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友情是怎么样的?有一段回答说得很好:“不常联络,因为知道两人的关系,不需要靠常联络来维系;时常想起,因为不管在哪里,看到适合你的东西,看到美丽的风景,总想和你分享。”
——摘自《人民日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知己,即便相隔千山万水,心却始终紧紧相连。
记得上学那会儿,总有几个死党,下课一起疯跑,吃饭凑一块儿,连上厕所都要手拉手。
那会儿觉得,这就是友情最好的样子,每天黏在一起,啥话都能说。
可后来,大家各奔东西,为了生活、为了梦想,去了不同的城市,有了不同的圈子。
一开始,还会频繁打电话、发消息,可慢慢地,联系就少了。

我有个发小,我俩从小一起长大,小学、初中都在一个班,每天形影不离。
那时候,我们一起逃课去河边抓鱼,一起在操场上疯跑,为了一个小玩具都能抢得面红耳赤。
后来,他去外地上了大学,我留在了本地。刚开始,我们还经常视频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
可后来,他忙着考研,我忙着工作,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
有时候,我给他发消息,他隔好久才回,我心里难免会有点失落,甚至怀疑,我们的友情是不是变淡了。

前段时间,由于工作上出了个大问题,整个人特别沮丧,又不想让家人担心,就给他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他听到我的声音,马上就听出了不对劲,没等我多说,就开始安慰我,给我出主意。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虽然我们好久没见了,平时联系也不多,但他还是那个最懂我的人。
原来,真正的友情,不是每天都要腻在一起,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他能第一时间给你支持和鼓励。
这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两个老人,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后来,一个老人留在了老家,另一个老人跟着孩子去了大城市生活。
他们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每次见面,都像从来没分开过一样。
有一次,留在老家的老人生病了,住进了医院。
在大城市生活的老人知道后,立刻买了车票赶回来。
他坐在病床前,握着老友的手,一句话也没说,但那种关心和牵挂,都写在了脸上。
后来,老友的病情好转了,他又默默地回了大城市。

你看,这就是惺惺相惜的友情。不需要天天见面,不需要时刻保持联系,但心里始终装着对方。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你身边;在你开心的时候,他也会真心为你祝福。
这种友情,就像一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
可现在,我感觉很多人对友情有了误解。他们觉得,只有经常在一起吃饭、喝酒、逛街,才是真正的友情。
要是朋友几天没联系自己,就会觉得对方不在乎自己了。

于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友情”,他们拼命地参加各种聚会,忙着在社交软件上点赞、评论,可心里却越来越空虚。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的人。他特别热衷于交朋友,手机里存满了各种人的联系方式。
他每天都在各种社交场合中穿梭,看起来朋友很多,可实际上,真正能交心的没几个。
有一次,他工作上遇到了挫折,心情特别低落,想找个人倾诉。
他翻遍了手机通讯录,却不知道该打给谁。最后,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痛苦。
其实,真正的友情,不是靠数量来衡量的,而是靠质量。

那些表面上的热闹,那些虚假的寒暄,根本算不上友情。
真正的友情,是两颗心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给你温暖和力量的东西。
咱们再回头想想,那些曾经形影不离的朋友,为什么后来会各奔东西呢?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变了,而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
我们有了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追求,不能像以前那样整天在一起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友情就结束了。相反,只要我们心里还惦记着对方,还珍惜这份情谊,友情就会一直存在。
就像我和我的发小,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以前那样天天见面,但每次见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和温暖。
我们知道,无论时间过去多久,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这份友情都不会改变。
所以说,咱们不要因为朋友不能时刻陪在自己身边,就怀疑友情。
好的友情,就像一棵大树,它不需要天天浇水施肥,只要根还在,就会在岁月的长河中茁壮成长。

我们要学会珍惜那些惺惺相惜的朋友,哪怕不能形影不离,也要在心里为对方留一个位置。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能拥有一份惺惺相惜的友情,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它让我们在孤独的时候不再感到害怕,在困难的时候有了前进的勇气。
让我们用心去经营这份友情,让它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回首往事,会发现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和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而这份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会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直到永远。
#人民日报每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