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多,手机闹钟响的时候,我还迷迷糊糊的。
伸手摸过手机按掉,坐起来揉了揉眼睛,窗外天还黑着,只有楼道里的感应灯偶尔亮一下。
这次的单子在城东,客户家离我住的地方有点远,得提前出发,赶在产妇早餐前到。
我拎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箱,里面装着换洗衣物、洗漱用品,还有几样给宝宝准备的小玩具——不是规定要带的,是我自己习惯了,怕宝宝认生的时候能派上用场。
锁门的时候,我又检查了一遍钥匙,揣进兜里,然后往公交站走。
凌晨的马路很静,只有扫街的大爷推着车子慢慢走,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在空荡的街上听得特别清楚。
坐公交的时候,我拿出手机,又看了眼客户的资料。
产妇姓林,三十岁,头胎,听说怀孕的时候反应挺重,现在刚生完一周,身体还虚着。
男主人姓周,做互联网的,听中介说平时忙,但对产妇和宝宝挺上心。
我做月嫂五年了,什么样的客户都见过,有的家里热闹,有的家里冷清,有的产妇爱说话,有的不爱吱声。
每次上户前,我都习惯多琢磨琢磨,想着怎么能更快适应人家的生活节奏,把产妇和宝宝照顾好。
公交到站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拖着行李箱往客户家小区走。
小区环境挺好,绿化多,早上有老人带着小孩在散步,还有人在健身器材那边锻炼。
找到客户家所在的楼栋,我按了门铃,很快里面传来脚步声。
门开了,是男主人周先生,穿着家居服,头发有点乱,眼睛里带着点红血丝,应该是晚上没睡好。
“是王阿姨吧?快进来。”他侧身让我进去,声音有点哑。
我点点头,把行李箱拎进来,换了门口准备好的拖鞋。
客厅收拾得挺干净,沙发上搭着几条小毯子,茶几上放着宝宝的奶粉和奶瓶,一看就是提前准备好的。
“林姐还在房间里,刚喂完奶,宝宝刚睡着。”周先生一边帮我拿拖鞋,一边说,“你先歇歇,我去给你倒杯水。”
我赶紧说“不用麻烦,我先去看看林姐和宝宝吧,熟悉下情况”。
跟着周先生进了卧室,产妇林姐靠在床头,脸色有点苍白,看到我进来,笑了笑:“王阿姨来了。”
我走过去,放轻脚步,看了眼旁边婴儿床里的宝宝。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脸圆圆的,呼吸很轻,小手攥着拳头,看着特别小。
“宝宝睡得挺香,林姐你也再歇会,刚喂完奶别累着。”我轻声说。
林姐点点头,叹了口气:“这几天总醒,一晚上得喂两三次,我都有点熬不住了。”
周先生在旁边接话:“她总不让我起来帮忙,说我第二天要上班,其实我也能起来冲奶粉。”
林姐白了他一眼:“你上班那么累,回来再熬着,身体该垮了,我还行,慢慢就习惯了。”
我看着他们俩,心里有点暖,这样互相心疼的夫妻,相处起来应该不难。
我把行李箱放到客房——客户特意收拾出来给我住的,然后就去了厨房。
中介说林姐的月子餐需要清淡,少盐少糖,还得有营养,我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有新鲜的排骨、鲫鱼、鸡蛋、蔬菜,都是备好的。
先煮了小米粥,又蒸了个鸡蛋羹,想着等林姐起来就能吃。
煮粥的时候,我又去卧室看了看,宝宝还没醒,林姐靠在床头看手机,看到我进来,说:“王阿姨,麻烦你了,以后宝宝和我,都得靠你多费心。”
我笑了笑:“放心吧林姐,这都是我该做的,保证把你和宝宝照顾好。”
上午的时候,宝宝醒了,我抱着他换尿布,小家伙不老实,蹬着腿,还哼哼唧唧的。
林姐坐在旁边看着,跟我聊家常,说她之前是做设计的,怀孕后就辞了工作,想着等宝宝大了再回去上班。
“我爸妈在老家,本来想过来帮忙,但是我妈身体不好,只能麻烦你了。”林姐说。
“没事,我就是干这个的,你们放心就行。”我一边给宝宝系尿布扣,一边说。
周先生上午没上班,在客厅处理工作,时不时过来看看,问宝宝饿不饿,问林姐要不要喝水。
中午的时候,我做了清蒸鲫鱼、清炒时蔬,还有一碗排骨汤,都是清淡的口味。
林姐胃口还行,吃了小半碗饭,喝了一碗汤。
周先生坐在旁边陪她吃,自己也没怎么动筷子,总给林姐夹菜:“多吃点,才有奶喂宝宝。”
下午的时候,林姐想睡午觉,我抱着宝宝在客厅溜达,怕他吵到林姐。
宝宝挺乖,睁着眼睛看我,小手抓着我的衣服,不怎么哭。
周先生处理完工作,过来跟我一起逗宝宝:“他好像还挺认你,刚才我抱的时候还哭了。”
我笑了:“宝宝小,对声音和气味敏感,多跟他待待就好了。”
周先生蹲在旁边,看着宝宝的眼睛,轻声说:“你说他这么小,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
我看着他的样子,觉得挺有意思,平时看着挺严肃的人,对着宝宝的时候,眼神特别软。
晚上的时候,宝宝醒得勤,一点多喂了一次,三点多又醒了。
我抱着宝宝拍嗝,后背都汗湿了,客厅里的灯开着小夜灯,昏昏暗暗的。
刚把宝宝哄睡着,准备放回婴儿床,就看到周先生从房间里出来了。
“怎么醒了?”我小声问。
他揉了揉眼睛:“听见宝宝哭了,过来看看,你是不是累了?要不我抱会?”
“不用,刚哄睡着,你赶紧回去睡,明天还得上班。”我说着,把宝宝轻轻放进婴儿床。
周先生没走,站在旁边看了一会,说:“王阿姨,你也别总熬着,要是晚上宝宝醒了,你叫我,我也能搭把手。”
我心里有点热,很少有男主人这么主动说要帮忙的,大多都是觉得照顾宝宝是女人的事。
“没事,我习惯了,你赶紧睡吧,别耽误明天上班。”我推着他往房间走。
他点点头,走的时候又回头看了眼婴儿床,才轻轻带上门。
接下来的几天,相处得都挺顺。
林姐的身体慢慢恢复,胃口也好了不少,有时候还能自己抱着宝宝坐一会。
周先生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宝宝,然后帮林姐倒水、拿东西,有时候还会帮我摘菜、洗碗。
有一次我在厨房做月子餐,周先生进来拿水果,看到我在切排骨,说:“王阿姨,我来切吧,你歇会。”
我愣了一下,说:“不用,我来就行,你去陪林姐吧。”
他没听,接过我手里的刀,还挺熟练:“我平时在家也做饭,就是这几天忙,没来得及。”
看着他切排骨的样子,我心里有点不一样的感觉,说不上来,就是觉得这个男人挺靠谱。
晚上的时候,有时候宝宝醒了,周先生真的会起来,帮我冲奶粉——虽然林姐是母乳喂养,但有时候奶不够,也得加点奶粉。
他冲奶粉的时候,会仔细看说明,水温多少,放多少奶粉,一点都不含糊。
冲完了递给我,还会帮我抱着宝宝,让我喂。
有一次喂完奶,我抱着宝宝拍嗝,周先生在旁边看着,说:“王阿姨,你这么有耐心,肯定很喜欢孩子吧?”
我笑了笑:“是啊,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挺开心的。”
他点点头:“我以前不怎么喜欢小孩,觉得麻烦,现在有了他,觉得挺不一样的,每天回来看到他,再累都觉得值。”
大概过了半个月,林姐的身体好多了,能自己下床走动,有时候还会跟我一起带宝宝晒太阳。
周先生周末不上班,会开车带我们去小区楼下转,他抱着宝宝,林姐挽着他的胳膊,我跟在后面,看着挺幸福的一家人。
有一次周末,我们在楼下晒太阳,宝宝睡着了,周先生把宝宝递给我,让我抱着,他陪林姐在旁边散步。
我抱着宝宝坐在长椅上,看着他们俩的背影,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我知道这种感觉不对,人家是夫妻,我就是个月嫂,不该有这种想法,赶紧摇摇头,把心思收回来。
那天晚上,林姐有点不舒服,说头疼,周先生很着急,要带她去医院。
林姐说不用,可能就是有点着凉,歇会就好。
周先生不放心,让我看着宝宝,他去药店买感冒药。
我抱着宝宝在房间里溜达,林姐靠在床头,脸色不好。
“王阿姨,你说我是不是太娇气了,这点小事还要让他担心。”林姐轻声说。
“怎么会,你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恢复好,头疼不是小事,周先生担心你是应该的。”我安慰她。
没过多久,周先生回来了,手里拿着药,还有一杯温水,小心翼翼地喂林姐吃药。
看着他细心的样子,我心里又开始不对劲,赶紧转身去看宝宝,假装检查宝宝的尿布。
有一次,周先生加班到很晚,回来的时候快十一点了。
我还在客厅等宝宝醒——宝宝一般十一点左右会醒一次,要喂奶。
周先生轻手轻脚地进来,看到我还在,说:“王阿姨,你怎么还没睡?”
“等宝宝醒呢,他差不多该饿了。”我说。
他走过来,坐在旁边的沙发上,叹了口气:“今天太忙了,回来晚了,也没帮上什么忙。”
“你上班已经够累了,不用惦记家里,有我呢。”我笑着说。
他看着我,沉默了一会,说:“王阿姨,你一个人做这份工作,是不是挺辛苦的?经常不在家,家里人放心吗?”
我愣了一下,很少有客户会问我家里的事。
“习惯了,我家孩子大了,在外地上学,不用我操心,我爱人……前年走了。”我轻声说,声音有点哑。
周先生没想到是这样,赶紧说:“对不起啊王阿姨,我不该问这个。”
“没事,都过去挺久了。”我摆摆手,不想提太多。
那天晚上,宝宝醒了,我喂奶的时候,周先生一直坐在旁边看着,没说话。
喂完奶,我抱着宝宝拍嗝,他突然说:“王阿姨,以后你要是有什么事,或者需要帮忙,跟我说,别客气。”
我心里一暖,点点头:“谢谢你周先生,不用麻烦你。”
从那以后,周先生对我好像更上心了。
早上会问我想吃什么早餐,下班回来会带点水果——有时候是草莓,有时候是蓝莓,说让我也补补。
林姐也没多想,还笑着说:“你看你,对王阿姨比对我还好。”
周先生就笑着说:“王阿姨照顾你和宝宝这么辛苦,买点水果怎么了。”
我每次都很不好意思,想拒绝,但他都硬塞给我,说不吃就坏了。
有一次,我感冒了,有点咳嗽,不敢离宝宝太近,怕传染给他。
周先生知道了,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特意去药店买了感冒药,还买了止咳糖浆,递给我的时候说:“你赶紧吃,好得快,别硬扛着。”
我接过药,心里又慌又乱,不知道该说什么。
林姐在旁边说:“王阿姨,你也别太累了,感冒了就多歇会,宝宝有我呢。”
“是啊,你歇会,我下班回来帮你。”周先生也跟着说。
那天我吃了药,睡了一下午,醒来的时候,看到周先生在客厅抱着宝宝,动作有点笨拙,但很小心。
林姐坐在旁边看着,笑着说:“你看他,抱个宝宝跟抱炸弹似的。”
周先生也笑:“这不是怕摔着他嘛,咱们宝宝这么小。”
我站在门口,看着他们一家三口的样子,心里特别难受——我知道我不该有这种感觉,我就是个月嫂,拿人家的钱,干人家的活,怎么能有别的心思。
之后的几天,我开始刻意回避周先生。
他下班回来,我就赶紧去厨房,或者去卧室陪林姐,尽量不跟他单独待着。
他问我话,我也只是简单回答,不敢看他的眼睛。
有一次,他买了水果,递给我,我接过的时候,手指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我赶紧缩回来,说了声“谢谢”就赶紧走了。
我能感觉到他愣了一下,但他没说什么。
林姐好像没发现我的不对劲,还是跟以前一样,跟我聊家常,让我多歇会。
有一次,林姐跟我说:“王阿姨,等宝宝满百天,我想请你吃顿饭,谢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
我赶紧说:“不用不用,这都是我该做的,不用这么客气。”
周先生在旁边说:“应该的,你照顾得这么好,必须得请。”
我没再说话,心里却更慌了——还有一个月我就要下户了,到时候离开这里,应该就不会再想这些了吧。
有一天晚上,宝宝突然发烧了,体温快到38度。
林姐吓坏了,哭着说:“怎么办啊王阿姨,宝宝怎么会发烧呢?是不是我没照顾好他?”
周先生也很着急,但还是安慰林姐:“别慌,咱们先带宝宝去医院,王阿姨,你跟我们一起去吧。”
我赶紧点头,拿了宝宝的衣服、尿不湿,还有退烧药,跟着他们一起去医院。
路上,周先生开车,林姐抱着宝宝,一直在哭,我坐在旁边,帮宝宝擦额头,轻声安慰林姐:“林姐别着急,宝宝可能就是有点着凉,到医院看看就好了。”
到了医院,挂了急诊,医生检查了一下,说就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开了点药,让回家多喂水,注意观察。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宝宝在林姐怀里睡着了。
周先生把车停在楼下,说:“王阿姨,你先上去歇会,我跟林姐把宝宝抱上去。”
“不用,我跟你们一起吧。”我说着,推开车门。
上楼的时候,周先生走在后面,突然说:“王阿姨,谢谢你,昨晚要是没有你,我和林姐都慌了。”
我脚步顿了一下,小声说:“不用谢,这是我该做的。”
他没再说话,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落在我背上,烫得我难受。
从医院回来后,宝宝慢慢好了,林姐也松了口气。
但我心里的疙瘩却越来越大,我知道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再待下去,我怕我会控制不住自己。
有一天,我跟中介说,想提前下户,中介问我怎么了,我说家里有点事。
中介也没多问,就跟客户沟通了。
林姐知道我要提前下户,很惊讶:“王阿姨,怎么突然要走啊?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让你不舒服了?”
我赶紧摇头:“不是不是林姐,是我家里真有点事,不得不回去。”
周先生在旁边看着我,没说话,但我能看到他眼里的失落。
“那你什么时候走啊?能不能再待几天,等我再适应适应。”林姐拉着我的手,舍不得我走。
“我后天就走,林姐,这几天我把该注意的都跟你说清楚,你放心,你已经照顾得很好了。”我轻声说。
那天晚上,我在客房收拾东西,周先生突然敲门进来了。
“王阿姨,你真的要走吗?是不是因为我……”他看着我,眼神很复杂。
我心里一紧,赶紧说:“不是,跟你没关系,是我家里的事。”
他沉默了一会,说:“我知道,我不该对你有别的想法,是我不对,对不起。”
我愣住了,没想到他会说这个,眼泪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赶紧转过身,擦了擦眼泪:“周先生,你别这么说,是我的问题,我不该……”
“不是你的问题,是我,每天看着你照顾我老婆和宝宝,看着你那么辛苦,那么善良,我就控制不住自己。”他打断我,声音有点哑,“我知道这不对,我有老婆,有孩子,我不该这样,但是我……”
“周先生,别说了。”我转过身,看着他,“我们都忘了吧,你好好照顾林姐和宝宝,我走了以后,就不会再打扰你们了。”
他点点头,眼里有泪光:“你以后……多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我嗯了一声,不敢再看他,赶紧说:“你出去吧,我还要收拾东西。”
他走的时候,轻轻带上门,我坐在行李箱旁边,哭了很久——我知道,这段不该有的念想,该结束了。
第二天,我把该注意的都跟林姐说了,比如宝宝什么时候该喂奶,什么时候该换尿布,辅食怎么加,林姐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记下来。
周先生那天没上班,在家陪我们,但他没跟我多说几句话,只是偶尔帮我递点东西。
晚上的时候,林姐做了一桌子菜,说要给我送行。
吃饭的时候,林姐不停地给我夹菜,说:“王阿姨,以后你要是有空,就来看看宝宝,宝宝肯定还记得你。”
我点点头,眼眶有点红,不敢看周先生。
周先生也给我夹了菜,说:“路上注意安全,到家了给我们报个平安。”
我嗯了一声,低下头,赶紧吃饭。
第三天早上,我收拾好东西,准备走了。
林姐抱着宝宝,送我到门口,宝宝好像知道我要走,一直抓着我的衣服,不肯放手。
“宝宝,跟王阿姨说再见。”林姐轻声说。
我摸了摸宝宝的脸,笑着说:“宝宝要听话,好好长大。”
然后我跟林姐说了再见,转身就走了,没敢看周先生——我怕我一看他,就舍不得走了。
走到楼下的时候,我听到周先生在后面喊我:“王阿姨!”
我没回头,加快脚步往前走,眼泪掉在地上,砸出小小的水花。
我知道,我不能回头,回头了,就更放不下了。
之后,我回了家,歇了半个月才接新的单子。
新客户家也是一对年轻夫妻,有个刚出生的宝宝,跟周先生家很像。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起周先生,想起林姐,想起那个小小的宝宝,有时候照顾宝宝的时候会走神,差点出错。
但慢慢的,我就好了——我知道,我是个月嫂,我的工作就是照顾好产妇和宝宝,不能再想那些不该想的。
现在,我还是做月嫂,每天照顾一个又一个宝宝,看着他们从小小的一团,长到会笑,会爬,会叫“阿姨”。
有时候在小区里看到一家三口幸福的样子,我会想起周先生一家,心里会有点酸,但更多的是释然。
那段经历,就像一道疤,偶尔会疼,但也提醒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日子还得往前过,把眼下的活干好,对得起客户,对得起自己,就够了。
至于那些不该有的念想,就让它埋在心底,再也不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