乐抓住了。

刚才看到有人说,那是在电影第100分钟。

肖邦的音乐,不管是宁静的雄壮的轻巧的还是悲怆的,总是很清澈。

《一曲难忘》影评(九):误导琴童

小时候,肖邦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坛上的人物,但仅仅是因为学他的曲子,至于什么爱国主义音乐这种洗脑教育都是后来才有的事情,对于他的音乐本身,我没法体会到那么直接的爱国主义革命理想什么的,我所感受到的,只是一颗纤弱敏感但又满怀激情的心。

至于这部电影,我总是体会到一种国产爱国主义教育片的味道,很难相信这是好莱坞拍的,不过饰演肖邦和李斯特的演员们的钢琴功底看上去还是相当不错的。影片中乔治桑的形象似乎被黑化了,而且许多情节和音乐根本违背史实,比如那首幻想即兴曲明明是肖邦到了巴黎以后创作的,可片中硬是让他在波兰和帕格尼尼一起演出时弹给沙俄贵族,英雄波兰舞曲算是肖邦较晚期的作品了,可片中居然让肖邦刚来到巴黎时就把它送给出版商。整部片子完全违背肖邦的真实性格,恶意拔高,塑造了一个假的高大全的肖邦形象,如果给学琴的孩纸看了,搞不好会是一种误导

《一曲难忘》影评(十):感动

一曲难忘,不,影片中的每首钢琴乐曲,都迸发着热情,闪耀着天才的灵感,给我们献上了一份听觉上的大餐,然而,还不仅仅如此,更令人难忘的是天才的艺术家天使般的心灵之曲,让我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共鸣和感动。我们的天才是无私的,是大众的,当我们在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扼腕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怀疑他耗尽心力的巡演而不是舒适的躲开尘世专心创作是否值得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上: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无法给出,而我们的主人公把生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同时也献给了最钟爱的事业----音乐。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羡慕的,也是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答案。

影片虽然很有年代了,依旧显示了它杰出的魅力。我被古朴的画面色彩吸引了,被标准的英语原声吸引了,被男主角深邃而坚毅的眼神吸引了,被他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吸引了。确实不错,确实我被感动了。

推荐阅读
  •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以书之名#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深入骨髓的生存之书。书中的许三观,并非英雄豪杰,只是个平凡小人物。他在生活的泥沼里,一次次靠卖血挣扎求生。卖血,于他而言...

    05-06

  •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读《执着与多彩—殷凯生教授回忆录》有感

    4月25日下午2:30,我应殷凯生教授之约,到他府上拜访,闲聊了几句,他拿出两本书赠送予我。一本是2024年《殷凯生中国艺术名家》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欧洲集邮协...

    05-02

  • 读《复盘》有感

    读《复盘》有感

    供应商送了一本《复盘》这本书给我,一开始我只是觉得针对我们工作上的具体事项去做复盘,没想到整体读下来,有着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这本书里干货满满,颠覆了我的认...

    05-02

  • 别忘了你来时的路——读《距离》有感(文/国辉)

    别忘了你来时的路——读《距离》有感(文/国辉)

    别忘了你来时的路——读《距离》有感(文/国辉)最近很浮躁,只想刷手机。翻开汪鑫老师的新书《距离》时,我没把握能看完,毕竟看纸质书比刷视频挑战大多了,谁知看着看着...

    05-02

  • 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

    愿做一只清醒冷静、笑对百态的猫——读《我是猫》有感

    新重庆-重庆日报 杨思雨作品简介:《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取...

    05-02

  • 岁月有感 (随笔)

    岁月有感 (随笔)

    岁月如歌,随心而行在这渐渐飘逝的岁月里,我们慢慢走入中年,历经岁月的洗礼,心中开始荡起不一样的波光。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每个人都是时光中的...

    05-01

  • 熬夜追完《我的后半生》,写出的观后感,真的很难评

    熬夜追完《我的后半生》,写出的观后感,真的很难评

    《我的后半生》是一部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电视剧。作为一名40多岁的中年人,这部剧中的故事和人物,恰如我们现实生活的映照,总是让人不禁赞叹与共鸣。剧中的女主角本过着平...

    04-30

  • <天道>观后感:一场心灵的深度洗礼

    <天道>观后感:一场心灵的深度洗礼

    最近重温了《天道》这部经典之作,内心受到的冲击犹如汹涌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要说这部剧给我最大的感悟,那就是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洞察。剧中的人物,无论是丁元英的高...

    04-25

  • 读梁晓声《重生》有感

    读梁晓声《重生》有感

    于苦难中重生,在坚韧中前行——读梁晓声《重生》有感初读梁晓声的《重生》,便被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鲜活立体的人物深深吸引。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段波澜...

    04-24

  • 《我的后半生》观后感,生命,爱与情的三重感观

    《我的后半生》观后感,生命,爱与情的三重感观

    看到《我的后半生》母亲跪地大哭,然后带着儿子果断离开,这是《电视剧》也是现实生活中的部分之一《我的后半生》中母亲跪地大哭后带儿子离开的情节,确实深刻反映了现实生...

    04-2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