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外婆

发布者:明湖映柳 2021-11-12 22:25 原作者: 谢江来自: 谢江原创

我的外公外婆

谢 江(大竹县)

昨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日,上午,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大阅兵直播,举国欢庆,心潮难平,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激动不已。中午和下午,遥控板也全部锁定在抗战题材的频道和栏目上。晚饭后,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人民大会堂上演的专场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那些血色记忆,是悲痛与喜悦的交响,震撼不比一般。兴奋了一整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外公和外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永远不再分离。

外婆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多年,她特别的慈祥,音容笑貌至今还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可外公我从来都没见过,因为他出去打日本鬼子的时候,大姨才十岁,妈妈只有一岁多。听妈妈说,外公名叫朱宗顺,以前是老师,长得十分英俊,有德有才,很受街坊邻里的称赞。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挑起侵华战争,国难当头,血气方刚的外公积极响应抗战号召,弃笔从戎,毅然报名参军杀敌。和他一同上前线的,还有他的亲弟弟朱宗遂,未婚。在部队,两兄弟机智勇敢,出生入死,屡获战功,深得部队首长赏识,外公很快被提任为连长。他们兄弟俩互相鼓励,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坚决要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赶出中国。

外婆生于1905年,家住重庆市南岸区的海棠溪,本名姓申,嫁给外公后按照旧俗跟随夫君姓,改名为朱贵清。她读过私塾,知书达理,长得十分清秀,贤惠又勤快,夫妻恩恩爱爱,日子颇为甜蜜。外婆的父亲和祖上都是开药铺的,家境还不错。从外形看,外婆是个典型的柔弱女子,但骨子里却异常坚强,丈夫参军抗日,她不仅全力支持,还把家里所有的钱财都让丈夫和小叔子带上。在那样兵荒马乱的年代,她独自拉扯着两个小女儿,艰辛生活着。

1945年日本投降前几个月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外公接到命令,说是要去参加一次特别的军事行动,很久才会回来,匆匆地回家与妻儿作了告别。没想到,这短短的一别竟成了永别,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不久传来噩耗,说外公所在的军队全部阵亡,外婆悲痛欲绝,看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她发誓一定要好好活下去,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而后,外婆作为抗属、烈属,连续多年都领着政府发放的抚恤金。

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临时迁都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因而被日本作为了战略轰炸的重要目标,连续轰炸长达5年多,200余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投弹1万多枚。成千上万的房屋被破坏,外婆祖上留下来的药铺也被炸成灰烬,亲人全都身亡或流离失所。为了给老百姓避难,政府修了很多的防空洞,至今很多还保留着,有的已改作民防纳凉处。由于日本空袭越来越猛烈,很多外地有亲戚的重庆人决定举家迁徙,于是外婆也跟着他们四处逃荒,几经周折,最后到了大竹。

到大竹后,外婆一个人带着两个小孩,白手起家,靠教人识字,帮人家煮饭、洗衣、缝补等,勉强养家糊口。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个女人也许是嫉妒外婆长得秀气,人缘又好,硬是诬陷说外婆来路不明,肯定是国民党的特务,说什么外公没有死,跟随蒋介石到台湾去了。在那种有理难辨、黑白颠倒的岁月里,身体纤弱且举目无亲的外婆,经常挨批斗,被抄家,遭打骂,外公学生时代的一张黑白照片也被造反派搜到了,还当着外婆的面撕得粉碎。我不敢想象,当时的外婆是怎样的悲愤交加,那可是她用作永久回忆的唯一信物,她的心一定在滴血。外婆含泪对两个女儿说,要相信她们的父亲是好人,绝对不会干伤天害理、不仁不义的事,因为她太了解他了,正直,善良,只会打日本鬼子。 (经典美文摘抄 www.lingdz.com)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家中没有男人,一个人拉扯两个女儿是多么的不容易。可外婆再苦再累也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大姨和妈妈从小都很懂事,读书成绩也好,没有辜负外婆的含辛茹苦。妈妈是班长,也是学生会的干部,参加工作教书几十年,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很受学生的爱戴,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装满了整个抽屉。记得我才几岁的时候,她就被表彰为全市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去参加市上的表彰大会,领回来一张很大的奖状,挂在进门可见的醒目位置,上面写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

小时候,我们的家清贫又简陋,但外婆随时收拾得干干净净,院子里还栽了不少的指甲花、鸡冠花、牵牛花、夜来香。我最喜欢夏天的夜晚,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总要端一盆清水洒在院坝的四周,这样可以降温,晚饭后把凉棍床铺在小院中间。外婆则点上蚊烟,摇着蒲扇,慢悠悠地给我讲女皇武则天、杨门女将佘太君、大唐女将樊梨花,还有双枪老太婆和江姐的故事。现在看来,她心中一直都有着自己的偶像,自己在培养自己的刚强,并代代相传。

在我的印象中,外婆一直都很乐观,几乎看不见愁容,尤其在后人和外人面前。其实,外婆的心一直都在等待,我小时候偶尔见过她默默地注视远方,有时还背过身去抹眼泪。如今我才明白,她一定是在期盼战争中有奇迹出现,他坚信外公没有死,因为外公临走前说过要等他回来。所以外婆这么多年从未改嫁,一直守寡,到86岁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外婆去世那天,我还在外地读书,连最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上,最后一眼也没看到,这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听妈妈说,外婆的眼睛一直没有闭,我想,她那么喜欢我,可能有好多话想要对我说,还有,她苦苦等了几十年的丈夫,再也没有重逢的机会了。

今天,有幸走近95岁的胡文让老人和88岁的张连诚老人,他们都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英雄。当二老佩戴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特制纪念章,抚摸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熠熠生辉的几个大字,忍不住热泪盈眶。紧握着他们颤抖的手,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仿佛见到了从未谋面的外公。我想,如果外公健在,这样的抗战纪念章,他必定也有一枚。

外公,不知道您现在是否还活着,若在,肯定也是一百多岁了,想必你还是深爱着外婆的,因为她是那么的爱你,一直都在等你。她多希望你们能像美国电影《魂断蓝桥》的男女主人翁那样,跨过战争的阴霾,重现在彼此的面前。如果您已经离开人世,希望你们能够在天堂重逢,永不分开。

因战争而远去的外公,是外婆一生的痛,是妈妈一辈子的痛,也是我一阵阵的痛。抗战胜利纪念日,分享着和平的荣光,唯愿人类永远没有仇恨,世界永远没有战争,地球永远没有黑暗。

推荐阅读
  •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重庆老人百万债务撕破父女情! 房产纠纷上演亲情博弈?

    今年重庆发生了一桩闹上热搜的债务纠纷。一位姓赖的中年男人因生意失败欠下一百多万,向两个女儿讨要帮助。他称自己去年把两套价值六十多万的房产过户给女儿,现在房子被她...

    07-12

  •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单亲妈妈的日记 第六篇 亲人和亲情

    “最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往往是陌生人,因为你对他们没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凉的,往往是恋人和亲人,因为你爱他们。”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我只说说亲人。...

    07-05

  •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76岁母亲自述:人到晚年才发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太现实了

    活到这把年纪,我才明白一个道理:亲情和日子一样,都是踏踏实实过出来的,既经不起轰轰烈烈的许诺,也受不了虚情假意的敷衍。我叫孙玉兰,今年七十六岁了,北方小城人,一...

    06-29

  •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熬到60岁才顿悟:兄弟姐妹变仇人,逃不开这3个因果

    人生行至耳顺之年,回望来时路,最深的痛楚往往并非来自外界的风刀霜剑,而是那本应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最终却成了相见无言、甚至反目成仇的陌路。多少人在垂暮...

    06-29

  •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最好的亲情,是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人心,最暖是亲情的回响常言道:“养儿方知父母恩。” 亲情,这份与生俱来的纽带,其深厚与绵长,同样需要用心去呵护与回应。血脉相连是起点,但长久的亲情温暖...

    06-13

  •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私塾之老房子的记忆#我的亲情日记#

    每年春分时候,宗族就会组织“行山”,即拜祭祖先,年轻后辈们都会回去 。这里是以前老一辈们的私塾,也是大家以前的老房子所在。现在是宗族组织拜祭祖先的聚集地。出发前...

    05-23

  •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日记里的军旅路】582:珍贵的亲情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倘若有人问我,亲情爱情友情,哪个重要?我会脱口而出“亲情”。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是因为前...

    05-23

  •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爸爸写给儿子的亲子日记(1)

    2021年11月11日,星期四,晴亲爱的阳阳:今天是你出生后的第404天,1岁零2个月。爸爸决定从今天起,用文字记录下每天与你和哥哥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长或短,或开心或悲伤...

    05-23

  •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生活随笔」亲情,永恒的爱意

    亲情,永恒的爱意李晨  岁月的脚步总在不停地走着,转瞬即逝。前几天,我利用空闲时间整理书箱,无意间翻到厚厚一沓发黄的书信,打开信件,看着泛黄的文字,眼泪不由在眼...

    05-23

  •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大义灭亲”?女子为父亲存款起诉奶奶的悲剧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亲情与法律的碰撞时常让人感到无奈。最近,北京一位女子的故事引发了广泛关注,她为了继承父亲的存款,不得不将年近九旬的奶奶告上法庭。这一幕,...

    05-20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