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林肯,在上任后不久的某一日,将六位幕僚召集起来举行会议。会上,林肯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法案,然而幕僚们看法各异,于是这七人便展开了热烈的争论。
林肯悉心聆听了其他六人发表的意见后,依然坚信自己的观点无误。到了最终决策时刻,六位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可林肯依旧固执己见,宣称:“尽管仅有我一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此法案通过。”
从表面来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显得过于独断专行。实际上,林肯已然对其他六人的看法进行了细致了解,并经过了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那六人持反对意见,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有些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未曾认真考量过该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当力排众议,坚持自我。毕竟,所谓讨论,无非是从诸多不同意见中遴选出最为合理的那个。既然自己是正确的,又有何可犹豫的呢?
在企业之中,此类情形屡见不鲜。新的意见与想法一经提出,必然会遭遇反对者。其中既有对新意见了解不足之人,也有纯粹为反对而反对之人。在一片反对声浪中,领导者仿若鹤立鸡群,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在此种时刻,领导者切勿畏惧孤立。对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人,要满怀热忱,耐心地向其阐明道理,力求让反对者转变为赞成者。而对于那些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凭你如何劝说,恐怕他们也难以接受,那么,就不必寄望于获得他们的赞同。
关键在于,你的提议与决策是正确的。只要掌握了真理,就应坚定不移地予以贯彻。决断之事,并非能由多数人来完成。多数人的意见固然要听取,但作出决断的,终究是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