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困了整整半个月。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那些四处碰壁的白天,都在那个寻常的午后,因为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消散——我想,该去见见那位多年老友了。
他的办公室还是老样子,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后,他正对着电话快速交代着什么。见我来了,随手一指沙发,继续说完最后几句。没等寒暄,我便开始讲述这半个月的困境,说得有些语无伦次。他安静听着,偶尔点头。
不到三分钟,我刚说完概要,他已经拿起手机。“我明白了。”他说。接着打了几个电话,语气简洁明了:“对,是我老朋友……你帮忙看看……好的,我让他现在过去。”挂断后,他撕了张便签写了个名字和电话:“去找他,现在就去。”
没有客套的“别着急”,也没有虚伪的“包在我身上”,甚至没说“再见”。我拿着那张薄薄的便签,像是握着最后的希望。
见到那位负责人时,我有些忐忑。没想到对方格外客气,仔细听完我的情况,当即开始帮我梳理流程、联系相关人员。那些困扰我半个月的难题,在他的协调下一一找到了解决方案。临走时,他特意送到电梯口:“他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事情顺利得让我恍惚。回程路上,我想着一定要好好谢谢老友。推开他办公室的门,感谢的话还没说出口,他先抬起头:“怎么样?”
“挺好的。”我说。
他点点头,一边收拾文件一边说:“我下午去开会,不在办公室。不过不要紧,有任何问题随时给我电话。”说完拎起公文包,拍拍我的肩膀,匆匆走了。
站在空下来的办公室里,我心里暖暖的。这就是真正的老友——不需要客套的感谢,不需要刻意的回报。在你需要的时候,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铺路;在你想要表达感激时,他已经转身继续自己的行程。
想起这些年的交往,我们并不常联系,偶尔相聚也是简单吃个饭。但每次遇到真正的难关,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彼此。他从不轻易许诺,可只要答应的事,必定全力以赴;我也不会把“谢谢”挂在嘴边,但会把这份情谊深深记在心里。
这种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信任和理解,比任何誓言都来得珍贵。它让你知道,在这纷繁世间,你从来不是独自一人。那个匆匆离去的背影,那些简短的对话,比千言万语更让人安心。
窗外的阳光正好,半个月来第一次,我觉得可以好好呼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