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半的菜市场,总能看到陈芳推着旧三轮穿梭的身影。车斗里码着二十来把捆得整整齐齐的青菜,沾着新鲜的露水,车把上挂着一个洗得发白的保温袋——那是她给住院的丈夫准备的早饭。
三年前,丈夫突发脑梗,留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三万多外债。医生说康复训练不能停,可一次就要两百块,陈芳咬咬牙,把老家的田转租出去,自己在菜市场租了个小摊,每天凌晨两点去郊区菜农那里收菜,再赶去市场摆摊,中午匆匆给丈夫送完饭,又要赶去医院陪护,晚上回来还得给上中学的儿子批改作业。
最难的是去年冬天,连续半个月的暴雪让路面积了厚厚的冰。陈芳怕耽误卖菜,凌晨一点就裹着两层棉袄出门,三轮车在雪地里打滑,她摔了好几跤,膝盖磕得青一块紫一块,菜叶子也撒了一地。她坐在雪地里看着散落的青菜,眼泪忍不住往下掉,可一想到病床上的丈夫和等着交学费的儿子,又赶紧爬起来,把菜一把把捡起来,用袖子擦干净雪,继续往市场赶。那天她的手冻得肿成了馒头,却硬是把菜全卖完了,拿着皱巴巴的零钱去医院时,还笑着跟丈夫说“今天生意好”。
周围的摊主渐渐摸清了她的难处,有卖肉的大叔每天多留一块瘦肉给她,说“给你家大哥补补”;卖豆腐的阿姨总多送她半块豆腐,说“孩子长身体要营养”;就连常来买菜的张奶奶,每次都特意多买两把,还总说“你家的菜新鲜,吃着放心”。陈芳记着所有人的好,夏天菜价高时,她总把最新鲜的菜留给老顾客,遇到手头紧的邻居,还会笑着说“先拿去吃,下次再给钱”。
上个月,儿子学校组织家长会,陈芳特意提前关了摊,换了件干净的外套赶过去。班主任在会上说,她儿子不仅成绩稳居年级前十,还主动帮班里的同学补习功课,每天放学都会先去医院帮爸爸按摩,再回家写作业。轮到陈芳发言时,她看着台下的家长,哽咽着说:“我没本事给孩子好的生活,可他从来没抱怨过,还总说‘妈妈你别太累’。”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久久的掌声,有家长悄悄抹起了眼泪。
现在,陈芳的丈夫经过康复训练,已经能慢慢拄着拐杖走路了,儿子也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菜市场的摊主们还自发帮她申请了社区的困难补助,有人帮她建了线上订菜群,附近小区的居民都愿意在群里订她的菜,说“吃她的菜放心,帮她一把心里踏实”。
陈芳还是每天推着旧三轮去卖菜,只是车把上的保温袋换了个新的,车斗里偶尔会多几把邻居托她帮忙带的菜。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着说:“累是累,可看着老公安静吃饭的样子,看着儿子拿回奖状的笑脸,就觉得啥都值了。”
这个没什么惊天动地事迹的普通人,用三年的坚守撑起了一个家,用最朴素的善良温暖了身边的人。她的故事被传到网上后,无数网友留言:“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平凡却有力量”“看着她的笑容,突然觉得自己的困难不算什么了”。原来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普通人在困境里不低头、不放弃,还愿意把温暖传递出去的模样——这样的故事,总能戳中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