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沉淀与升华,品悟儒者的八大智慧结晶

发布者:上善若水 2021-11-12 23:44 原作者: 未知来自: 搜狐

引导语:活在当下,微笑着去面对人生百态。

一、做一个知天命的人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天命是不存在的,是迷信,但其实,儒者心中的天命,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主观改变的。

天命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还有着人的道德责任、为人的准则、人的出处穷通等丰富的含义。

人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在一定的背景下寄托,在一定的凭借中发展。而且,生而为人,必须有所承担,这样的承担,无从推卸,因为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命。

心语:知天命、知天意、知天道,也就是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历史使命感,从而顺应既定的条件、背景和凭借,乘势而为,百折不挠地向着命定的方向前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二、调整心态,不过分求完美

“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

希望能完美的解决问题或事情,是人的一种正常心态,对此无需担心。但,过度苛求完美,而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就属于一种病态的完美主义心理。俗话说: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因此,过分追求完美,岂不是庸人自扰?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过度苛求完美,而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一旦不能达到,就郁郁寡欢、频频苛责自己或他人,就属于一种病态的完美主义心理。

心语:要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以及客观环境,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注意追求的目标不要过高。

三、中庸处世,才是人生大道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

中庸并不是不辨是非、不讲原则、调和矛盾、一团和气,或保守固执、不前不进、甘居中游,而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

此外,中国的养生学受儒者学说的影响,也以中庸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如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来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然而七情过度,也会物极必反,导致疾病甚至暴亡。

心语:凡事皆有度,必须适可而止,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劳逸结合,学会放松,忙中偷闲,懂得休养生息,并不断消除负面思想情绪,才能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保持身心的健康。

四、内圣外王以刚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内圣”就是自己的修养要高,那么怎样提高修养呢?就是以君子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但是,仅仅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是不够的,还必须强调“外王”。“外王”就是所谓的“事功”,即不仅要有内心高明的修养,还要把它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并做出成绩来。(人生励志文章 www.lingdz.com)

心语:人首先应是培养自己的品德;然后还要“立言”,就是说你的话能够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但只有立德、立言还不行,还要立功,就是要做出成绩来。

五、懂知行合一,方可有得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就是要多搜集资料,直接去考察一下;然后“慎思之”——慎重地思考;还要“明辨之”,即辨析清楚;最后“笃行之”,就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去。“笃”就是实在的意思,要很坚定,实事求是地去做。儒家荀子有一句话叫“学止于行而至矣”。行,就是做学问的最高点了。朱熹也讲过一句话,“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

心语:你学问再广博,如果不能把握知识的要领,那做这学问也是没用的。但是你能够把握它的精神要点,又不如你去实实在在地做。“知”必须要落实到“行”,落实到“行”才是最重要的。

六、和而不同,要懂得包容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同自然不用合了,不同才需要合,但合不是融合,而是结合,二者区别在于融合后为一体,而结合才是真正的合而不同。合而不同,表示一种接受,即我的观点虽不同于你,但认同你提出不同看法的权利,从而彼此相“合”,而不至于互相诋辱,甚至大打出手。就像水与油同时“合”于一个杯子中,相互“礼让”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但并不相融。

心语:我和你关系好,敬重你的人品,但不代表我一定要同意你的主张。我反对你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并不意味着对你个人道德品质的否定。待人做事有原则、有分寸、有底线。这,才是君子。

七、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论语》

道不可以忘,怨不可以记。这样,情绪经常保留在积极层面,你心的器量便是海量,能真正走向宽容的境界。宽容是心灵上的一种默契和认知,它需要器量,宽容是心胸的宽阔,正谓“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价值发生碰撞在所难免,在凡民之间有的因鸡毛蒜皮小事发生冲突,有的竟致酿成悲剧,事后才后悔不已。

心语: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没有什么不可商量的,该妥协的就妥协,该退让的就退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交往也是宽容艺术的恰当运用。

八、谨言慎行,人生长乐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论语》

我们说话的时候,通常只能说出重点,无法说得十分周全。所以听的时候难免产生疑惑。最好暂时搁置起来,等待听完之后,自己举一反三,看看还有什么可疑的地方?有机会问清楚,当然最好。若是做不到,就应该谨慎地去说,以减少过失。看见别人做事,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不明白。这时候要多看几次或者问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能够全盘接受,或完全加以否定。

要做到说话少犯错,做事少悔恨,必须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养成谨言慎行的好习惯。而且每天要自我反省,不断改善。有机会还要多听、多看、多学习。多闻多见,便是多多考证古今中外的宝贵经验。阙疑阙殆,表示尽量淘汰这些经验中不足以信赖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成分。

心语:说话之前最好先想一想,可能产生什么后遗症?做事之前,最好先想一想,有什么地方,可能使自己悔恨的?事前预防,总比事后补救,要妥善得多。

推荐阅读
  • 30句适合早上发朋友圈,元气满满的高情商句子!(必存)

    30句适合早上发朋友圈,元气满满的高情商句子!(必存)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提醒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高情商的早安问候,不仅是自我激励,更是向世界传递善意与温度。一句走心的分享,足以点亮朋友一天的心情,甚至悄悄...

    07-25

  • 20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句句经典!

    20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句句经典!

    关于生活态度 "人生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度追求认可会扼杀自由。"——与其纠结他人的看法,不如专注自我成长。 "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人生路上太多...

    07-21

  • 心境淡然的人生哲理语录,句句经典,发人深省!

    心境淡然的人生哲理语录,句句经典,发人深省!

    一、别再说什么如果当初,就算重来一万次,遗憾还是不会少,就算避开火坑,也会掉进泥坑;就算拥抱暖炉,也会被烫伤,过好现在,比什么都重要!二、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不...

    07-17

  • 人生哲理28句,点亮前行路

    人生哲理28句,点亮前行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忙碌,却常常迷失了方向。我们渴望成功,追求幸福,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冉冉分享的28个人生哲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

    07-15

  • 21个有深度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句子,句句经典通透

    21个有深度有哲理的人生感悟句子,句句经典通透

    文/青橙生活就像一场不断求索的旅行,每个人都期待人生顺遂,但现实里,总有风雨飘摇、难题蛰伏。常言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往往能在纷繁琐事中...

    07-09

  • 10个超准的人生哲理

    10个超准的人生哲理

    分享十个很准的哲学真理给大家。·一、什么是一个人的贵气?女人要有慈贵之相,不是妖艳,不是妩媚,是端庄、仁慈、圆润,有贵气此为上等。男人要有乾坤正气,不是刚硬,不...

    07-03

  • 14句充满感悟的人生哲理

    14句充满感悟的人生哲理

    01. 真正让人变好的选择,过程都不会很舒服。成长需要突破舒适区。02. 上学的人不一定在学习,学习的人不一定在上学。终身学习是一种态度。03. 因不了解而相信谓之迷信,因...

    06-30

  • 12句人生哲理,句句精辟有深意

    12句人生哲理,句句精辟有深意

    01.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以热爱对抗虚无。02. 花会沿路盛开,你以后的路也是。保持希望,未来自有答案。03. 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方为真英雄——张良智慧。审...

    06-28

  • 12条人生哲理,经典通透,值得收藏

    12条人生哲理,经典通透,值得收藏

    01. 顺境增加人的信心,逆境减少人的信心。学会在顺境中沉淀,在逆境中扎根。02. 不因有钱而烦恼是暂时的,因没钱而烦恼是长久的。金钱是工具,不是枷锁。03. 太阳不会因为...

    06-26

  • 人生八大哲理,读懂受益一生

    人生八大哲理,读懂受益一生

    世间沉浮,人生如梦。正如林清玄所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红尘路上,每个人都是行者,在风雨的洗礼中追寻属于自己的答案。若能早悟人生真谛,便可于岁...

    06-17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