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情感平实的自述里,藏着无数普通人的影子。作者用半生经历

发布者:月月儿 2025-11-12 13:00

文/李三说心里

这是一篇阅读量超800万、展现量达19亿、收益四万余元的爆款文章,旁人穷尽一生或许都难以企及这般佳绩,却出自一位名叫李三清的女子之手!

这篇质朴平实的自述,蕴含着无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作者以半生经历为墨,将“贫穷”二字具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挤公交时的局促不安、在KFC里啃着馒头的酸涩滋味、奖学金与助学贷款沉甸甸的分量。那些将电脑价格换算成稻谷斤数的精打细算、不敢冒险的保守抉择,皆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本能。

有网友感慨,李三清是红安的,自己是黄陂的,她所言皆是实情。自己和她一样,都是乡野孩子,父母皆以种田为生,深知八千块钱,需八九亩田的粮食才能换来,而种八九亩水稻的艰辛,实非言语所能尽述。

与李三清不同的是,她是凭借读书走出了困境,而我则是95年高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一路吃苦打拼而来。

如今,我和小李同学都对自己坚守正确观念所创造的生活感到相当满意。2006年,我在黄陂农村老家盖起了三间两层的房子;2013年,我在年头年尾各购置了一套房产,无需借钱,更无需贷款;2019年5月,我入手了红旗Hs5,成为全国首批、陕西省首台车主;今年四月,我又在黄陂老家增建了二层楼房。

回首过往,我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一切的呢?除了能吃苦耐劳、抓住机遇之外,我想更多的还是源于我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认知,以及我对正念的坚守。

是的,很多人皆是如此,用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将“输不起”的忐忑转化为“慢慢赢”的从容。这世上,有人生来便在罗马,但也有人用双脚一步步丈量着通往罗马的道路。

\最深的共鸣,往往藏在结尾之处:我们普通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高一寸!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实则是平凡人最温柔的反抗。

曾经,我读书时也会为学费、生活费而发愁,但今天,我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让我的孩子不再为这些而担忧,同时告诫他,在享受我为他带来的衣食无忧的同时,也要努力去追寻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我坚信这每一个字都不是凭空捏造的,它们都是作者深入骨髓的记忆与成长历程的结晶!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写出这样一篇让人耐心品读、心生共鸣的好文!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