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北京爱情故事”

发布者:北风客 2021-11-13 00:58 来自: 未知

夜之间,41岁的北京爷们儿廖丹成了名人。

2012年7月16日上午,当他走出北京东城区法院时,等候已久的记者们立刻将他团团围住。“长枪短炮”的阵势,让不少路人停下脚步,推着车的大爷很好奇:“这是哪个明星啊?”

与这座城市的繁华无关,廖丹是北京底层的低保户。他无力负担妻子治疗尿毒症透析的费用,“为了让妻子先不死”,伪造了医院的收费公章,4年间“骗”来了四百多次免费透析的机会。这天,他将别人捐赠的17.2万元,全部退还给了法院。

在公众的描绘下,这是“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廖丹却说不出什么漂亮话:“过日子就这么回事儿呗,你说怎么办?”

★日子★

从家到医院,廖丹的“摩的”要开上近两个小时。30年前,在北京城的革新中,北京土着的廖丹,从交道口搬到五环外的郎辛庄,从一个城里人,变成了“乡下人”。

与此同时,另一场革新又将他推向了这座城市的底层:1997年,廖丹所在的北京内燃机总厂改制,他在当年的那场浪潮中下了岗。

那一年,通过同学介绍,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年24岁的河北人杜金领。

对于这座城市底层的廖丹来说,这世界哪有什么动人的爱情:“两个人就是搭帮过日子——能过到一块儿,得了。”后来,杜金领掏钱摆了两桌酒,日子就这么过起来了。再后来,他们有了儿子。

2003年,杜金领所在的单位倒闭,她就自己在家做手工艺品卖钱。这样的日子坚持了半年,一个亲戚帮她找了个美容院的工作——每个月600元钱。在这个北京底层家庭,日子虽然简单,却也过得去。

噩梦从2007年开始——杜金领被查出患了尿毒症,每周都要去做两次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每次透析费用至少420元,一个月下来,医药费就超过 5000元——而一家三口的低保只有1700元钱。更要命的是,杜金领没北京户口,没工作,入不了北京医保体系。开始,家里还能拿出点儿钱,但两万块钱几 天就没了。

此后的日子里,廖丹每周骑着电瓶车,把妻子送到医院。后来他干脆咬牙借钱买了辆旧“摩的”,送妻子去医院之余还能拉点儿黑活。

妻子病后,廖丹也患上了糖尿病。亲戚朋友被他借了个遍,有人最后不得不劝他:“兄弟,以前的钱就别提了,今后别来了,你媳妇儿这病,没治。”

2007年年底,已经负债累累的廖丹发现,自己每次到医院交透析费时,收费室都会在收费单上盖章后,再让他拿到透析室。那时候,他走投无路,于是在大街上捡了张刻假章的名片。

第一次把印有假章的收费单交到透析室的时候,他很害怕,但又觉得“过一天算一天吧,以后是以后的事儿”,“要不然早就都死了”。

杜金领也曾怀疑过丈夫哪里来的钱,但每次问,廖丹的倔脾气就会冲上来:“你什么都别管!”

★认了★

凭借那枚假公章,廖丹骗了4年,杜金领也多活了4年。2011年9月,医院升级收费系统,廖丹的行为终于被发现。5个月后,带着妻子去医院透析的廖丹,终于看到警察冲他走来。他说,他可以理解医院,“毕竟人家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廖丹领着警察回家取证时,他们12岁的孩子正在家里写作业。那位老警察知道廖丹的情况后,对他感慨道:“我做了这么多年的警察,头一次见到你这样的,别人诈骗是为骗钱,你诈骗却是为救命。”

把廖丹带走时,警察给孩子留了200元钱。“你别当我是警察,你就当我是大哥,但你毕竟是犯法了。”

杜金领本以为廖丹是开“摩的”被抓了,便不停给法院打电话,问人什么时候放出来。开始法院的人还很客气,但一个礼拜后,人家有些不耐烦,对她说:“你知道你透析4年没交费吗?”杜金领终于明白,丈夫为了给她看病刻了假章,涉嫌诈骗。

廖丹被抓的那段时间里,杜金领每周自己坐上两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去医院透析。直到一次她犯了病,邻居不停地给法院打电话,廖丹才被取保候审。

2012年7月12日,廖丹的案件在东城区法院开庭。开庭之前,法院要求廖丹退还17.2万元的“赃款”。庭审那天,检方提出,廖丹构成诈骗罪,建议法 庭判处他3年到10年有期徒刑。但还没等公诉人出示证据,廖丹就说:“您不用念了,我都承认完了。”后来,廖丹告诉记者,即使那天宣判了,他也不想上诉, “摊上了,认命也就认了。”

“你觉得值吗?”

“不管值不值得,还是犯法了。这我承认。值不值得,至少一家子现在还在一块儿。”他突然停下了,默默地反问,“你说呢?”

★改变★

廖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人生轨迹,会在不经意间改变。开庭那天,法院外宣处的工作人员站在门口,问他:“你愿意接受采访吗?”从那开始,找他的记者没断过。

廖丹的故事,像藏在海底的珊瑚,一旦被打捞出来,便成了宝贝。那个廖丹在电视里才看见过的明星姚晨,开始在微博上关注他的事。一位他素不相识的政协委 员,专门通过媒体给他送了17.2万元钱让他“退赃”。两家他从未听说过的机构,向他提出承担杜金领今后透析的医疗款。还有人在微博上为他发起了捐款倡 议。他的故事被称为“最美的北京爱情故事”。

7月13日是个周五,本是杜金领去医院做“透析”的时间,但记者不断从山东、上海、浙江等地赶 来,找上门的记者干脆跟着去了医院。那天,杜金领累得浑身酸疼,晚上回到家,又一拨记者来聊到11点。廖丹的嗓子有些哑了,还未痊愈的肺结核又让他不停咳 嗽。可周六一早,记者们又来了。廖丹从没想过拒绝,谁来打电话,他都说:“欢迎你们来。”他觉得这是唯一能报答人家的办法。

到了下午,廖丹被问得有些疲惫,但记者们似乎依然不想放过他。他觉得自己怎么也挤不出记者们期待的那些“甜言蜜语”,他觉得这哪儿是什么记者们想象的伟大爱情——“过日子,就这点儿事儿,咬着牙也得过”。

7月午后的太阳,晒得人犯困,4点多,小区里又进来几辆出租车。射灯、摄像机、反光板、三脚架……一个摄制组摆开架势。

那一天,央视的柴静也来了。

看到这样的阵势,一位记者觉得廖丹和妻子杜金领都有救了,但他又开始担心:没有人知道,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还隐藏着多少个廖丹。

编后语:爱情的伟大就是在于宽容和忍耐,看似简单,其实更是人生的巨大挑战。

推荐阅读
  • 一篇特别感动人的文章神女贝贝的动态

    一篇特别感动人的文章神女贝贝的动态

    一篇特别感动人的文章

    09-29

  • 深夜一位卖菜老妇的坚持,感动无数人心——张晓磊的爆款情感文章

    深夜一位卖菜老妇的坚持,感动无数人心——张晓磊的爆款情感文章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都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奔波于生活的琐碎与压力之中。然而,总有一些普通的人,用他们的坚持与善良,温暖了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张晓磊的一篇...

    09-24

  • 一篇感动的文章,希望所有人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一篇感动的文章,希望所有人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邱砚第一次觉得天要塌,是在妹妹邱念咳着咳着,突然栽倒在饭桌旁的那个傍晚。彼时他刚从镇上的修车铺下班,蓝布工装袖口还沾着黑亮的机油,指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油污,怀里却...

    09-11

  • 今日头条情感文章:暖心又催泪!这些人间真情,戳中内心软肋

    今日头条情感文章:暖心又催泪!这些人间真情,戳中内心软肋

    原文/逐梦前行在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的今日头条,总有一些情感爆文似重锤,狠狠敲击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不禁泪洒人间。今天,就带大家走进那些令人心碎却又无比温暖...

    08-31

  • 深夜催泪文章

    深夜催泪文章

    某个城市的角落里,男孩总会提前半小时等在公交站,手里攥着一瓶温好的牛奶。女孩晚自习结束从校门出来,总能看见他靠在路灯杆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沉默的守护者。“又...

    08-27

  • 一条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一碗人间烟火,伴盏岁月沉浮

    一条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一碗人间烟火,伴盏岁月沉浮

    夏天的河南街头,总能遇见动人的生活画面:一位白发老人推着小车,在橘色的路灯下默默地煮着热面。炉火轻跳,空气里满是烟火气息。这份安静和纯粹,没什么轰动,却直击人心...

    08-25

  • 文章精彩感人

    文章精彩感人

    **前言**婚姻的崩塌,有时并非源于激烈的争吵或背叛,而是始于一方彻底的沉默。当一个女人不再抱怨、不再期待,甚至不再看你一眼时,这段关系早已走向终点。这背后隐藏着怎...

    08-22

  • 一篇感人的文章,中年人的,梦想与坚守,

    一篇感人的文章,中年人的,梦想与坚守,

    晨光里的约定凌晨四点半的老城区,巷口的路灯还亮着昏黄的光。王建国蹲在早餐车后揉面,面团在他掌心反复翻转,带着规律的“砰砰”声。妻子刘梅正往保温桶里码包子,指尖被...

    08-02

  • 读书,守一份纯粹

    读书,守一份纯粹

    文丨张安然 图丨网络前些日子,一位年近六旬的农民工在北京西单逛书店时,恰巧赶上了陈行甲的新书分享会。因其着装打扮看起来与周围的环境有所悬殊,很快引起了《人民日报...

    07-31

  • 文章感人

    文章感人

    就在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味道。厨房的火势迅速蔓延,屋内的住户在外焦急等待,却始终没有回应。危急时刻,平凡的身...

    07-14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