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故事中,读懂总书记对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望

发布者:狐狸鱼 2023-5-18 03:00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嘱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近青年,同青年朋友交流、交往、交心。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中,蕴含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深切勉励、殷切期望。

一、有理想

【“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

一叶红船,在风雨飘摇中启航。1921年夏,浙江嘉兴南湖,他们神情坚毅,目光坚定。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如惊雷划破暗夜,给暮霭沉沉的旧中国带来希望的光芒。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正是毛泽东当时的年纪。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摄

2021年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如海,鲜花绚烂。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上,青少年代表佩戴着闪耀的团徽、鲜艳的红领巾,响亮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习近平总书记感慨系之:“这是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应该有的样子”。

【“笔友”间难得的见面,一番话意味深长】

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此前半年多,这所学校的同学们给习爷爷写了封信,没想到很快收到了来自北京的回信,落款人:习近平。

“笔友”间难得的见面,一番话意味深长——

“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流的古老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我们才能更深刻理解现在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

志,气之帅也。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马克思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青年者,国家之魂。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民族的未来。

【赞许“90后”电焊技师,青春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

2013年5月4日,党的十八大后第一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主题团日活动。

裴先锋的发言充满着朝气和锐气。这名“90后”农村孩子,通过勤学苦练,短短几年就成为技术过硬的电焊技师,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夺得焊接项目银牌,实现了这一赛事中国人奖牌零的突破。

谈及自己的成长体会,裴先锋说:“练就国家建设需要的过硬本领,才能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总书记赞许道:“你通过奋发努力,成就的青春事业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人民的事业高度契合,这样事业的光谱就更广阔,能量也会更强。”

二、敢担当

【点赞抗疫一线的“90后”“00后”】

2020年3月10日,武汉,大学生志愿者谢小玉。 新华社记者程敏 摄

家住武汉东湖新城社区的谢小玉,青春记忆里有终生难忘的一笔。世纪疫情突袭,回家过寒假的她,成为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

在最艰难的时刻,谢小玉见到了前来看望他们的习近平总书记。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亲切地问这个戴着黑框眼镜、稚气未脱的年轻人:“你有没有20岁?”“做志愿者苦不苦?”

迎着总书记温暖的目光,谢小玉坦言:“我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从谢小玉身上,总书记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无畏担当:“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烈士写下的战斗口号。卫戍边疆安宁,这位年轻的军人用生命保卫了家国的尊严。

班长孙涛记得,他和陈祥榕有过一段对话:“你一个‘00后’的新兵,口号怎么这么‘大’?”

“班长,这跟年龄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想的,也会这么做的。”

2022年5月1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成为当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青春之火,为民族而燃烧;青年之心,为祖国而跳动。

【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舞台】

2023年3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魏巧代表在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3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80后”的魏巧代表向总书记讲起自己返乡创业的经历。

这位来自镇江市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年轻理事长,6年前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乡村,成为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是青年人干事创业的舞台。

林海田野、海岛边疆、车间厂房……放眼中国,奋力打拼的青年身影忙碌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

三、能吃苦

【“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2年盛夏,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展厅内,总书记在一面偌大的照片墙前驻足。黑白的光影,定格着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和一段筚路蓝缕的岁月。上世纪50年代,在“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感召下,无数来自祖国各地的青年儿女,挥别故土上天山。

他们在戈壁荒滩上,吃着窝头就盐碱水、睡着没门窗的地窝子,爬冰卧雪、人拉肩扛,城市拔地而起,青丝成了白发。

“你们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面对兵团老中青三代建设者代表,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

【知青习近平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青春的记忆,永不褪色。

1969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

十里山路,挑沉甸甸的两捆麦子长时间不换肩;寒冬腊月,第一个跳到粪池里去起粪;打坝夯石,满手掌的水泡磨出了血也从来不“撒尖儿”……在黄土高原深处的梁家河,知青习近平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回望那段日子,他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年轻人在基层墩一墩”】

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这是青年习近平常常思考的人生命题。

1987年,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对刚从厦大毕业的青年人张宏樑这样说:“我上的是梁家河的高中、梁家河的大学。上了这个高中和大学,对老百姓才会有很深的感情。你们一定要下基层,才能培养出对老百姓的感情,才能提高自己,干出实事,做出实效。”

“禾苗在地里墩一墩,才能吃土更深、扎根更实,在风雨中抗倒伏、立得住。年轻人在基层墩一墩,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今天不在办公室交接,到基层去”】

1990年五四青年节那一天,即将离开宁德调任福州的习近平对前来交接工作的同志提议:“我们地委班子交接也搞个创新吧,今天不在办公室交接,到基层去!”

于是他们便在飘着细雨的清晨出发,辗转多地看企业、看工厂、看乡村,向百姓问实情、听心声、话离别……在坦洋村,习近平同当地干部群众袒露心扉:“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功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们的心是永远贴在一起的。”

那一年,习近平37岁。

【“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2022年夏天,四川宜宾学院求实会堂里,习近平总书记被热情的学子们围拢着。

即将毕业的刘江告诉总书记自己还当过兵,总书记关切地问:“在哪儿当的兵?”

“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博湖中队。”

“在那边待了几年?”

“两年。”

“有这个经历很好,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总书记称赞道。

四、肯奋斗

【引用《永久奋斗》中的讲话寄语莘莘学子】

1939年5月,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018年5月,北大燕园内的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这篇《永久奋斗》中的讲话,寄语莘莘学子: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我非常敬佩你”】

2013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来到青年朋友们中间,同大家共话青春。

“登顶世界高峰,探秘神奇的大自然,是我从小的梦想。”作为我国首位成功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陈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感受。

“我非常敬佩你。”听了陈晨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感触良多,“对珠穆朗玛峰,我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20岁出头时,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四川学习农村发展沼气技术,办完事后,在大雪封山时登上峨眉山,十分艰险,下山时到小饭馆吃担担面,人家已经尊我们为英雄了。”

总书记接着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是常为新的】

2021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天地通话”,为这场对话保驾护航的“80后”“90后”也“火”出了圈。

几个月后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提到了这个细节——“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三四十岁,但都是重要岗位的担当者。”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

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墨子”“天问”“嫦娥”,寄托着民族复兴梦想的事业中,处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

【寄语苏翊鸣: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

这是2022年2月15日,中国选手苏翊鸣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决赛夺冠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北京冬奥,非凡的“冰雪盛会”,身披五星红旗的“00后”小将苏翊鸣明亮如火。

“出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成长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夺冠后的苏翊鸣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刻苦训练、突破自我、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

“翊鸣同学:你好!来信收悉。”不久后,苏翊鸣收到了温暖的鼓励,也收到了沉甸甸的期望,“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

文字:朱基钗、黄玥、董博婷、齐琪、张研

推荐阅读
  • 中国历史上10个超励志的名人故事藏着古人的成长智慧读懂受益一生

    中国历史上10个超励志的名人故事藏着古人的成长智慧读懂受益一生

    中华五千年文明长河里,从不缺熠熠生辉的传奇人物。他们中,有人在寒夜里凿壁借光,有人在困境中浪子回头,有人用一生坚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些跨越千年的故事,不仅是...

    09-12

  •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收集的这些故事非常精彩,它们跨越了时空和文化,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壮丽诗篇。这些故事之所以能持续激励我们,是因为它们揭示了通往成功的普遍真理。...

    09-12

  • 励志故事:山城少年坚韧乐观圆梦清华!

    励志故事:山城少年坚韧乐观圆梦清华!

    “我渴望考上清华!”他是从重庆大山里走出的少年黄嘉玮自小父母分开十岁那年母亲因车祸残疾外公靠微薄收入扛起养家重担困难并未将这个家庭打倒家人面对生活依然坚韧乐观的...

    09-10

  • 当年明月的励志故事

    当年明月的励志故事

    当年明月原名石悦,他的励志故事激励着许多人。网络文学创作崛起当年明月早期是一名普通公务员。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天涯社区上发帖分享自己对明代历史的见解。他以“当年明...

    09-10

  • 破茧重生!这些励志故事太燃啦🔥

    破茧重生!这些励志故事太燃啦🔥

    家人们,今天必须给大家分享一些遭遇婚姻背叛后,调整心态重新开始生活的励志故事,希望能给正在经历痛苦的姐妹们打打气!故事一:勇敢追光的小A小A结婚两年就发现老公出轨...

    09-03

  • 走近6名青年人,听他们讲述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故事

    走近6名青年人,听他们讲述传承弘扬抗战精神的故事

    原标题:新时代青年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精神力量(青年圆桌)图①:首都高校师生在“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主题展示活动上演唱《保卫黄河》。和冠欣摄图...

    09-03

  • 激励故事:那些勇敢面对“当下”的人们

    激励故事:那些勇敢面对“当下”的人们

    1. 李明的转折:从拖延到行动的勇者李明曾是一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他梦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但总是用“明天开始”来推迟行动。每天告诉自己:“明天我会开始写作”...

    09-02

  • 穿越千年!中国历史上这十个传奇故事,个个震撼人心

    穿越千年!中国历史上这十个传奇故事,个个震撼人心

    五千年的时光长河,冲刷出无数闪耀的文明碎片,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不断上演,它们或彰显智慧,或诉说坚持,或展现勇气。今天,就带大家走进中国...

    09-01

  • 从春秋到清末:13位历史名人的热血故事,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

    从春秋到清末:13位历史名人的热血故事,藏着中国人的精神密码

    翻开中华历史长卷,总有一些人物跨越千年依然鲜活。他们中,有人为家国鞠躬尽瘁,有人守清廉两袖清风,有人凭智慧破局重生,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大丈夫”“真君子”。今天,...

    09-01

  • 逆境中的坚持:激发内心勇气的励志故事

    逆境中的坚持:激发内心勇气的励志故事

    大家好!今天咱们不讲天马行空的梦想,也不谈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而是聊聊那些在“境”中坚持,靠一股子韧劲儿,闯出一片天的真实故事。毕竟,人生如戏,谁都想演得精彩,...

    08-2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