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父母是天,是世界,是伞下最温暖的港湾。
天塌下来,有妈妈顶着;风雨来袭,有爸爸护着。
那时候,我们仰望着他们,就像仰望一棵大树,他们的笑容就是我们的全宇宙。

可人生路很长,时光像一条无声的河,我们在欢笑和哭泣中慢慢长大。
等我们终于学会独自行走时,却发现父母已经站在路边,目送着我们远去。
其实,父母和儿女的缘分,从来也不是细水长流的陪伴。而是一场注定渐行渐远的目送。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渐渐为人父母,突然懂得了爸妈年轻时的“唠叨”里,其实藏着他们所有的爱与不舍。
以前最怕爸妈电话打得太勤,现在却灵魂深处害怕那个铃声再也不会响起。更怕屏幕上的留言是:“孩子啊,你几天没回家啦?”

《目送》里龙应台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一句话,道尽世间千万父母的心酸与释然。
说实话,中年以后才明白,再厚的亲情,也有各自安好的时候。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边是逐渐弯腰的父母,一边是展翅飞翔的孩子。
曾经依偎在怀里的宝贝,如今也会偷偷摔门而出,只剩下你和你的老母亲,在饭桌上相对而坐,两人都不知说些什么,更不忍说出口那些“你要多回来看看”的请求。
抬头看,厨房里妈妈捧着碗,偷偷把自己不爱吃的鸡腿留给你——小时候你不懂,现在你早已模仿。
低头时,爸爸放下手机小声问,“最近工作累吗?”小时候他不善言辞,现在你终于理解,没有一句普通的话语,是出自漫不经心。
每一个中年人,都在左右为难中前行。
想多操点心吧,孩子嫌你啰嗦;少管他们,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教育。但这,就是缘分。
就像民谚里说的:父母和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练习。

有的人担心“养儿防老”,可现实是,每个人终将成为自己的避风港。
不是孩子不孝,而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课题。
你曾用双手托举过孩子的童年,将来建筑他自己的天下,还要让他学会飞翔。
而你也不能永远“站岗”在原地,只能转身,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好好善待自己。
养育,是一种生生不息的付出。离别,却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成全,就是毫无保留地爱过一场,然后学会洒脱地放手。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成长,也许就是终于明白,曾经无微不至的照顾,并非理所当然,更无法陪自己一生。

别不信,人生说长很长,说短也就眨眼之间。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在原地等你一辈子。
父母会老,孩子会大,有一天你不得不面对彼此眼中的不舍,却也必须学会轻轻放开手。
正如那句歌词唱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其实哪有那么多地久天长,所谓幸福,不过是你在的日子里多陪陪,多听一句絮叨,多聊一次家常。
如果还有机会,请抱一抱你的父母;如果孩子还在身边,不妨多陪他一会。
一场目送,不只是离别,更是祝福。
人间最美的风景,不是永远拥有,而是懂得珍惜。

今天的你,有没有勇气主动给父母拨个电话?或者陪孩子踢一场球?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故事,也许正有千万人,同你一样,正在这场悠长静默的目送中,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