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隔开距离,隔绝不了亲情!48页日记陪母亲“入眠”

发布者:芒果小酪 2023-2-24 17:32

全篇48页的疫情日记,用时1个多月完成,记录下疫情时期的那些珍贵亲情。

日记的作者吴少洁,回国陪伴时日无多的母亲,却因疫情影响不得不提前回到美国。如何相隔万里也能让在乐清的母亲感受到自己的陪伴?在紧张、焦虑、纠结中,怀着深深的亲情,她一字一句写下对母亲说的话,发给她看、读给她听,直到母亲告别这个世界。

谁说陪伴,只有寸步不离?疫情隔开距离,但隔绝不了亲情。这些坚持写下的日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让病床前的母亲一直能感受到女儿的陪伴,直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回国陪伴病重母亲

吴少洁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温州联谊会会长,留美生活已有26年。26年来,远在家乡乐清的父母曾是她心中最不舍的牵挂。

在吴少洁心目中,母亲朱惠兰特别伟大。她曾担任乐清市城建环保局副局长,按照局里共事的同事评价,她拥有着铁娘子般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是乐清环保事业的拓荒者之一,值得环保事业后来者学习和尊敬。

而在家庭方面,这位母亲的“成绩”也格外出色,在其言传身教下,五名子女都非常优秀。其中大儿子吴少海曾成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是乐清籍海外高层次人才,而一些孙子孙女更是从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北京大学等中美著名学府毕业。

退休后,老人家一直热心于侨务工作、公益事业。在成立已有13年的乐清市爱心话聊志愿者协会里,她是元老级别志愿者,不但亲自为独居、高龄、体弱、多病的社区老人提供爱心陪伴服务,排解他们的孤独和寂寞,还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加入其中。心态年轻、乐观积极、爱心“泛滥”是她留给外人的最深印象。

可再精力充沛的人,也有老了的时候。从2018年11月起,从美国探亲回来的朱惠兰体检查出身患重疾,身体每况愈下。两年来,兄妹两人多次回到家乡,照顾和陪伴母亲。

2019年11月时,朱惠兰已卧床难起。得知母亲非常希望陪她过年,吴少洁安排好家里的事情,提前于2020年1月14日赶回家乡。

当躺在病床上的老人看到熟悉的面孔出现时,慈爱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

疫情当下两难选择

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突如其来的疫情,令无数个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

在陪伴母亲的日子里,吴少洁和其余哥哥嫂嫂们悉心照顾病床上的她,做营养丰富的餐食哄她吃,帮她按摩手脚让血液运行通畅,陪她聊天看老照片追忆往事,打开微信视频让她能跟远在国外的孙子、孙女视频聊天……一切都显得温馨又难忘。

可手机里,时不时地给吴少洁传来一些坏消息:新冠肺炎离乐清越来越近,各地疫情防控也不断升级。原本计划好的年夜饭、拜年等事项,在母亲的要求下不得不取消。

直到1月29日,不少前往美国的航班被突然取消,不少侨胞面临着回不了美国的窘境。原本计划3月份回美国的吴少洁心情也格外复杂,一边是割舍不下的母亲,另一边是担心回不去无法照顾家庭。

从那时起,吴少洁就一直处在回不回美国的两难境地。这成了她人生中最痛苦的选择,虽然丈夫让她安心陪伴在母亲身边,不用顾及家庭。可看到形势越发严峻,连母亲都开始劝说她早日回去,不要让家人担心。

“阿妈有我们照顾,万一你回不去,就麻烦了,阿妈心里也会更难受!孝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在大哥吴少海的劝说下,吴少洁终于做出艰难的决定,购买近期回国的机票。

她内心一直有个期盼:“希望疫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严重,可以让我多陪母亲一段时间。”直到2月3日,已经到了不得不离开的时候,在和母亲告别前,她在母亲额头留下深深一个吻,说出母亲听到的她的最后一声:“阿妈,我爱你。”

曲曲折折之下,2月7日从上海起飞的飞机,虽然让吴少洁在特殊时期顺利地回归家庭,却让她告别了自己最为放心不下的人。

用另一种方式陪伴

身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城,和母亲隔着太平洋,有着万里之遥,可吴少洁的内心仍想陪伴着母亲。

谁说陪伴,只有近在咫尺才算?还处于隔离期的吴少洁,突然想到:每天写一篇日记发给母亲看,作为女儿送给母亲的一份礼物。就这样,吴少洁开始以另一种形式陪伴在母亲身边。“父亲去世时,我是他走之后写了追念的文章,遗憾的是父亲自己没能看到。”她不想这种遗憾也发生在母亲身上。

于是,她每日拿着手机,写下回国那段时间与母亲有关的回忆。日记里,提到用母亲喜欢的颜色购买的床上用品布置的房间,提到和母亲曾在南加州沙滩上度过的美好时光,提到母亲85岁生日时在圣地亚哥温州老乡组织的生日会时灿烂的笑容,提到病床上的母亲和“爱心话聊”老友们的无话不谈,提到过往家族团聚子孙满堂簇拥着她合影时的天伦之乐……

还记得,在阳光洒在床前的清晨,母女两人一同闭着眼睛,细细品味蒋勋老师讲解的《细说红楼梦》,配上悠远宁静的背景音乐《山野幽居》,旋律优美,扣人心弦,更是发出“有着一寸还成千万缕的无尽相思,更有着来时无迹去无踪,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叹。这些令人难忘的片段,都在日记里字字沉淀。每写到情深时,吴少洁早已泪如雨下。

写完一篇日记,吴少洁就赶着国内白天时及时发送给母亲。吴少洁还记得,二嫂称母亲看完之后十分感动,艰难地表达出:“少洁做事情就是细心,太有心了!”每一篇日记,母亲都是看了又看。

吴少洁夫妻还不忘母亲的嘱托,他们在美国四处采购了3000只医用外科口罩寄回国内,其中1500只捐给乐清市人民医院,另外1500只捐给温州的医疗机构,帮助家乡抗击疫情。当这批医用口罩抵达乐清市人民医院时,母亲连忙给她发去信息:“感激帮助家乡抗击疫情。”

到2月底,母亲的状况越来越差。吴少洁更着急了,她的日记发到网上被好友发现后,好友让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妻子帮忙朗诵成语音版,让老人家无需睁眼就能听到内容。“每次听到日记里说的那些事,母亲总是瞪大眼睛,想仔细地听清楚。”家人转述的种种细节,让吴少洁热泪盈眶。

3月13日,母亲逐渐陷入昏迷状态,此时的日记却没有“停更”,继续在床头为她诉说着女儿的思母之情。

两天后,母亲停止了呼吸,与世长辞。“据家人描述,母亲走的时候很安详,几乎没有什么痛苦。”吴少洁说,无法亲身陪伴在母亲身边,成为她内心一段痛楚,好在48页日记已经代替她陪伴母亲度过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今年清明节,由于受疫情的影响,身在美国的吴少洁和大哥吴少海等无法顺利回国,为母亲最后送别。但兄妹两人以及身后的一家人都决定,通过网络寄托哀思。“作为特殊时期的‘送别’,希望母亲能够体谅。”她说。

就如同她在日记里留给母亲最后的一段话,那是一段《我怎么哭了》的歌词:“虽然我知道在离别的时候不免儿女情长,到今天才知道说一声再见需要多么坚强,我想要忍住眼泪,却不能忍住悲伤,在不知不觉中,泪已成行……”

推荐阅读
  •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今年重庆发生了一桩闹上热搜的债务纠纷。一位姓赖的中年男人因生意失败欠下一百多万,向两个女儿讨要帮助。他称自己去年把两套价值六十多万的房产过户给女儿,现在房子被她...

    07-12

  •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最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往往是陌生人,因为你对他们没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凉的,往往是恋人和亲人,因为你爱他们。”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我只说说亲人。...

    07-05

  •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活到这把年纪,我才明白一个道理:亲情和日子一样,都是踏踏实实过出来的,既经不起轰轰烈烈的许诺,也受不了虚情假意的敷衍。我叫孙玉兰,今年七十六岁了,北方小城人,一...

    06-29

  •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人生行至耳顺之年,回望来时路,最深的痛楚往往并非来自外界的风刀霜剑,而是那本应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最终却成了相见无言、甚至反目成仇的陌路。多少人在垂暮...

    06-29

  •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人心,最暖是亲情的回响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 亲情,这份与生俱来的纽带,其深厚与绵长,同样需要用心去呵护与回应。血脉相连是起点,但长久的亲情温暖...

    06-13

  •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每年春分时候,宗族就会组织“行山”,即拜祭祖先,年轻后辈们都会回去 。这里是以前老一辈们的私塾,也是大家以前的老房子所在。现在是宗族组织拜祭祖先的聚集地。出发前...

    05-23

  •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倘若有人问我,亲情爱情友情,哪个重要?我会脱口而出“亲情”。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是因为前...

    05-23

  •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晴亲爱的阳阳:今天是你出生后的第404天,1岁零2个月。爸爸决定从今天起,用文字记录下每天与你和哥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长或短,或开心或悲伤...

    05-23

  •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亲情,永恒的爱意李晨  岁月的脚步总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前几天,我利用空闲时间整理书箱,无意间翻到厚厚一沓发黄的书信,打开信件,看着泛黄的文字,眼泪不由在眼...

    05-23

  •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亲情与法律的碰撞时常让人感到无奈。最近,北京一位女子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她为了继承父亲的存款,不得不将年近九旬的奶奶告上法庭。这一幕,...

    05-20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