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我愿折寿十年,换你健康平安

发布者:三居士 2021-11-12 22:21 原作者: 不。懂来自: 感谢不。懂的投稿

今天早上刷微博的时候看到小山村里的孩子写的作文,题目叫《泪》。孩子说,他父亲四年前死了,妈妈也在不久前去世了,聊聊数语戳中了我的泪点。正好,今天也是母亲的生日,于是,我想写篇作文送给我的母亲。

一大早打电话回家,一直没有人接听,想必母亲又是去地里干活了。

过生日对于农家人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总不挂在心上,想起来就多烧几个菜,也没有什么祝福的话语,没想起来,也就和平时一样很自然的度过。如今,离家的日子长了,距离远了,父母的生日总会记在心头,有时候怕忘记,就会在手机日历里设置提醒,害怕会错过他们逐渐老去的一个重要瞬间。

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任劳任怨。在农村,最重要的莫过于收获的季节。我们家在南方,稻子成熟的季节也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那段时间,母亲每天几乎是天没亮就起来,准备好早饭后,就匆忙去田里,趁着天还不热收割稻子,临近中午时分,母亲顶着烈日和一身汗湿的衣服,又匆忙回家准备中饭,那时候我还小喜欢贪睡,每次起床都会抱怨母亲中饭怎么还没做好。那段时间也会明显感受到母亲日渐消瘦的身躯,也就是这小小的身躯成为我们家重要的依靠。

后来,我渐渐懂事了。也发现了一些关于母亲的“秘密”。

那个时候,姥姥家比较穷,母亲有三个兄弟姊妹,加上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母亲只上到小学二年级。虽然母亲是老大,学历却是几个兄弟姐妹中最低的一个。我一直认为如果当初母亲能有机会继续上学,肯定是个学霸。因为在我记忆中,母亲很聪明,虽然只上了小学二年级,有时候一些加减乘除算的比我这个大学生还快。我问过母亲,你恨不恨姥爷,她轻描淡写的说:那时候家里确实穷,为了供你舅舅上医学院,你姥爷拼了老命挣钱。"我总会反驳:”姥爷偏心。”母亲总会说:“所以,现在条件好了,你要好好上学。”我无力反驳。

后来,听奶奶说母亲在怀我的时候,病的很严重,那时候,每天躺在床上,全身浮肿,也没钱看医生。就这样,坚持坚持再坚持生下了八斤半的我,也就在那个时候,母亲落下了一身病,所以童年记忆中除了母亲劳累的身影,还有母亲生病时痛苦难受的样子。现在想想是不是母亲怀我的时候,我把母亲的营养都吸收完了,所以现在身体总是那么若不经风。

记忆中最忘情的苦有两次,一次是我出生的时候,一次是母亲自杀的时候。

不愿意回想这段记忆,此时此刻,当在电脑屏幕敲打出自杀两个字,都会心头一颤,记忆里的感觉会袭卷全身。记得那时我初二,住校,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星期五和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当回家的时候,看见远在上海打工的姐姐、父亲也都回来了。我开心的往家走,看见父亲姐姐没有想象中的笑脸相迎,而是一脸忧伤。我问奶奶怎么了:“***病了,在床上躺着。”我走到屋里看见母亲,一脸憔悴还伴有痛苦的呻吟,我走过去理了理母亲头有些凌乱的头发,有些心疼:妈,我回来了,你没事吧,哪里疼?母亲没有回答,也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摇摇头。我出来问姐姐:“怎么了,这一次俺妈病的怎么这么严重?”“妈,昨天一个人跑河里去了,幸亏隔壁的xx,把阿妈拉上来,背回家才捡回一条命。” 当时,从未有过的心疼和窒息,不知所措,一个人默默走到自己的房间,抱着被子痛哭起来,哭好了又起来去看看母亲,之后一个人又跑进屋里哭。那一次,才明白母亲内心的脆弱,需要的爱来温暖,也是从那一次才懂得去心疼母亲,体谅母亲。(经典语句 www.lingdz.com)

后来,我考上了我们县的重点高中,高二下半年母亲开始陪读,刚开始母亲很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总是三天两头往家里跑,和周围的邻居熟了后,也开始试着和城里人一样生活。有一次,我鼓起勇气试着问母亲为什么那一次要有轻生的念头?母亲有些不自然,开始很回避这个问题,经过我的软磨硬泡,母亲终于开口了:“因为身体不好,还经常服药,给家里增添负担,等到老了我都是你们的累赘、负担。”母亲从口里说出这句话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往外流。……

上了大学后,离家远了一个学期也不回家一次,那时候农村里开始流行老年人手机,妈妈也舍得花大钱置办了一个,说方便和我联系。刚开始不会用,总是跑到村里问那些年轻人,慢慢的就学会了。后来,每个星期打电话回家成了一个习惯,母亲在电话那头总是叮嘱我:在学校要吃饱,不要乱花钱,也不要耽误学业,没钱了记得打电话回来。

也是上了大学后,母亲就一个人常年在家,除了照顾年迈的奶奶,有时候还要照顾生病的自己,每次让她来城市,她都会毫不犹豫的拒绝说,大城市她待不惯,还没乡下待的自由。我最看不惯母亲一个人在家,总是就吃了腌菜就去地里干活,回来就又吃着腌菜。每次我都很生气,会狠狠说上母亲几句,母亲总是笑笑,不说话。拿母亲没有办法,于是每次电话都会嘱咐她:“要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要每顿饭就吃吃咸菜就凑合过去了。”估计她也没有听进去。

如今母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头发也开始白了,身体也是越来越差,作为子女刚刚开始长大就要就收父母渐渐老去的事实。

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我承认,但有时候,母爱又是渺小的,渺小到你开始忽略了她,想不起她。当你在异地他乡,你的生活开始与你的母亲无关的时候,只能偶尔在电话里描绘着亲情,只能逢年过节回去匆忙的看一眼。孩子大了,距离远了,但是爱还是在那里没变,每次回家依旧会远远看见母亲在村门口等我,会做一大桌子好吃的等我,会拿出新做的拖鞋给我换上,会……即使你走的再远,都有一根线在牵引着你。

上班的路上,天气炎热,从住的地方到公司步行只要短短二十分钟,我就出了一身汗,再想一想母亲,这么热的天,还在外面干农活,心理很不是滋味,更何况今天是她的生日,也没停下来休息休息。母亲还总是劝我不要太累着自己。

今天是母亲50岁生日,作为儿子,学业未成,事业未成,只能用21年的记忆与爱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在后半生的岁月,我愿折寿十年换取你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上一篇:母亲的手

下一篇:伤不起也承受不起

推荐阅读
  • 心跳重启的声音,亲情唤醒的生命

    心跳重启的声音,亲情唤醒的生命

    深夜的北京,月光被厚重的云层遮挡,只留下城市霓虹在窗外闪烁。林润中翻了个身,半梦半醒间听到卫生间传来"咚"的一声闷响。他猛地睁开眼睛,那声音不大,却像是直...

    08-03

  •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今年重庆发生了一桩闹上热搜的债务纠纷。一位姓赖的中年男人因生意失败欠下一百多万,向两个女儿讨要帮助。他称自己去年把两套价值六十多万的房产过户给女儿,现在房子被她...

    07-12

  •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最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往往是陌生人,因为你对他们没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凉的,往往是恋人和亲人,因为你爱他们。”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我只说说亲人。...

    07-05

  •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活到这把年纪,我才明白一个道理:亲情和日子一样,都是踏踏实实过出来的,既经不起轰轰烈烈的许诺,也受不了虚情假意的敷衍。我叫孙玉兰,今年七十六岁了,北方小城人,一...

    06-29

  •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人生行至耳顺之年,回望来时路,最深的痛楚往往并非来自外界的风刀霜剑,而是那本应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最终却成了相见无言、甚至反目成仇的陌路。多少人在垂暮...

    06-29

  •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人心,最暖是亲情的回响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 亲情,这份与生俱来的纽带,其深厚与绵长,同样需要用心去呵护与回应。血脉相连是起点,但长久的亲情温暖...

    06-13

  •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每年春分时候,宗族就会组织“行山”,即拜祭祖先,年轻后辈们都会回去 。这里是以前老一辈们的私塾,也是大家以前的老房子所在。现在是宗族组织拜祭祖先的聚集地。出发前...

    05-23

  •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倘若有人问我,亲情爱情友情,哪个重要?我会脱口而出“亲情”。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是因为前...

    05-23

  •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晴亲爱的阳阳:今天是你出生后的第404天,1岁零2个月。爸爸决定从今天起,用文字记录下每天与你和哥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长或短,或开心或悲伤...

    05-23

  •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亲情,永恒的爱意李晨  岁月的脚步总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前几天,我利用空闲时间整理书箱,无意间翻到厚厚一沓发黄的书信,打开信件,看着泛黄的文字,眼泪不由在眼...

    05-23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