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给大家一篇感人泪下的好文章

发布者:翰墨书香 2023-2-24 17:29

零零壹号”神秘人物,真实身份竟是毛主席至亲…

“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不沾父辈的光。”贺麓成院士接受采访时严肃的说。

贺麓成,原名毛岸成,“岸”是他在家族中的辈分,而且也是毛主席的亲侄子。

一提起毛泽东的侄子,人们所熟知的是毛远新。其实,毛泽东有三位亲侄子,另一位便是贺麓成。

毛氏3兄弟,毛泽东居长,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

毛泽民有一子,即毛远新;毛泽覃也有两子,即毛楚雄(毛泽覃与周文楠之子)、贺麓成。

贺麓成跟毛泽东更多一层缘分:贺麓成的生母贺怡的胞姐,便是毛泽东之妻贺子珍。

所以,贺麓成不仅是毛泽东的侄子,又是毛泽东的外甥。

贺麓成本叫“毛岸成”。“岸”是辈分,表明他与毛岸英、毛岸青同辈。

贺是母姓,“麓”是湖南岳麓山之意,表示对故乡的怀念,“成”是革命事业必定成功之意。

他之所以长期用贺麓成这名字,一是他年幼时处于白色恐怖之下,姓毛会暴露他的真实身份。

他成年后不姓毛,内中的原因与李敏、李讷不姓毛一样,因为毛泽东成了中国人民的领袖,他不愿意暴露与毛泽东之间近亲的关系。

贺麓成父亲—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三弟,1935 年4月26日,任红军独立师师长。

毛泽覃在瑞金指挥突围战中不幸牺牲,因战事紧迫,母亲贺怡(贺子珍妹)将刚出生三个月的贺麓成寄养在亲友家中。

解放后,母子相认,贺麓成回到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生活。

但久别重逢没多久,1949年母亲贺怡在工作途中突发车祸去世。

中央一直以为贺麓成和贺怡一起牺牲了,然而贺麓成并没有遇难,随后一直跟随贺子珍生活。

贺子珍一直都教导他不要靠着父辈的光环生活,所以他一生为人低调。

贺子珍留下了贺麓成在上海上学,于是贺麓成来到了位于上海西南郊的上海中学。

老师问他,上几年级?他回答说,上高二。这位来自江西乡下的“老表”,可以说是不知天高地厚。

上海中学是上海第一流的中学,他在这里上高一能够跟得上就算很不错了,而他却要“跳”入高二!

他以为,在永新上小学时能连连跳级,如今也不妨一“跳”。

开学之后,贺麓成尝到了上海中学的厉害: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学习制度非常严格。

干部子弟、烈士子弟们大都来自江西或者陕北,根本跟不上这里的教学进度。

他们之中十有八九打“退堂鼓”,离开了上海中学,有的去参军,有的去当干部。

舅舅贺敏学知道这些情况后对贺麓成说:“你还是好好念书吧,别去‘参军’,也别去‘参干’。

我们贺家都是革命军人、革命干部,缺的是教授。现在国家需要建设,需要知识分子,就应该专心于学习。”

舅舅的话,对贺麓成确立毕生的志向起了莫大的作用。

讲一口江西“土话”的贺麓成刚开始在上海中学也受到歧视,被看作 “土包子”,但他却不气馁。

几个月后,那里的老师不能不对他刮目相看。他的数学成绩满分,其他成绩也都不错,很快跃入班里前三名。

贺子珍很为贺麓成优异的学习成绩感到高兴,贺子珍甚至请贺麓成当她的老师。

有一回,贺子珍要他陪着去书店买书,然后要他教她。

那时,贺子珍很想在工作上有一番作为,所以开始自学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这些课程。

这样,贺麓成便一度成了贺子珍的“老师”。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的名牌大学——交通大学,进入电力系学习。

交通大学在上海市区的徐家汇,离贺麓成舅舅贺敏学的家很近。当时贺敏学担任上海防空司令,贺麓成就住到舅舅家里。

每逢星期天,他就去看望姨妈。有时,贺子珍到贺敏学家里去,跟他们一起度过体息日。

贺麓成每月领到22元烈属助学金,总是省下5元寄给江西乡下抚养过他的乡亲。

贺子珍知道后,称赞他没有“忘本”。

50年代,中国的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这时,贺敏学又一次告诫贺麓成:

“别管那些运动,好好读你的书。我希望你将来在专业上有所作为,做一个优秀的专家。”

舅舅的这些话,深刻地影响了贺麓成。

在交通大学,他的学业也极为优秀。但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世——填学生登记表时,他只写父母“早已亡故”。

他完全以一个普通学生的面目出现在学校里,直至现在,他的中学、大学同学也不一定知道他的身世。

1956年夏,他在交通大学毕业,考取了当时最难考的留苏研究生。

舅舅贺敏学听到这一喜讯,说贺家出“状元”了。其实,更准确一点说,是毛家出“状元”了。

1956年夏秋之际,贺麓成从上海前往北京,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

一年之后,他却因当时中苏关系变化未能出国读书,被组织上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今天的航天工业部)研究“地对地导弹”。

就这样,贺麓成穿上了军装,成了军人。

虽然他长期在北京工作,但从未提出见毛主席,也未给毛主席写过任何书信。

1956年l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绝密的气氛中宣告成立,聂荣臻元帅担任院长。

该院成为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这一研究院诞生之后,急需调集一批政治上绝对可靠、业务能力又拔尖的精兵强将。

1958 年初,一身戎装的贺麓成来到钱学森麾下;1961年,贺麓成成为中国第一批导弹工程师。

在那些日子里,贺麓成翻译了近百万字的导弹技术资料,拟制的图纸资料达数十本。

尤为重要的是,贺麓成和另一位工程师王太楚经过反复钻研,提出了自己创造的导弹控制方案。

经过专家们的仔细讨论,认为这一方案是正确可行的,遂采用了这一方案。

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这一成功,确立了贺麓成在导弹研制工作中的权威地位,他成为中国自己培养的最优秀的导弹专家。

毛泽东为中国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获得成功而欣喜。但是,他并不知道他的亲侄子贺麓成是这一成功的大功臣。

贺麓成、王太楚等的这一重大贡献,直到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外界才略有所知。

后来,贺麓成还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

70年代,“文 G”狂飚席卷全国。

贺麓成依然遵照舅舅贺敏学的嘱咐不卷入政治运动。他仍然埋头在一大堆文献、图纸、数据之中。

在这大动乱的时刻,他躲进小房间专心致志研究导弹理论,他的许多重要论文,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完成的。

尽管他远离狂潮,但仍被列入“五一六分子”名单,受到“审查”。他默默地承受着政治磨难。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亮出“毛泽东亲侄子”这张足以消灾弥祸的王牌。

尽管他的堂弟毛远新在这时飞黄腾达,可他并不羡慕,他仍然埋头钻研导弹技术。

贺麓成涉猎面甚广,他对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洲际导弹的研制也作出了贡献。1980年,国防部五院终于开始评定高级职称。

众望所归,贺麓成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被评上高级职称的人,所以他的职称证书上印着“001号”。

除了航天专家钱学森博士那一代之外,贺麓成成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航天专家。

最为可贵的是,这“001号” 是贺麓成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并没有沾他的先辈半点光,没有沾“中国的001号”——毛泽东的半点光。

反过来,贺麓成倒为毛氏家族争光:他是毛氏家族中不多见的高级技术专家。

他的成功表明,作为中国如此显赫的家族的后裔,走出家族的光环,也能成为第一流的人才。

(右,贺麓成院士)

1983年,民政部给毛泽覃发放烈士证书,发通知到了贺麓成的单位,至此贺麓成的同事们才知道贺麓成是毛主席的亲侄子。

贺麓成成为导弹工程师时,是按营级干部分配一套居住面积为2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住就是20年。

房子里没有煤气,他常常为煤炉熄火而苦恼。

后来,随着他在导弹事业上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他被提升为团级、师级,这全然凭他自己的努力,与“皇亲国戚”无关。

他再三诚恳地说:“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不沾父辈的光。”

退休之后的贺麓成一直从事公益事业,他的愿望是做一个普通人。

他这一辈子确实也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同事总是亲热地喊他“老贺”,年轻人则称他“贺老师”。

他的妻子谭晓虹是一位医生,他们有一子一女。他说,他的儿子将恢复本姓——毛。


贺麓成曾说:

“我喜欢岸英哥哥写的一段话:

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

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

毛泽东的子女妻舅,

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

除了其他原因外正在于此,

皇亲国戚仗势发财、

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来临了。


贺麓成他用一生默默的诠释了,

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他是烈士的孩子,是毛家的骄傲!

更是人民之幸,中国之幸!

今天,让我们为他喝彩!

推荐阅读
  • 一篇感动的文章,希望所有人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一篇感动的文章,希望所有人都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邱砚第一次觉得天要塌,是在妹妹邱念咳着咳着,突然栽倒在饭桌旁的那个傍晚。彼时他刚从镇上的修车铺下班,蓝布工装袖口还沾着黑亮的机油,指缝里嵌着洗不净的油污,怀里却...

    09-11

  • 今日头条情感文章:暖心又催泪!这些人间真情,戳中内心软肋

    今日头条情感文章:暖心又催泪!这些人间真情,戳中内心软肋

    原文/逐梦前行在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的今日头条,总有一些情感爆文似重锤,狠狠敲击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人不禁泪洒人间。今天,就带大家走进那些令人心碎却又无比温暖...

    08-31

  • 深夜催泪文章

    深夜催泪文章

    某个城市的角落里,男孩总会提前半小时等在公交站,手里攥着一瓶温好的牛奶。女孩晚自习结束从校门出来,总能看见他靠在路灯杆上,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沉默的守护者。“又...

    08-27

  • 一条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一碗人间烟火,伴盏岁月沉浮

    一条催人泪下的情感文章:一碗人间烟火,伴盏岁月沉浮

    夏天的河南街头,总能遇见动人的生活画面:一位白发老人推着小车,在橘色的路灯下默默地煮着热面。炉火轻跳,空气里满是烟火气息。这份安静和纯粹,没什么轰动,却直击人心...

    08-25

  • 文章精彩感人

    文章精彩感人

    **前言**婚姻的崩塌,有时并非源于激烈的争吵或背叛,而是始于一方彻底的沉默。当一个女人不再抱怨、不再期待,甚至不再看你一眼时,这段关系早已走向终点。这背后隐藏着怎...

    08-22

  • 一篇感人的文章,中年人的,梦想与坚守,

    一篇感人的文章,中年人的,梦想与坚守,

    晨光里的约定凌晨四点半的老城区,巷口的路灯还亮着昏黄的光。王建国蹲在早餐车后揉面,面团在他掌心反复翻转,带着规律的“砰砰”声。妻子刘梅正往保温桶里码包子,指尖被...

    08-02

  • 读书,守一份纯粹

    读书,守一份纯粹

    文丨张安然 图丨网络前些日子,一位年近六旬的农民工在北京西单逛书店时,恰巧赶上了陈行甲的新书分享会。因其着装打扮看起来与周围的环境有所悬殊,很快引起了《人民日报...

    07-31

  • 文章感人

    文章感人

    就在那一瞬间,时间仿佛静止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味道。厨房的火势迅速蔓延,屋内的住户在外焦急等待,却始终没有回应。危急时刻,平凡的身...

    07-14

  • 什么样的文章,让你感动到泪奔!

    什么样的文章,让你感动到泪奔!

    文/炎铭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几次不为人知的泪奔时刻。有人说,眼泪,从不是脆弱的标志,而是心灵偷偷拂尘后的一片净土。尤其活到中年,日子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表面波澜...

    07-05

  • 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生动地展现了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互助的力量

    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生动地展现了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互助的力量

    这篇文章非常感人,它生动地展现了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和互助的力量。让我来帮你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几个关键点:她是整个事件的发起者。身处千里之外,面对父母的困境,她没...

    07-02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