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观后感精选10篇

发布者:初雪未央 2021-11-13 01:46 原作者: 文章吧

《刮痧》是一部由郑晓龙执导,梁家辉 / 蒋雯丽 / 朱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刮痧》观后感(一):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刮痧

《刮痧》可以说是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部典型影片。作为中国人,其实是很能理解那一家人的种种做法的,无可厚非,可是,只因他们生活在美国,所以,那样的行为就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了····

《刮痧》观后感(二):miss

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看着看着怎么就眼泪像大雨滂沱一样地落下呢……

我感动所有电影里关于父亲的情节,看着孩子和父亲的对话、对视、互动,感觉陌生又熟悉又怀念。

爸爸,我爱你。我想念你。

《刮痧》观后感(三):文化的差异。。

一个描述亲情的故事。。。影片以中西文化对撞为题材。。极力强调亲人间的情感。。。从矛盾生起到冰释前嫌。。影片大打温情牌。。。是部不错的温馨贺岁片。。。。值得推荐的是片中几个主人公的演技确实不错。。。。

《刮痧》观后感(四):感人而深具内涵

内容正如其简介一样。。总体感觉一个词:感动。!简宁对问题“为什么大同替爸爸顶‘虐待’小孩的罪名”给予的答案是”“because he is a Chinese.”这话真够震撼人心。!。无疑是对中国人的赞美!

《刮痧》观后感(五):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爱

《刮痧》中许大同父亲对许大同想逃离美国时说的话:“ 生活,就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每个人要学着去生活。他父亲很好的教育了他。为他教育他自己儿子做了榜样。 这个世界上父爱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电影中许大同为了给他儿子一个圣诞礼物,圣诞夜爬上自己被不允许进的住房给孩子当圣诞老人和送礼物。

《刮痧》观后感(六):感知

爱需要被证明吗?爱需要用心去体会。当传统深厚并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文化遇到西方实证主义的理性文化,就像一个文科生遇见一个理科生,很多东西,不能理解。不是所东西科学都能解释的,它不是万能的。如果什么都要讲科学,那么科学也就是一种迷信了。但我还是相信,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同作为人,总有些东西是能够共同感知的,只要用心。

《刮痧》观后感(七):编得不好

基本上,剧情不太合理。梁家辉作为一个到美国生活了这么长时间的人,连不能够打孩子这么一点基本意识都没有吗?到了法庭上,本来几个词可以说清楚的事情,Chinese alternative therapy/massage,就是不说,光知道发脾气。如果不是有一个超级负责人的法官,这局面怎么收拾得了。要表现文化冲突也要合理一点才好啊。

《刮痧》观后感(八):【跨文化交际】

单单说是文化差异太表面,其实根源,deeply rooted 的是种族主义,还有文化话语权的不对等。是跨文化交际要求看的电影,大概是年代问题,总觉得电影的为了主题而拍摄的痕迹太重。但也不能责备太多,毕竟文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更何况一个最悠久的文化和一个最有话语权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但是整部电影的处理很不错,总比现在的国产好太多。

《刮痧》观后感(九):电影《刮痧》的影评

《刮痧》中的刮痧,刮在孩子身上,刮在美国的法制身上,刮在美籍华人的心上,也刮在了我们每一位观众的心上。也许刮后印记难看,但温热微暖的感觉,却总是好的。“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因为人性中有共通之处,异质文化才有了从冲突到融合的可能。融合来源于真心的交流,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大同”的世界真的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刮痧》观后感(十):画质好差还卡我好烦

男女主演技捉急...... 男主口音奇怪 我都不是说英文口音奇怪我是说中文口音奇怪 朋友你的港台腔恐怕改不了啊...... 演啥北京人 单说文化的话 其实我还挺反感研究啥差异的...... 你看老爷子看的多开 即使语言不通 明白自己不适合在美国 但他还是能理解所有人 (只是对跨文化交流作业的一点牢骚

再扯一句 男主这么经不了事儿 在为人父这方面考验一下也不是啥坏事

推荐阅读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所行道亦远——《所思在远道》有感

    当下,“才女”这个词使用频次太高,很多场合听起来都有些忽悠浮夸的意思。在《所思在远道》的作者陈琼,是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真正的“才女”。为何,且听我娓娓道来。陈琼(...

    07-09

  •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面对《匆匆》有感,你也会怀念吗

    我们都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感慨时间流逝飞快的,除此之外的情感也有怀念家乡,怀念亲人,对各种各样事物的如何如何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人会多愁善感地发出各种感慨?要知道,...

    05-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