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认识23年的闺蜜相处不下去了”:远离那个让你不快乐的朋友

发布者:安般兰若 2023-2-24 18:58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17/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415天


01

前几天,看到一条评论颇多的投稿。

稿主说,感觉要和自己认识23年,从小玩到大的闺蜜相处不下去了

她举例,闺蜜常常会问她非常私密的问题,并且穷追不舍,以至于她本不愿意与外人说的东西,都不得不说出来给闺蜜听。

这让她很难受,影响至今,每每回想起来都在不断重演当时的心情。

除此之外,她觉得两人的性格差异也逐渐令她感到疲惫。

稿主自觉是个谦虚甚至有些妄自菲薄的人,闺蜜与她截然相反,自信且固执己见,认定自己说的就是对的。

她很讨厌闺蜜说:“就是那样,你说的不对,肯定是我说的那样。”

她还觉得,自己每次陪闺蜜,都会优先考虑闺蜜喜欢什么,忽略自己的的喜好,但闺蜜却没有同样为她考虑,并且态度敷衍,这也令她很难过。

闺蜜也总是“口不择言”,常说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伤了她的心。

总而言之,稿主在与闺蜜相处过程里,她总觉得不快乐。

底下热评:“建议非必要不交闺蜜。”

“这个朋友,也不是非交不可。”

“让你不开心的关系就要远离。”

是啊,我们无法评价这个关系里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但就稿主描述的情况来看,她常常因为这个闺蜜而感到不快乐,令自己长时间在不快乐的状态里,本就是消耗自己的精神,得不偿失。

就像网友说的,你不是非得交这个朋友。

02

想必很多人都有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但常常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一些无话不谈的发小、闺蜜、青梅竹马也开始渐渐生疏了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俄亥俄大学教授归纳出,从14岁到100岁,人们对于朋友的定义都是相似的:

朋友是那些我们所欣赏的人、可以说话的人、可以依靠的人。

而区别在于,我们遇到这样的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的情境在发生变化,我们处理关系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遇到同一个人,小时候的我们和长大后的我们,感受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人,在你长大后,也有可能变得与以前不同。

如果说儿时的友谊往往是出于情感、彼此欣赏、玩得来;

长大后的友谊还会受到资源置换等利益因素的影响,因此也不再像年幼时那般单纯。

就像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成年人的友谊不必太认真。”

虽然显得颇为悲观,但也侧面说明,成年人之间的友谊,并不太容易维系。

因为当我们成年后,我们的责任和关注的中心都有所转换。

所以此时,友情便最容易受到冲击。

这样看来,上文稿主与闺蜜之间渐渐递增的不满,也有迹可循。

03

不论是什么原因让自己在一场关系里感受到不愉快,我们都应该及时调整,避免内耗。

看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女生独自“北漂”,刚开始一个人很孤独,后来交到了一个朋友。

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那个朋友对自己不太好。

那位朋友总是动不动就嘲讽她,说她不修边幅、呆板无趣。

见到她难过了,就马上改口说自己是开玩笑。

不然就是对她颐指气使,说什么就得做什么。

最让她郁闷的是,当她加薪后高高兴兴地请这个朋友吃饭,朋友还阴阳怪气地说:“哟,有钱了到底不一样了呀。”

女生很纠结,这是她在北京目前为止为数不多的社交对象,但是又时常令自己不适,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这样的朋友,就如网友所说的那样“也不是非交不可”。

我们常说,爱情要宁缺毋滥,友情也应该如此啊。

一个高质量、付出真心的朋友往往会给你带来许多积极、正向的影响;一个“有毒的朋友”则恰恰相反。

他们会消耗你的感情、消耗你的信任,让你变得不快乐。

因此,与其在消耗自己的友情里沉沦,不如勇敢一点,享受孤独。

04

作家马伯庸在《土豪的危机:成年后如何交朋友》一书中写道:

“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因为成年以后人们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从来不是“要不要”,而是“值不值”。

成年之后,很多昔日的友谊,注定要走至末路。

但也无需伤感,毕竟成长本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我们总要学会与自己作伴,培养自己独处的能力。

梭罗曾经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自耕自食,体验简朴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两年时间,梭罗都孤独一人。

常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中吗?

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

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流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来度量。”

能独处,不孤独。

在这个世界上,你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

关爱自己,亲疏随缘,共勉。

推荐阅读
  • 《年轮》引战,撕开贵圈塑料友情的一角:明星互撕比想象中更狗血

    《年轮》引战,撕开贵圈塑料友情的一角:明星互撕比想象中更狗血

    由于网红“旺仔小乔”在4年前直播中的一句话,导致歌手汪苏泷和张碧晨,因为《年轮》这首歌到底谁是原唱而引发“大战”。如今尘埃落定:男方收回歌曲的授权,女方则坚持硬...

    07-31

  • 友情: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友情: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星光

    在情感的浩瀚宇宙里,友情就像那一颗颗璀璨的星光,照亮我们人生的岁月长河。你知道吗?友情有时候就像一场超级搞笑的喜剧。我有个铁哥们,叫大胖。这家伙特别能吃,有一次...

    07-31

  • 关于友情的九种结局

    关于友情的九种结局

    这些关于友情结局的画面,像一个个像素格子,拼出了成长路上的相遇与离散。我们都曾在“好结局”里期待纯粹的懂得,也在“坏结局”里尝到争吵后的酸涩;在“开放结局”中怀...

    07-31

  • 友情的价值:在快节奏生活中如何维护真挚的友谊

    友情的价值:在快节奏生活中如何维护真挚的友谊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加,社交圈也变得愈发碎片化。许多人在追求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的同时,逐渐忽视了那份来自朋友的温暖与支持。然而,友情作为...

    07-31

  • 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你和朋友的关系还好吗?

    友情也有“七年之痒”,你和朋友的关系还好吗?

    整理旧物时翻出高中同学录,看到扉页上 “要当一辈子好朋友” 的字迹,突然想起和她已经半年没联系了。上次聊天还是春节,她说 “太忙了”,我说 “有空聚聚”,然后就没了...

    07-30

  • 华洪立:从1965到2025,我接过前辈的笔,继续书写中非友谊

    华洪立:从1965到2025,我接过前辈的笔,继续书写中非友谊

    华洪立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驻坦桑尼亚记者华洪立。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2025年6月1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海边,张军桥(左)营救溺水的当地...

    07-30

  • 两岸书画家以笔会友共叙情谊

    两岸书画家以笔会友共叙情谊

    中新网银川7月22日电 (记者 杨迪)7月22日,25名台湾书画界人士与宁夏同仁在黄河书苑开展笔会交流,一道挥毫泼墨,以笔会友。两岸书画家合影留念。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活动现...

    07-27

  • 中德哲学对话丨德国学者Marko Fuchs:哲学对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友谊”

    中德哲学对话丨德国学者Marko Fuchs:哲学对话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友谊”

    为什么进行哲学对话?为什么应当追求哲学对话?7月23日,在“中国心学与世界”中德哲学对话开幕式上,德国班贝格大学教授Marko Fuchs从“西方”的视角,尝试对这些问题做出...

    07-27

  • 彻底闹掰!汪苏泷雨中唱《年轮》,张碧晨发文告别,十年友情凉凉

    彻底闹掰!汪苏泷雨中唱《年轮》,张碧晨发文告别,十年友情凉凉

    张碧晨和汪苏泷的《年轮》“原唱”之争,终于“悲剧”收场!两人不仅彻底闹掰了,张碧晨还痛失“授权”,从此再也不能唱这首歌了。很多吃瓜群众不知道,《年轮》对汪苏泷的...

    07-26

  • 10首诗,道尽友情的珍贵

    10首诗,道尽友情的珍贵

    友情,是人生长卷中一抹温暖的色彩,如潺潺溪流,润泽心田;似璀璨星辰,照亮暗夜。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词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娓娓道来 ,以下这十首诗,便是对友情...

    07-26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