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妹省亲情难尽

发布者:半月一了 2025-7-19 13:00

题记:

2025年6月17日周二《陕西交通》副刊登载作家丁晨一篇散文《胞妹省亲情难尽》。现全文编发,以飨读者。

胞妹省亲情难尽

文|丁 晨

1978年的一个傍晚,秋风卷着落叶,秋雨洒满古城,随着东去的列车震耳的汽笛声和“哐当哐当”的火车声,胞妹黎明离别了生她养她的古城西安,远嫁到千里之遥的河北省了。这一别,竟是 47 载光阴。如今父母虽已作古半世纪,胞妹她却总携子女,行程千里将亲情、乡愁缝裹进每一次省亲的行囊。

2025乙巳蛇年的人间四月天,胞妹黎明只身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回到久别的西安,完成她渴盼已久的省亲之旅。探望、陪伴两个哥嫂是她许久的夙愿;两个哥嫂与胞妹久别重逢,也是我们兄妹欢聚的盛大节日。我们家兄妹四人,大哥嫂已去世多年,现我们兄妹仨,虽已是七老八十人了,却仍记着《诗经》里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的古训。父母的恩诲,像刻在骨子里的印记,在岁月褶皱里愈发清晰。我们兄妹恩爱情深,相互帮衬,相互关照,同命相依。

我们父母去世后,胞妹黎明每次久别归家省亲之旅,都分别居住在二哥和我的家里。犹如王安石《示长安君》诗曰“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一怆情”。这次历时40天的西安之旅,时间长,行程满,情意浓,感悟多,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和印象......

五月二日,我们兄妹三人手捧鲜花和祭品,由儿子驱车赴三兆公墓园,给先考先妣扫墓。这也是胞妹黎明,此次回西安省亲的头等大事。“五一”的假日,当游人都无奈地拥堵在路上和旅游景点时,我们却很快地在静悄悄、寂静无人的墓园,寻觅到父母的墓碑。此时,我想到了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说的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人世间父母与子女之情,杨绛先生深刻地揭示了亲情的珍贵和美好,人生的无常和奋斗。父母与子女,这既是一场天使的相遇,也是一场悲壮的离别。我们从上小学就背诵孟郊《游子吟》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道尽了父母的恩情和子女的感恩之情。可此时我突然还想到慈禧《祝父母诗》诗句“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专横跋扈、穷奢极欲、扼杀维新,以皇权之尊的慈禧太后,却能以如此朴素的诗句,表达了她作为普通人柔弱的一面。也真切地表达了父母与子女割舍不断的血浓于水感情关系。

对此我领悟: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帝王后妃,血脉里的牵挂原是相通的。二哥和我在二老墓碑前,表达了我们兄妹及子孙们对二老的感念和缅怀之情,并向二老表证:我们兄妹及子孙们会永远精诚团结,走好人生之路。胞妹黎明哽咽地在二老墓碑前泣诉:女儿路远,未能岁岁扫墓祭拜,深感愧疚,但父母的恩诲,永远牢记,请二老原谅放心。懂事的儿子在墓碑前,为他从未见过面的爷爷奶奶跪拜祭祀。

胞妹黎明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西安上学,高中毕业后在陕西大荔县农村插队落户。因而在西安,有忘不了的老发小、老插友和老学友。黎明的到来,让昔日的发小、老知青、学友倍感高兴。多次盼望在一起聚会聊天,畅叙他们难忘的童年和青葱的蹉跎岁月。

在一个“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初夏的一天,借着胞妹这次回西安省亲,我偕妻陪伴邀约她昔日的发小、插队的队友和同校学友,终于友情相聚了。离别是一首未完的凄美诗篇,离别是情感的伤痛与惆怅。离别越久,伤感与思念越强烈。发小、插队的队友和学友都自然成了朋友。朋友往往不在身边,却在心里;不在生活里,却在生命里。这次难得的小聚,是胞妹黎明对昔日思念朋友的一种答谢,也是对友情加乡情的一种释怀。聚会上朋友们的欢声笑语,感怀畅饮,吟诗歌唱,拍照留念,忘掉了年龄,忘掉了时间,令人动容。这氛围,让唐·岑参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唐·韦应物的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和宋·范成大的“故人相见似河清,恰逢梅柳动,高兴逐春生”的美好诗词,在杯盏碰撞声中鲜活起来。

胞妹黎明这次省亲,重返、看望她的母校,自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西师附小和西安老五中,分别是我们兄妹仨的小学和中学母校。胞妹离开西师附小已64年,离开老五中也半个多世纪了。岁月悠悠,沧桑巨变。在建校百年的西师附小名校史展室里,胞妹查到了已经泛黄了的她们1961届毕业班的合影照,惊喜万分,不胜感慨。

在我们来到了老五中即关中书院旧址,也就是今天的西安文理学院门前,母校在搞基建,没能入内,只好在母校大门前拍照留念。胞妹说:虽母校已人非、物非,连西安老五中竟也不复存在了,但母校在我们心里,是母校教养、培育了我们,所以不能忘记母校。我说:母校在学子的心目中是举足轻重的,如今世上已无母校西安老五中了,从此也就了却了我们再回母校的念想。

西安书院门老的大吉厂巷一座破旧的四合小院,是父母和我们兄妹仨童年、少年和青年居住生活过的地方。胞妹满怀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在我和妻陪伴下,漫步在古色古香的书院门街,寻觅她魂牵梦绕中的老屋——大吉厂巷13号小院。其实,昔日纯粹的居民住宅四合院大吉厂小巷子,早已湮没在城市改造的浪潮里了,只留下了约90多米长的买卖书画、文房四宝等商业一条街,现名叫“大吉昌”。胞妹心生感慨,失落惆怅地说:在今天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中,农村需要不忘乡愁,城市需要不忘寻根。像类似大吉厂这样古朴、独特的四合院老巷子,全都改造成商业一条街,那我们游子到哪去寻根?我说是啊,古朴古风,独具特色的老街巷,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历史。

胞妹的这次省亲之旅,也是寻根之旅。西安古城墙是我和小妹孩童时代攀登、游玩和乘凉的乐园。我们参观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我对胞妹说:西安城墙像是一座天然博物馆,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就是“馆中之馆”。这种城墙内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罕见的。胞妹说:有幸目睹了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的宏伟和博大,令人震撼满足,兴奋酣畅。然后,我们相互搀扶,攀登上胞妹盼望已久的西安古城墙。漫步在巍巍的古城墙上,举目远眺,城内那一排排崭新的仿古建筑和城外碧水粼粼、绿树掩映的护城河,尽收眼底。胞妹说:脚踏着这建于明代有600多年厚重的城墙土地,我感到踏实了,我回家了。走了一段,她突然急忙敛足,驻足凝视,沉思远眺——那里曾是我们家大吉厂巷13号老屋的方向。这也是我们远在外地的家人,每次归家上城墙必要完成的远眺。可老的大吉厂巷早已名存实沦殁了,大吉厂13号老屋,在哪里呢?

走下城墙,一个饭后的傍晚,我偕妻陪伴胞妹漫步在西安环城公园。如今,经过保护、修缮一新的西安环城公园,完整壮阔,绿树成荫,碧水环绕,曲径通幽,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早已成为西安市民休憩娱乐和游客游览胜地。它宛如一个巨大而美丽多彩的花环,镶绕在古城墙的周围。漫步环城公园的小路上,仿佛完全走进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公园。胞妹盛赞:这是我走过的最舒服、最惬意的散步公园。

西安的名胜古迹,也是这次胞妹省亲之旅、寻根之旅所要参观游览的内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城标志性建筑,是中国现存的同类建筑中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鼓楼,可黎明一直都未登上过。借着省亲之旅、寻根之旅,今日得宽余,我陪她补上这一课,让她终于登上了钟鼓楼。钟鼓楼精美的建筑结构,华丽的建筑色彩,典雅的装饰构件及到位的安保措施和现代管理技术,让胞妹赞叹不已。她说:不上钟鼓楼,就等于没来西安。登上了钟鼓楼,就证明我来了西安。

大雁塔、小雁塔是小妹每次来西安必逛得景点,当然这次也不例外。新颖的大雁塔音乐喷泉,号称拥有世界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胞妹观看了,确实令人震撼。

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的重要标志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院以“古都西安”为题,以西安历代文物的展示为基础,突出反映西安的都城发展史和都城社会生活状况。在“古都西安”的总标题下,又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两部分。胞妹说:作为西安人,太需要来博物院打卡参观,了解西安的历史和和发展。

胞妹还兴致很高地在亲人陪伴下,游览了大唐芙蓉园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虽然这两处都是大规模的仿古人造景观,但现已成为古城西安的地标性建筑。建筑面积规模之恢宏,景观造型之壮观,都令胞妹感慨千年古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特别是参观穿越千年时光,步入灯火璀璨的大唐不夜城,每一步都感觉踏着盛唐的历史回响。胞妹说:不虚此行,很值得观赏。

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是胞妹和我们感受收获最大。西安碑林博物馆,可不是以前的老西安碑林。博物馆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现西安碑林博物馆建筑规模恢宏,大气磅礴,分地上地下三层,就是走马观花式参观,一天也看不完。博物馆利用高科技,主要在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大屏、高清数字扫描画面和手写临摹等功能,让游客能够更直观、清晰地感受文字之美,文物之奇妙。

这些高科技手段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还增强了文物的活化利用。例如,老馆区通过优化参观路线、充实展览内容、完善辅展信息、增加互动展项等方式,提升了碑刻文物的展示效果。北区场馆则结合建筑构造的空间形式,通过互联网+数字展览等创新设计方式,加强对馆藏文物的活化利用。我和妻陪伴胞妹整整参观了一天,还远没看完。我们深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伦奇妙而自豪,而感动。

我们兄嫂利用这次胞妹省亲之旅,还专为黎明组织了一次杨凌一日游,放松了心情,领略了陕西县域的美好风光。胞妹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亲情体验。

省亲路上,西安美食小吃羊肉泡、葫芦头、肉夹馍、凉皮子、水晶饼、热甑糕、腊羊肉、灌汤包、炸油糕、葫芦鸡、卤汁凉粉......胞妹当然免不了,要一一品尝。除了葫芦头、卤汁凉粉,她有些不太接受,其余美食她觉得都很地道,腊羊肉和水晶饼,她返回石家庄时,还把家乡的味道寄回河北了。

这次胞妹归家西安省亲,二哥专为她办了临时居住证和“西安市老年乘车卡”。有了这老年卡出门坐公交、乘地铁就方便多了。胞妹连日来,穿行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和旅游景点,深为古城西安的美丽和巨大变化而赞叹和感动。作为游子她感叹西安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西安它有保护完好的名胜古迹,又有现代化的市政建设和交通设施,已成为西部国际大都市。胞妹特别对西安地铁8号线明亮堂皇的候车站璀璨的穹顶,赞叹说:“比有些大城市的地铁站还气派!”,可我知道,印刻在她心里,最不能忘记的亮光,始终是大吉厂巷13号老屋里,那盏昏黄的煤油灯光。

端午节之前的一个上午,胞妹以她的名义,为我们哥嫂两家,举行了答谢宴。大家相互举杯,祝福亲情永驻 ,安康幸福。然后胞妹打理好行装,要返程了。我和妻乘地铁把她送到西安北站。

车站外,古城墙的轮廓渐远,候车室内,连日来我们兄妹欢聚难舍的镜头,却不停地在脑海里闪现。我突然想起唐·雍陶的《题情尽桥》诗句“从来只有情难尽”。这次胞妹黎明的省亲之旅、寻根之旅,这血脉相连的牵挂,永远是岁月也斩不断的长线,这不正是:胞妹省亲情难尽吗?!

丁晨,祖籍河北省邢台市任县人, “老三届”高六六知青、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陕西交通报》副总编辑、陕西省交通作家协会主席、陕西省作协理事、陕西省作协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个人散文集《秋叶》《迟到的欣慰》《幽敻含光门》《寻找》《丝路之魂》5部,主编和参与编著的文学作品集、好新闻作品集锦和交通史志等30余部已出版发行。有部分作品获奖。其散文创作个人成就词条,编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散文家大辞典》。

推荐阅读
  •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震惊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长大以后,才明白,父母和家就像天边的星辰,无论走多远,总会在遥远的夜空静静陪着你。不管是咫尺还是万里,那根细细的、温热的、藏在骨子里的牵挂,从未断过。一生很短,...

    07-19

  •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情感爆文:《子欲养而亲不待,亲情的痛无法弥补》

    人到中年,越发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六个字的厚重。翻翻老相册,爸妈年轻的模样还在眼前,回过神,镜中的自己,两鬓已有了霜色。时间,真是个不留情面的魔法师。小时候,...

    07-19

  • 散文:亲情之念

    散文:亲情之念

    薄暮冥冥,幽思悄起,念及亲情,心中缱绻。往昔岁月,如丝缕缠绕于心间,难以释怀。忆幼时,亲长之爱,宛如暖阳照拂。祖父之怀,宽厚而温暖,其笑声朗朗,似能驱散世间一切...

    07-19

  •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宝藏亲情主题治愈文章,快来了解!”

    亲情,是一种像炉火一样的情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亲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它不像爱情那般炽热,也不像友情可能会随着时间和距离而变淡。亲...

    07-19

  •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头条情感文章《亲情裂痕的守护》

    医院消毒水的气味刺得人鼻腔发酸,姐姐攥着缴费单的手微微发抖,弟弟却突然伸手拦住她:“这钱不能全由你出。母亲重病住院后,姐弟俩第一次起了争执。姐姐把存折拍在桌上,...

    07-19

  • 胞妹省亲情难尽

    胞妹省亲情难尽

    题记:2025年6月17日周二《陕西交通》副刊登载作家丁晨一篇散文《胞妹省亲情难尽》。现全文编发,以飨读者。胞妹省亲情难尽文|丁 晨1978年的一个傍晚,秋风卷着落叶,秋雨...

    07-19

  •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亲情:岁月里永不褪色的眷恋

    曾以为,亲情是平淡日子里的寻常相伴;长大后才惊觉,它是生命长河中最深沉的羁绊。就像一条无形却坚韧的线,悄无声息地贯穿人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扯不断,理还乱。...

    07-19

  •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情感爆款文章:《亲情的牵挂,是跨越山海,也斩不断的线》

    谁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看地图和路程?隔着千里,一通电话、一条微信,亲情的那根“线”依然紧紧相连。有人说,家是世界上唯一不用讲条件的地方。确实如此,亲情,总能在...

    07-19

  • 春阳淡影

    春阳淡影

    又一个春天来了,乌蒙深处的山野,草树萌发,如果时间回流,父母亲应该在开始春天的劳作了吧。云影滤下淡淡的春阳,梦为远别,清明前后我的脑海总是浮现一些小时候母亲对我...

    07-19

  •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重生文》推荐:别等失去才懂珍惜!亲情逆袭的重生比爽文更戳心

    导读谁没在深夜里懊悔过?要是当初对爸妈、妻子、儿女好点,要是没错过那个重要的人,要是能早点明白家庭比面子重要…… 重生文就像给了人生一次 “重启键”。给各位看官老...

    07-18

阅读排行

Copyright © 2021-2025 领读者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提供好文章在线阅读,经典好文章推荐好文章摘抄日志随笔等各种文章应有尽有。

蜀ICP备09043158号-3