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改革宏业 歌家国情怀——电视连续剧《新一年又一年》观后感

发布者:日芒 2024-7-27 10:17

描绘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北京胡同里陈、林、潘三姓家庭生活变迁和奋斗历程的年代情怀剧《新一年又一年》,近日在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全网首播。虽属经典翻拍,依然俘获了一大批观众。笔者一路追下来,就收获满满。如此书改革宏业、歌家国情怀的年代大剧,颇值得赏鉴。

《新一年又一年》,以家庭为舞台,展示改革开放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感悟幸福得来不易。剧作以1978年恢复高考为切入点,开始改革开放宏大叙事,直到201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干部林汉民、电影放映员陈富生、市民潘桃三家成员的感情纠葛、奋斗故事,两代子女的成长经历,与时代密不可分。《新一年又一年》将这种“必然”,通过真实的细节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每个过来人都感同身受,感慨万端。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陈家长子陈焕成长为著名的经济学者、高校教授;女儿陈青和女婿何大海经历下海、下岗和再就业,各自追逐自己的星辰大海。小女儿陈小鸥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成为电商的开启者。

出身干部家庭的林一达从大三线带回农村媳妇朱群英,先是在政府机关任职,后下海经商败走麦城,身陷囹圄,妻离子散;朱群英却由林家小保姆历练成为女强人,捍卫了生命的尊严。林平平执意出国定居,宁可堕胎、离异,尽管后来成为一名外企在中国的总管,其背后的甘苦唯有自己知道;潘桃一心指望儿子争口气,亮子则像始终扶不起来的阿斗,好在剧末进了大海的公司,从此务正业。

恢复高考、落实政策、凭票供应、抢购商品、政府经商、官员下海、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再就业、出国潮;电影市场萎靡不振,智能手机、电子商务兴起——诸多代表历史变迁的社会热点和大事件,无疑就成了主人公难以取舍的时代舞台。各自演绎了符合自己个性、修养、品行的独角戏,然后组合成了一幕鲜活的时代大剧。

《新一年又一年》以人物为主角,展示人生成长与时代变迁的同生共荣,让人体味生命的尊严可贵。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外交等方方面面取得当惊世界殊的辉煌业绩,既受惠于伟人科学决策、顶层的周密设计,得益于无数商业改革的执行者、清廉的林汉民,农业改革的代表者表叔,也得力于千千万万坚守初心、富于实干、不懈努力的陈焕、潘大海、朱群英、陈青、陈小鸥以及新生代陈丹丹。作为时代的弄潮儿,那种诚信、务实、坚忍、执着等诸多生命品格,让人敬畏,心向往之。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对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沧桑巨变。从喇叭裤、文化衫、夜校电大;《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我的青春我做主”、《北京人在纽约》到“摸着石头过河”,这些文化符号和时代标记,既给每一个人获得释放和自由的选择,亦让剧中主人公或迷茫、失败,或离散、孤独,或选择奋斗,走向成功。《新一年又一年》再现了不同的人生里程,昭显了生命的哲理与尊贵。

陈焕堪称性格儒雅、风度翩翩、温润如玉的知识分子代表。他坚持学术之路,对中国经济潜心研究,不争领导职位和待遇,不惜放弃与妻子在国外定居的幸福生活,体现了个人学养和良知担当,亦与其母亲胡桂兰的家教有关。胡桂兰常说人要活得干净、好看,即是最好的人生格言和陈氏家训。陈家父母及子女可以说都活得既干净也好看。

陈青,大厂的劳动模范,下岗后也曾失落怨艾,不久即走出了昔日的光环,卖早点,做家政,让劳模的荣光始终悦目。朱群英,从山沟里进入北京干部家庭,也曾甘心相夫教子,最终走出舒适区,读夜大、开酒店,直到离开林家,成了鲜活的独立个体。这些普通人物形象让观众从中深刻感受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亦可从他们身上遇见曾经的自己,而由衷地叹惋和唏嘘。

《新一年又一年》以爱情为主线,展示主人公情怀与时代共情的必然结果,让人珍惜爱情的真纯。爱情总是影视剧作永恒的主题。该剧就集中展示了陈焕与林平平、陈焕与于静、林一达与朱群英、朱群英与周会以及陈小鸥等新生一代的不同爱情伦理。陈焕与林平平的断舍离;陈焕、周会对爱情的纯真、如一与奉献。林一达弃朱群英而选择贪婪的女秘书,婚姻的不幸即是其人生毁灭的开始。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梦想与爱情的抉择,还是人性与情感的冲突,都关乎家国情怀,都与时代彼此关联。

年代剧作为国产剧中备受公众喜爱的一类,从《父母爱情》《鸡毛飞上天》到《觉醒年代》《人世间》《父辈的荣耀》,每一部都让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一年又一年》同样呈现给公众一幅幅生动鲜明的年代画卷,让人一同感受四十年时光流转带来的幸福巨变,享受艺术的欣悦和心灵的淘洗。

只是,长达48集《新一年又一年》,在剧情上比原版增加了很多与主线无关的情节和细节,导致整部剧略显得冗长和拖沓,消减了节奏感和情感张力,且让一些老观众感到无趣,颇多烦言。(刘效仁)

推荐阅读
  •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电视剧《阵地》观后感

    在抗战剧的长河中,《阵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样的抗战风云。《阵地》聚焦于文化抗战这一鲜少被深入挖掘的领域...

    10-17

  • 《大话西游》观后感

    《大话西游》观后感

    再看《大话西游》,它已不只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能触动人心的人生寓言。初看时,它是一场荒诞搞笑的闹剧。至尊宝那夸张的表演、唐僧喋喋不休的念叨,让人捧腹大笑。紫霞仙...

    10-17

  •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正风反腐在身边】我们一直在坚持——跨越二十年的采访有感

    在武汉12345热线大楼里采访时,工作人员笑道:“我们热线和你们杂志还很有渊源呢。”循手望去,走廊里挂着两篇装裱的本刊文章,一篇写于2005年,吴官正同志在上面批示:“...

    10-14

  •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观后感》

    《聊斋·兰若寺》宛如一幅绮丽又凄美的画卷,在光影交织中,将爱恨情仇演绎得摄人心魄,让人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影片中,阴阳之隔也无法阻挡相爱的人跨越重重阻碍,这...

    10-08

  •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的观后感

    兵马俑》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不仅展现了秦朝的军事力量和艺术水平,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辉煌背后的历史沉淀。观赏兵马俑的过程,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两千...

    10-05

  •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意识形态斗争法律化:央视《狼牙山:不能忘却的纪念》观后感

    【李克勤题记】今年九三大阅兵后,的确发生了很多新鲜事情,继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报告后,9月25-27日央视在12频道...

    10-05

  •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电影《志愿军》观后感

    今天去凯丹广场影城看了爱国影片《志愿军》。大人孩子还真不少,影院几乎坐满了,儿子买的票,他是影视执行美术,懂得电影的专业性,带着爱国情怀以及对电影技术的学习态度...

    10-05

  •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安全有感守护无声 ——盐城公安护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破获案件120余起,抓获嫌疑人270余人……9月13日至14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盐靖”Ⅵ号集中清查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次集中统一行动,以雷霆之势打...

    09-30

  •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呼唤对历史的敬意与共情——读冰心手稿有感

    【作家手稿观察】作者:朱立立、黄思齐(分别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当电脑替代传统的纸笔,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手稿就成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犹如一...

    08-27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电影文艺工作者的骄傲不过如此了。#你会去看《南京照相馆》吗#警醒了国人!还原了历史!表达了先锋的意见!表达了低调的愤怒!这一点相对于新电影731可能更加“着力”。原...

    07-30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