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人说“好闺蜜就该一辈子无话不谈”,可没人提过——当曾经黏着彼此的人,慢慢变得没话可说时,那种尴尬比吵架还让人难受。我以为自己能把这份友情攥紧,直到上周和阿瑶约完咖啡,才发现有些关系的疏远,连原因都找不到,更别说“怎么挽回”。

我们约在大学时常去的那家咖啡店,阿瑶迟到了10分钟。她走进来的时候,我愣了一下:以前总穿运动服的人,现在穿了条收腰的连衣裙,头发也烫成了精致的大卷,和记忆里那个会抢我半块面包的姑娘,好像隔了一层雾。

点单的时候,她抬头问我:“你还喝美式吗?加两勺糖那种。”我攥着菜单的手指顿了顿——其实三年前我就改喝拿铁了,怕苦,也怕喝了晚上失眠。可我没说,只是点了点头:“嗯,老样子。”

咖啡端上来的时候,她把手机放在桌角,屏幕亮着,是她和另一个女生的合照,背景是我从没去过的海边,配文是“我的宝藏女孩”。我记得以前她的朋友圈,十条有八条都有我:一起在操场哭的夜晚、挤在一张床上看电影的周末、毕业时抱着哭的火车站……那些照片,好像早就被她从相册里删掉了。

我们没怎么说话。她偶尔提两句工作上的事,说新同事很照顾她,说领导很认可她的方案;我想插句嘴,说我最近遇到的麻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怕她觉得我在抱怨,更怕她接不上话,让空气更僵。结账的时候,她抢着付了钱,笑着说“下次你请”,可我们都没提“下次”是哪天,连眼神都没敢对视。

分开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风一吹,眼睛突然有点酸。晚上翻手机的时候,我点开了和阿瑶的聊天记录:从大学时每天几十条消息,到后来一周几条,再到去年她生日,我发了句“生日快乐”,她隔了一天才回“谢谢”。

其实我知道,疏远是从去年她搬家开始的。那时候她跟我说“周末帮我搬个家吧”,我因为要赶项目报告,说“抱歉啊,我得加班”。后来她没再提,我也没问,就这么一天天断了联系。我总想着“等忙完这阵就找她”,可忙完一阵又有新的事,等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站在了彼此的生活之外。

现在我经常会想:如果那天我请假去帮她搬家,我们会不会还像以前一样?如果刚才喝咖啡时,我敢说“我早就不喝美式了”,会不会能多聊两句?可我没有答案——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把这段友情拉回来,甚至不知道我们现在还算不算“朋友”。

昨天刷朋友圈,看到阿瑶发了和那个海边合照女生的新动态:她们去了我们以前常去的游乐园,坐了我们当年没敢坐的过山车,配文是“永远的偏爱”。我盯着屏幕看了好久,没点赞,也没评论,只是把手机调成了静音。

钱包里还放着那家咖啡店的会员卡,上次消费记录停留在上周。下次路过的时候,我不知道要不要进去再点一杯拿铁,也不知道会不会再遇到那个穿连衣裙的姑娘——我只知道,有些友情就像秋天的叶子,风一吹就落了,我捡不起来,也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