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大爷的情感自述:自从娶了一个45岁的女人,每天过得实在太苦

发布者:清斋茶舍 2025-8-5 13:00

人到暮年,风霜满面,往昔似流水,一去不复返。正如那句老话:旧梦难追,光阴不再,最难捱的,往往是人心里的孤独与无奈。

我叫李森,今年六十五岁。三年前,身边那个陪我一起熬过苦日子的老太太撒手而去,余生顿失所依,骨子里却还想有个伴,相守朝夕。

邻居介绍,说有个女人,叫阿英,才四十五岁,人还显年轻,遭遇坎坷,丈夫早逝,日子过得也憔悴。劝我见一见,说两人互补,能有依靠。

初见阿英,她微笑却藏忧——像极了那句诗:“眉眼盈盈处,泪痕新又旧。”她说,她懂生活的苦,懂人情冷暖,也盼有个家。于是在大家劝和之下,我娶了她。

原以为人生晚景还能添花,哪料这婚姻,却像一把锁,把我的日子慢慢锁进苦海。

阿英比我年轻二十岁,想法自然不同。她爱热闹,不喜寂静;爱打扮,不顾柴米油盐。每当晨曦初升,我已习惯沏茶喂鸟,可她却忙着翻看手机,刷短视频,聊微信。

她常常说:“老李,你得跟上时代!”可我,已习惯山水黄昏,淡饭粗茶,有时只是静静坐着,不说话,心却很安稳。

渐渐地,家里冷清不少,阿英白天频繁外出,偶尔拿钱回娘家。在我年轻时,家是港湾,而现在,家却像旅馆——她进出自由,我却等待归人。

每到傍晚,屋内格外寂静,只剩我一个人对着昏黄台灯发呆。煮粥吃饭,无人搭理,她说工作乏累、心情烦闷。其实我明白,她不过是嫌弃我老,嫌日子枯燥。

有时我会想,这样的生活到底算什么?是陪伴,还是折磨?三餐难聚,冷板凳做床,窗外风雨已过半生,而家中温暖,却离我越来越远。

世人常说“老来得伴”,可他们大多没说清——年岁的差距,是思想的鸿沟;阅历的不同,是沟通的难题。年轻时埋头赶路,只知肩膀扛责任,年老才发现,再多的钱财物质,也换不回理解和温情。

都说“家有贤妻,福气自来”,可我不曾怪阿英,她只是渴望活得自在,而我,却只能在生活的余波里慢慢消解自己。很多夜里,我悄悄擦亮自己的心事,但又能诉说给谁听?村口老友,只会叹气摇头,儿女远在他乡,无暇顾及。

有时听到邻里闲谈,“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也问过自己:倘若孤独比苦更难,那还有谁能解救年老的寂寞?

有人羡慕我娶了个年轻点的伴侣,可酸楚只有病入骨髓的人自己知晓。“枕畔星河远,茶凉夜更长”,人到老年,到底渴望的,不过是一份懂得,一份安慰。

尘世间,晚景如诗却难写尽情意。人生苦短,余生难求细水长流。如今每一天,我依旧起早贪黑,打理自给自足的田园,看着墙上快要褪色的全家福照片,心底总是泛起一阵阵落寞。

倘若你问我,有没有后悔娶了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女人?我不会埋怨谁。只是明白,幸福从不是选择谁、拥有谁,而是彼此能否用一颗真心呼应、彼此照拂。

人生如逆旅,每个人,终究都是独行客。苦也罢,乐也罢,岁月终将归于沉寂。愿所有和我一样在暮年寻觅温暖的人,都能守得住自己,亦温柔待人——即使无人懂你的深情,也请善待自己。

浮生一场,终究是自己陪自己走到最后。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