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 - 折磨和辛苦

发布者:大唐飞哥 2021-11-12 23:04 原作者: 邓自豪来自: 邓自豪原创

P。S。 看到这么多人阅读了我的第一篇作品,小弟受宠若惊。感谢大家对我的抬举,我会定期上载我自己的文章,让大家通过我的文笔更能了解小弟。

说实在,我觉得生、老、死是我们的必经的路。我认为是最可怕的是病。因为要饱经疾病的折磨,被摧毁至奄奄一息才撒手人寰,留下的尽是无奈和遗憾。久病无孝子,争遗产、亲人反目而对簿公堂等等,报章上有太多这种例子,让人不胜唏嘘。我觉得反正都得死,最好干脆走得突然,却又无声无息,平平静静。当然前提是,自己在世时已经没有了遗憾和眷恋。可是,有多少人可以这么洒脱地离开人世?这只是一个奢望。毕竟,生死已注定,而方式,我相信也是如此。

死真的不可怕,可怕的是过程。医学发达的今天,我认为真正折腾的疾病不是癌症、也不是爱滋病,而是最无形的精神病。它来得最无形,因为它首先会侵蚀大脑和自己的思想,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接着打击自己的身体其他部位。到最后,自己很有可能都变成了另一个人,自己也浑然不知。新加坡最近有一起案例,一个被疑似产后忧郁症困扰的少妇在自己的孩子不到两个月大,就选择坠楼,而平时在旁的丈夫却完全没察觉到异状。

最起码,其他疾病还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而只要病人还保持开朗和心态上的健康,他们还可以完全痊愈。精神病患者就好像大脑里埋了一颗怎么都无法解开的定时炸弹,病情会随时复发,而且来得没有预兆。我的身旁有好多这种例子,他们得吃一生的药物去控制自己的病情。听了他们的故事,我感触良多。真的。

我妹妹的朋友玲今年才20岁,就患上了人格分裂和忧郁症。从大学举办的新生营回来后,精神状况就每况愈下。由于玲比较内向,无法和其他的新生打成一片。因此,大家都不想理玲,并在背后说她的是非,到处作弄她,让玲倍感压力。到最后她崩溃了,回来后和我的妹妹说她一直听见六把声音,每个声音都在和她对话,说什么“这个朋友不好,远离她!”、“那群人一定又在说你的坏话”等等。玲甚至还可以和他们对话,有时甚至毫无控制地对我的妹妹恶言相向。24小时不间断的声音让玲无法入睡,整天心不在焉,和行尸走肉没有分别。

最惨的是,玲的父母碍于面子,起初并不肯接受这个事实,硬说我的妹妹胡思乱想,认为自己的女儿绝对不是“神经病”,拒绝送她进医院。直到很后期,他们才肯让玲接受治疗和辅导。原来玲以前就饱受了很大的压力,从小父母就比较疼爱妹妹,对她总是充满斥责和严厉的批评,妹妹也因此万千宠爱而变得骄纵,对玲不尊重。从小就活在这么不公平的家庭环境下的玲,内心满是自卑,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是个失败者。新生营只不过是悲剧发生的那根最后的稻草。 (有关亲情类的文章 www.lingdz.com)

幸好,玲最后恢复了健康,可是她得吃一生的药物。不过,她最后也得到了家人的疼爱和正视,生活重回了轨道。

另一个例子,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在我19岁那年,经历了一场大病。从此,她对医院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再加上那时候正逢更年期,我的母亲的身体状态本来就大不如前,在疾病的狂轰滥炸下,我的母亲患上了忧郁症和躁郁症。4年过去了,尽管有服药,可是母亲的情绪仍然时好时坏。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无法摆脱这些负面的情绪,那些负能量一直挥之不去。我的母亲有试着努力克服,可是医生说她的大脑的控制力已经退化,要逃出那框框并非易事。尽管我们一直在身旁,鼓励和帮助她,我的母亲还是郁郁寡欢,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我们看了都心痛,可是个个爱莫能助。因为医生的结论是:“我们都帮不了她,只有我的母亲可以救自己。我们的能力有限。”

很多人都觉得这些忧郁症患者只不过是自寻烦恼,无聊透顶,我以前也有这种白痴的想法。可是,看见我的母亲,我发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外人”可以理解或纠正的。他们一定也是徘徊于天使与魔鬼之间,情绪非常混乱却不知从何开始整理。在这个紧张又快步伐的社会,那些无法跟上或无法融入的人们只是拼命地追赶,到最后,倒在无尽的压力之下。可是,我们有没有正视过他们?拜托,我们这些正常人也会常常为了学业、事业、感情而备受困扰,这些精神病患者只不过是少了自我调适的本能。

一些就读医科的朋友就告诉我,他们宁愿选外科、内科,也不会选择精神科,因为最没有前途、最没有发展空间。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你当医生就是要救人,难道还可以跳病人吗?难道患精神病的人就不值得被救吗?歪理。我们人最有可能患上的就是精神病,而这种病就是整个社会框架下所培养出来的杀手。它可以在任何角落,任何时间袭击自己;只要自己一不小心有一丝负面的想法,它就好像寄生虫一般,尝试吞噬自己的灵魂。

写了这么多,手也酸了。小弟我并不是想要发泄,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卸下对他们的刻板印象。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想要活下去。只不过他们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理智,失去了判断能力。小弟在此强调,精神病患者并不是疯子。尽管大家可能无法对他们有实际的帮助,但是请了解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故事吧!

上一篇:他很好-H

下一篇:新区应通公交

推荐阅读
  • 四年级开始要写作文了?从每天一段“心情日记”开始

    四年级开始要写作文了?从每天一段“心情日记”开始

    四年级作文从“看图写话”跨越到“命题作文”,孩子最怕的就是“没东西可写”。逼孩子生编硬造,不如引导他们发现:最精彩的写作素材,就藏在每天的生活和情绪里。 “心情...

    09-08

  • 那些被忽略的微小快乐,藏着治愈的力量

    那些被忽略的微小快乐,藏着治愈的力量

    那天,我在深夜加班后,一个人走进了空荡荡的地铁站。车站里静得出奇,只有我和那个恍惚不定的灯光。地铁的声响从远处渐渐逼近,像一阵低沉的回响。站台上,冰冷的铁轨在凛...

    09-04

  • 身体的疼痛与情绪的隐秘联结

    身体的疼痛与情绪的隐秘联结

    那天,我走出办公室,晚风一阵阵地拂过,像是要揉进我僵硬的肩膀里。我从街口的便利店买了杯热咖啡,杯子在手中温热而沉重,仿佛能溶解我一点点被压抑的心情。然而,指头刚...

    09-04

  • 焦虑时,试着和呼吸做朋友

    焦虑时,试着和呼吸做朋友

    那天晚上,我站在空荡荡的地铁站里,四周都是灯光照射下的冷冷的瓷砖,耳边回响着一阵阵人走后的寂静。回想着刚刚在办公室里加班到深夜留下的那些文件,心里像是塞了团湿棉...

    09-04

  • 好东西怎么用:如何记情绪日记

    好东西怎么用:如何记情绪日记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如果告诉你,有一种好东西,它很可能会让你情绪上感受更好,可以随时随地用,也不怎么耗时间,还永久免费,你会不会想试试呢?“情绪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好...

    09-04

  • 青春力量赋能矿区服务: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志愿者实践纪实

    青春力量赋能矿区服务: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志愿者实践纪实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16日电(通讯员 胡显冉) 2025年6月,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20余名志愿者走进矿内服务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专业知识...

    09-04

  • 丈夫犯错后,你的焦虑如何拯救,每日情绪日志帮你渡过黑暗

    丈夫犯错后,你的焦虑如何拯救,每日情绪日志帮你渡过黑暗

    每日情绪日志的基本理念就是,只要你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感受。它可以分为5个步骤,第一步,写下令你难受或不安的事件。在表格的顶部简单描述一下你遇到...

    08-31

  • 烦躁:探究原因与应对之道

    烦躁:探究原因与应对之道

    标题:烦躁:探究原因与应对之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到一种无法名状的负面情绪,这就是烦躁。烦躁是一种普遍的情绪反应,它可能由生活中的许多因素引起,如压力、焦...

    08-31

  • 每日心情日志 想起一首老歌 红颜你我

    每日心情日志 想起一首老歌 红颜你我

    视频加载中...红颜的你我曾经深爱过感情.涩涩像黑暗的烟火一边凄美一边在凋落如今的你^如今的我如今的你我不一起生活燕儿来又回期盼你能归花开花落草儿已枯萎我爱的人啊你...

    08-31

  • 看06年写在qq空间的日志,15年过去了,我觉得我当初有病,是不?

    看06年写在qq空间的日志,15年过去了,我觉得我当初有病,是不?

    情情爱爱,晦涩难懂,幼稚可笑,还自恋的要命。 往事如烟,一大串名字,都成了历史,人生的过客。 15年前我21岁,除去上面自述的缺点,我也有点优点,就是有想法,文字新潮...

    08-31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