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的故事

发布者:北风客 2021-11-12 22:27 原作者: 越岷来自: 越岷投稿

父亲说的故事

1。琉璃瓦

父亲除了农忙种庄稼,还经常挑着担子进城做点小生意。瓜果、蔬菜、等新鲜东西,一应成了担子里的俏货。夏天的沙果、李子,冬天的菠菜、芫荽……从龙湫庵到西安城80多里路,全部用肩挑。两个大竹筐装得满满当当全是色味俱鲜的好东西。回家时带了卖菜的零钞,有时也会捎回点乡里鲜见的东西:一包糖块啊,几尺花布啊,还有那酱菜园的玫瑰大头菜。最令我欣喜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父亲肚里的那些故事。

我不知道西安城的钟楼长什么样子,多么高大,多么金碧辉煌。却记住了一点:钟楼的西北角檐在完工后少盖了一块琉璃瓦。因为大的建筑物不能太完美,一般都留一点儿瑕疵。打个比方:旧时谁家养个儿子很稀罕,当宝贝。为了孩子,健康 富贵,平安长大。就故意对外说生了个丫头片子,不值钱。这种心理用在这里我想可以说明一点儿什么吧!尽管有点牵强。 作为陕西省会的标志性建筑——钟楼,更得注意这一点。应该用意在此吧!这是我的理解。太多的道理父亲讲不出,我也记不住。也许他讲了好多,可我只记住了这一点。直到现在,总想有一天登上钟楼探询这一印记,然而,由于自身惰性,终未上去过一次,更无从验证这一说法。这一琉璃瓦的传说,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结。还有,父亲总说钟楼底下是空的,有四根大柱,用四条粗铁练锁着一个大鲸。这大鲸随时想翻身,可是它被锁着,翻不了!因为它一翻身,就会“地动”(地震)啊!民国时期陕西地动过一次,震得门环环哗啦哗啦响,炕洞里的灰扑扑往外冲,我外祖父还以为小猪淘气钻进炕洞里了。现在想起还忘不了!难道钟楼下真是一个湖么?真得有什么“暗道”么?嗬嗬,好神秘!我不敢用道听途说来解释钟楼传说,但我却对有些说法很感兴趣。想必这些钟楼野史有些来龙去脉的吧!

2。南天门

过去的自然界变化很多,最让我难忘的是“火烧云”。这个词儿还是我从小学课本上知道的。傍晚时分,西边天空一轮掩在云幕里的夕阳,最初是将一朵或几朵云彩映亮。有时,亮着亮着呼啦一下,整个天空的云都被夕阳点燃了。由黄到橘红到绯红,天空开遍了硕大的鲜花。云朵们忽聚忽散,一会儿像一群大象在奔跑,一会儿又像群犬在狂吠乱奔,一会儿南山顶飘起朵朵巨大的粉莲。这形状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当漫天烧成了瑰丽无比的动物园或植物园的时候,夕阳渐渐下沉,绚丽的云朵又变成了铅灰色。夜幕铺平了天空。(人生感悟的句子 www.lingdz.com)

这样的云霞变幻在夏天多次出现,父亲说,火烧云是南天门开的前奏。南天门开了的时候,虎拉车,鹿驾辕。仙翁白髯飘飘,端坐仙车上。百鸟齐鸣、百花争艳。南天门金光四射,门内神泉清流,仙乐阵阵。这时候,你赶紧手抓一件东西,过后这东西就成了金子了。据说一个老农在南天门开的时候,怀里正抱着自家的一只小猪,刹那间,这只小猪娃竟变成了一只小金猪。哈哈,望着慈眉善目的父亲,听着他讲的故事,我一直想着他的话。只盼着哪一天也抱上个金猪娃。可那南天门什么时候才开呢!父亲的故事惹得我常常端个小凳坐在大门外,怔怔地望着南面,望着高悬在南山顶的几颗大星星发呆。

后来,我读了李白的《梦游天姥》才猛然而悟。然而,父亲当年讲的为何如此逼真呢?他老人家如何讲的是这诗里的景象呢!奇怪啊!

3.“蹬父巷”

父亲的话永远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启迪着我那懵懂的心智。什么酱菜园的工人穿着高高的胶统靴踩酱池里的圪塔菜,什么三义社、易俗社的生、旦、丑角等。最有意思的是“蹬父巷”的那些事儿。说粉巷的四周是一片烂涝池,长满了芦苇。这里的风气不太好,儿子大了一娶媳妇就给巷子外盖新房。搬出去住,把老父老母丢在潮湿阴暗的老屋里。日子一久巷子里净住了些老弱,年轻人都搬走了。老人生活困苦无人过问,所以这里就被叫作“蹬父巷”。后来政府嫌难听,对这里实行了改造,后又改名叫作“德福巷”了。这是后话!先前是不是有人用“蹬父巷”来指责那些不孝子孙的呢?无从考证!不敢妄下结论。

夏天的夜晚,父亲总是把席子铺到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里,四周用木棍一圈,再往席角边磕下些旱烟灰防虫子蝎子。我卧在凉席上仰头看天,父亲坐在席角边,端起大茶壶喝水。望着父亲烟袋里的火星一闪一闪,我的思绪便随着父亲那慢悠悠的讲述四处游弋。天上地下,优哉悠哉……

推荐阅读
  •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活到这把年纪,我才明白一个道理:亲情和日子一样,都是踏踏实实过出来的,既经不起轰轰烈烈的许诺,也受不了虚情假意的敷衍。我叫孙玉兰,今年七十六岁了,北方小城人,一...

    06-29

  •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人生行至耳顺之年,回望来时路,最深的痛楚往往并非来自外界的风刀霜剑,而是那本应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最终却成了相见无言、甚至反目成仇的陌路。多少人在垂暮...

    06-29

  •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人心,最暖是亲情的回响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 亲情,这份与生俱来的纽带,其深厚与绵长,同样需要用心去呵护与回应。血脉相连是起点,但长久的亲情温暖...

    06-13

  •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每年春分时候,宗族就会组织“行山”,即拜祭祖先,年轻后辈们都会回去 。这里是以前老一辈们的私塾,也是大家以前的老房子所在。现在是宗族组织拜祭祖先的聚集地。出发前...

    05-23

  •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倘若有人问我,亲情爱情友情,哪个重要?我会脱口而出“亲情”。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是因为前...

    05-23

  •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晴亲爱的阳阳:今天是你出生后的第404天,1岁零2个月。爸爸决定从今天起,用文字记录下每天与你和哥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长或短,或开心或悲伤...

    05-23

  •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亲情,永恒的爱意李晨  岁月的脚步总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前几天,我利用空闲时间整理书箱,无意间翻到厚厚一沓发黄的书信,打开信件,看着泛黄的文字,眼泪不由在眼...

    05-23

  •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亲情与法律的碰撞时常让人感到无奈。最近,北京一位女子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她为了继承父亲的存款,不得不将年近九旬的奶奶告上法庭。这一幕,...

    05-20

  • 瑾汐在婆婆家的情感奔涌:思念与亲情交织

    瑾汐在婆婆家的情感奔涌:思念与亲情交织

    家人们,最近瑾汐的一段经历又让大家揪心了。瑾汐去到婆婆家,一踏入那个熟悉又承载着许多回忆的地方,对丈夫的思念如潮水般袭来。 她的脑海里满是和丈夫曾经的点点滴滴,...

    05-07

  •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妈,别再偷看我的日记了!”15岁的李榕在卧室里崩溃大喊,手中的日记本被愤怒地撕成两半。母亲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果盘,脸上的表情在“关心”与“受伤”之间僵住。这幕,...

    04-21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