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感人故事

发布者:九连山老人 2025-8-6 13:00

1. 苏武牧羊:十九年的坚守

西汉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因匈奴内部矛盾被扣留。匈奴单于威逼利诱,试图让他背叛汉朝,甚至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让他放牧公羊,并谎称“等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去”。

在冰天雪地的北海,苏武没有屈服。他靠挖掘野菜、捕捉野鼠为生,始终手持代表汉朝的节杖(使臣的信物),节杖上的毛都脱落了,他依然紧握不放。十九年间,他远离故土,忍受孤独与严寒,却始终坚守对汉朝的忠诚。

直到汉昭帝时期,苏武才得以返回长安,此时他已须发皆白,却始终没有辜负使命。他的坚守,成为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象征。

2.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南宋末年,文天祥面对元军入侵,散尽家财招募义军,坚决抵抗。兵败被俘后,元军将领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文天祥始终严词拒绝。

在狱中,他写

下《过零丁洋》,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以明心志。临刑前,他向着南方(南宋都城的方向)叩拜,从容就义。

他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气节”,即便在国家危难之际,依然坚守信念,成为后世敬仰的民族英雄。

3.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大禹奉命治水,他全身心投入,走遍天下疏导河道,历经十三年终于制服洪水。

治水期间,他曾三次路过家门,却因治水任务紧迫,一次都没有进去探望家人:第一次路过,儿子刚出生,他听到哭声却忍住未进;第二次,儿子已会叫爹,他只是挥手示意;第三次,儿子长大奔跑过来,他依然匆匆离去。

大禹的“公而忘私”,体现了为苍生福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担当,至今仍是“奉献精神”的典范。

这些故事之所以感人,在于它们背后蕴含的“坚守”“忠诚”“担当”等品质,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精神根基。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