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悲哀

发布者:十日谈 2021-11-12 22:22 原作者: 小影yxq来自: 小影yxq原创

爷爷原不是本地人,移居到本地。因有一门好手艺,才得已生存。手艺虽好,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要生活下去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爷爷是个“外地人”。在乡下,“外地人”受挤兑是常有的事。所以,爷爷的一生,忍气吞声。

在那个“男尊女卑”还十分盛行的年代。我的姑姑大字不识一个,对爷爷的怨言是我们这一代都知道的。父亲自小不爱学习,初中没上完便辍学了手艺。

母亲和父亲的婚姻是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那个年代挑选另一半的唯一条件就是踏实忠厚,有一门好手艺。

爷爷那个年代,一门手艺够让全家人吃个饱饭。到了父亲这一代,算是“收入”比较高的了,造了小平房。在家乡也算是较先摆脱瓦房的了。

可是在穷乡僻壤的乡下,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冷嘲热讽总少不了。

“呦,那外地佬做了新房子了,这下不得意死”

“哼,现在得意有什么用,他们家,人丁稀少,迟早败掉”

那时候在乡下,谁家不是好几个儿子,这样才能“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可怜爷爷奶奶膝下只有一“子”。

母亲是个恪守本分的人,没有脾气,待人接物总是规规矩矩。

父亲娶了母亲以后,母亲因为身体不好,那时的医学也不发达。所以生下的孩子,一个一个都没有带起。有的一生下就没有了胎息。爷爷整天唉声叹气,奶奶总是说伺候“空头月子”,父亲更把一切责任归究到母亲身上。

家里“无子”的事,又成了尖酸刻薄的三姑六婆们茶后饭后的谈姿。

就这样,直到我的出生。母亲才暂时从风口浪尖上回归平静的生活。

我还小的时候,是幸福的,爷爷奶奶对我的宠溺,真的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亲对我也“惜如珍宝”。

可是我的爷爷,似乎还是一天到晚唉声叹气。他喜欢我,因为我是他的“宝贝孙女”,他唉声叹气,是因为他没有孙子。

所以,等我上了小学,父亲母亲便和我说,要替我生个小弟弟。娇气的我不肯依,我以为到时候他们就不喜欢我了。因为我一直都知道,爷爷想要个“孙子”。我心想,要是生个妹妹就好了。 (情感口述 www.lingdz.com)

后来,母亲真的如我所愿,给我生下两个妹妹。但是我并不开心,因为父亲和母亲总是吵架。父亲一直怨母亲没有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母亲恨父亲的自私无情。

所以那几年,我的家就成了我的噩梦,我不喜欢回家,怕他们把气撒在我身上。有一次,母亲被父亲气得离家出走,端着锄头逼父亲把母亲找回来。父亲只得找回母亲,只是,过不了多久,他们又是无止境的争吵。他们再无心思管我,我从一个大家疼爱的“小公主”,成了没人管的“野孩子”。

再过了两年,父母终于如愿的生下了一个男孩,我的弟弟。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经济条件自然要下降。他们似乎把一切的爱都给了弟弟。我喜欢的,想要的东西,都因为他们的一句“弟弟妹妹还小,父亲一个人不容易”而得不到。

如果从未享受过最好的,或许可以体谅父母的这些无能为力。我的妹妹便是如此,他们从不与弟弟争抢什么,父母说什么便是什么。而我,用一切可笑的方式来与他们抗争。上学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成了十足恶劣的“问题少女”。母亲被我气得抹眼泪,父亲对我挥拳头。我不记得父亲打过我多少次,只是,我一次比一次恨他。我从小把我的父母“重男轻女”挂在嘴边。每次和父亲的“战争”都会引来一群好事的“邻居”在旁“劝架”。其实不过是看笑话罢了。

年幼时才会那么幼稚,长大一些的时候,我开始有些懂父母的无奈。只是,那些年的隔阂,再也无法修补。

工作后,我很少回家,不是没时间。只是,回了家也不能够向弟弟妹妹一样和父母亲近。父母对我总是向对陌生人一样客客气气。

小时候的我,像一只刺猬。逮谁扎谁。用极端的方式去报复父母,导致他们对我敬而远之。

其实,关于“男尊女卑”是那个年代的悲哀,埋怨父母又能如何?

推荐阅读
  •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别偷看我的日记!中国式亲情的边界突围战

    “妈,别再偷看我的日记了!”15岁的李榕在卧室里崩溃大喊,手中的日记本被愤怒地撕成两半。母亲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果盘,脸上的表情在“关心”与“受伤”之间僵住。这幕,...

    04-21

  • 当爱情遇上亲情,她的选择让人泪目

    当爱情遇上亲情,她的选择让人泪目

    在繁华的都市中,林晓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脸上总是挂着阳光般的笑容。她的生活简单而快乐,白天上课,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饭、逛街,偶尔还会在图书馆里埋头...

    04-21

  • 母子拥抱瞬间,代际情感如何弥补?

    母子拥抱瞬间,代际情感如何弥补?

    【开篇:一扇门,两行泪】"河南濮阳的一扇铁门,一张泛黄的脸庞,一声撕心裂肺的‘我的儿嘞’,让无数网友破防。"这个视频里没有华丽的镜头,只有厨房的烟火气、老...

    04-21

  • 兄弟俩的成长日记:妈妈的相机,记录了最美的亲情瞬间

    兄弟俩的成长日记:妈妈的相机,记录了最美的亲情瞬间

    时光飞逝,转眼间,家里的两个小家伙都长大了!这位妈妈用镜头记录下兄弟俩从牙牙学语到如今的点点滴滴,满满都是爱!一起来看看这些珍贵的成长瞬间吧!都说时间是一把杀猪...

    04-19

  •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放下手机,重拾亲情

    今天刷新闻,看到姚明代表在两会上提到“息屏24小时”的建议,我突然想起上周六,儿子抱着平板不撒手,连吃饭都要催三遍的场景。作为家长,我和他爸对视一眼,决定试试这个...

    03-13

  •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父女AA制引发的亲情裂痕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张先生,一位年近六旬的退休教师。他一生兢兢业业,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妻子走的早。是他一个人将女儿抚养长大。而他的女儿小丽,刚大学毕业不...

    03-07

  •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树下的重逢:尘封日记开启的亲情密码

    圣诞前夕,纽约街头弥漫着节日的欢乐氛围,人们匆忙穿梭于挂满彩灯的街道,选购着节日礼物。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古着店内,30 岁的艾丽正仔细翻看着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旧物...

    02-23

  •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病房日记:亲情何以变得陌生,谩骂后的无声绝望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有些人的内心却渐渐被冷漠所侵蚀。我们常常被各种新闻轰炸,看到无数温情故事,但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让人心痛的瞬间。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悄...

    02-20

  •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王焕涛:这个假期,我的教育追寻与亲情守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编者按: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人们对于春节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数不尽的教师群体正在祖国大地上“书写...

    01-27

  •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家庭聚会新风尚:零食日记,美味与亲情的完美邂逅

    在每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中,除了丰盛的正餐外,各式各样的零食总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它们不仅满足了家人们挑剔的味蕾,更在无形中增添了聚会的乐趣,让亲情的交流更加自在和...

    12-25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